距離感
週日慶祝母親節,要求的禮物是一家大小陪我去家附近的公園散步。
我們是典型的宅男宅女家庭風,各自獨立,非常尊重個人的空間隱私和時間表,吃飯的時間也不見得能同步,膳食常常是分好一份份裝盤放置在桌上或冰箱裡,要吃時再自行微波加熱。在家上班後更是如此。
四個人的家庭時間,必須要先預約,寫進個人行事曆。
初夏的樹林裡,氣溫適中,陽光燦爛,卻被大樹遮蔽不少,也不用戴帽子。散步或跑步的人大多結隊,單身的女人大部份帶隻狗,獨自一人的多半是男人。以前我常常獨自一人去樹林裡沉思散步,但是自從業界前輩的妹妹在公園裡遭人謀殺,命案至今未破,每次單獨去樹林,媽媽就擔心,後來就有伴才去走走。
Covid 疫情持續,公園主徑入口設立一個標示牌,牌上是隻山貓,以山貓鼻子到尾巴尖的距離為例,提醒大家維持適當的社交安全距離。
在小徑上和陌生人維持距離錯身而過,大家多半還是非常友善的互相微笑說Hello,或是稱讚對方的狗,似乎前一陣子社區劍拔弩張的暴戾之氣,有所減緩。或許,隨著疫苗接種普及,可以慢慢回歸部份正常的生活步調。
臉書上朋友分享了彭博社上的一篇文章,This Is the Anti-Asian Hate Crime Capital of North America,tag多人,希望大家回饋。雖然他的觀點和這篇報導的重點在溫哥華居高不下的房價,不應該只怪罪亞洲移民(特別是中國新移民)熱錢炒房,但是引起我注意的(也是釣魚標題,Click bait)卻是文章中的這張圖表:
北美仇視亞裔事件最多的城市?我們以多元文化自豪,自由開放,相處友善,美麗的溫哥華?真的嗎?對照多倫多和蒙特婁的事件數,更令人側目。
溫哥華華人社區、新移民、和中文媒體這幾年的表現,或是說經過媒體扭曲放大後建立的刻板形象,的確很惹人討厭,和主流社會價值觀格格不入。其它的亞裔,不管是日本韓國泰國越南星馬印,都有「關我屁事?為何打我?」的委屈感,因為走在路上大多數人根本無法分辨不同的亞裔臉孔,因而常遭池魚之殃。
我對這張圖表有另一個角度的解讀。
就是因為溫哥華自由開放包容性大,被歧視欺凌的亞裔相信法律和公權力會保護他們,對制度有信心,不選擇息事寧人而是勇於報案,事件數目才會居冠。
另一位朋友的看法角度是這樣的:
「中國人『戰狼』外交,或多或少影響了海外的中國人,日前在我參加的一個華人讀書會,就有人表示『既然中國外交官使用強硬的語氣表態,我們中國人民也要對語言、入學和工作的歧視表示抗議!』」
身為老僑和從事教育工作極有成就的虎媽,她覺得不守規矩就應該嚴格管教:「我不崇尚暴力,但是我都想幫忙遞棍子。」她對某些中國人「移民還是殖民?」的諸般投機取巧不守規矩惡劣行為非常有感觸,特別是對「補習班」的「另類服務」非常感冒。
惡意曲解法律和法條,動不動就拿歧視為口號上綱上線,製造輿論,讓對方因時間和金錢資源的考量選擇庭外和解的「逆向歧視操作」也並不少見。
問問四周西人朋友為何討厭亞裔,特別是討厭來自中國的新移民,他們的答案絕少和中國政府或政策掛鉤,舉的例子多半是日常生活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層層積累後,形成的厭惡。
最常被提到的,就是「不懂得維持距離」,「距離感」太差。
從開車到排隊貼得太近,引起別人生理性厭惡和不適,到大剌剌問別人的婚戀交友收入家庭背景政治宗教傾向,大概是最不自覺但最惹人討厭的行為了。
剛入職場時,我和某位西人新進政治人物很熟,私下稱兄道弟。在某次商業餐會上我一時嘴快,和他打招呼時直接稱呼他的英文名字,會後被和我同行的導師訓了一句:「我和他也是好朋友,但是在正式場合,我會稱呼他Mr. XX。 」這個教訓我銘記在心,從此再也沒有犯過錯誤。
公眾人物,特別是政界人士,最怕的就是豬隊友!
臺灣人的「熱心腸」和人情味,在海外,也是另一種不懂得維持距離感的例子。特別是推薦保健食品養生秘訣。「吃好到相報」,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是沒錯,但是每個人喜好不同,你喜歡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人家。人家不要的東西,再好,對他也是垃圾。
東西如此,忠告亦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看人家高跟鞋穿得漂亮,卻不知道人家腳上貼了多少OK繃。
Never give unwanted advices.
好心辦壞事的情況,不勝枚舉。
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間,也要互相尊重維持距離,才可能和睦相處。
想要在全球就業市場混得風生水起的專業管理人,更要有視不同的文化風俗習慣,調整距離感的本領。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