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K社長 新旅遊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民宿始於情懷,野奢歸於自然

K社長 新旅遊
·
·
本文主要論述“民宿和野奢的趨同點與差異性”。主要觀點如下:趨同點在於:民宿和野奢都有“隱”的意味;民宿基於“自訂”訴求,需要個性化,與野奢趨同;硬體可以標準化,軟體卻要個性化,這是民宿與野奢共同訴求;民宿和野奢可以相融,共同組成一個旅游綜合體。民宿可以“+民俗”,野奢可以“+藝術”;民宿始於情懷,野奢源於情調;民宿在於“五風”,野奢在於環境和情境。

 

本文主要論述“民宿和野奢的趨同點與差異性”。主要觀點如下:

趨同點在於:民宿和野奢都有“隱”的意味;民宿基於“自訂”訴求,需要個性化,與野奢趨同;硬體可以標準化,軟體卻要個性化,這是民宿與野奢共同訴求;民宿和野奢可以相融,共同組成一個旅游綜合體。

差異性在於:民宿在於民,融入民情;野奢在於野,歸入自然;民宿基於“尋家”訴求,野奢源於人的“野性”;民宿可以“+民俗”,野奢可以“+藝術”;民宿始於情懷,野奢源於情調;民宿在於“五風”,野奢在於環境和情境。

無論是民宿和野奢酒店,還是當下處於風口的露營地,都是現代人們追尋“三原””三遺“”三老“”三生“的現實需求。觀光也罷,休閑也罷,度假也罷,旅居也罷,市場對於“人與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感知和觸動,已接近於旅游的本質和屬性,長期看,旅游市場總要回歸於現實,那就是生活體驗和生活沉浸本身。

民宿與野奢,都是一種人生態度,有獵奇的成分,也有遁世的成分;是物質上的“宿”,更是精神上的“奢”;與其說是休閑,不如說是度假;與其說是旅游,不如說是旅行,本質上是一種精神上的旅行。民宿可以短距離,但野奢最好去遠方。否則,人們大可以去住更標準化的賓館。

01 民宿和野奢的共同點

首先,民宿和野奢都有“隱”的意味。

對於民宿和野奢,前者可謂暫時隱於市,與城市比,鄉村算是“小市”;后者就是隱於野,是大野。“隱”中自有安寧和超逸。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的作品,其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說的是山野中的隱士。中國自古就有隱逸之士,帝堯時期有許由洗耳的故事,漢初有“商山四皓”,更有漢臣張良功成而隱,魏晉時竹林七賢已是結伙而隱。

東晉陶淵明有“千古隱逸詩人”之稱,他隱逸詩《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釆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其心其意,已到超凡脫俗之境。據說,直到今天終南山的山旮旯裡還有不下5000名修道者。這些隱士以簡單朴素及內心平和為追求目標,不尋求認同為“隱”,自得其樂為“逸”。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這遁跡山林,這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此種現象遠古就有,但作為“隱逸文化”則生成於魏晉,它對這一時期乃至以后的世俗文化都有深遠影響。

自古至今,隱逸者們追求是一種淡泊和無羈,其隱居地與今天我們講的野奢有所不同,但都有“隱”的意味,其追求的環境和情境是一致的,卻少了一種現代人的奢華。

其次,民宿基於“自訂”訴求,需要個性化,與野奢趨同。

從目前國內民宿主要消費人群看,主要是城市周邊游客和外地游客,在30歲至40歲之間的已婚中產階層居多,這與民宿的定義基本吻合。該群體消費能力強、生活品質要求高,有自訂化住宿服務訴求。自訂化預示着高端化和個性化,高端化不僅是裝修層次,還有環境、位置、服務的優劣。個性化是滿足投宿者的差異化需求,包括選址上的因地制宜、建設上的因勢而造、產品上的因人而異等。

第三,硬體可以標準化,軟體卻要個性化,這是民宿與野奢共同訴求。

小型化、家庭化和親情化的經營型態,必然表現在個性化、人性化和小情調的呵護,而非標準化、大眾化、程式化的服務。說到個性化服務,就非常有必要談一下民宿的標準化。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對民宿的評價原則、基本要求、管理規格和等級畫分條件都做了相關規定。對於建築物安全、生活用水、污水綜合排放、食品生產、食(飲)具消毒、油煙排放、公用廁所等一家族安全衛生標准的規定是必要的;對於民宿主人傳遞生活美學、熱愛生活、傳統待客之道等要求,顯然也是必要的,但卻管得寬了,事實上,也是管不了的。即使在《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這一規定中,也有明確的表述,即“設計運營因地制宜”。這說明,對這些軟性的要求,檔案制定者也是明白的。

“國家應該把握大方向,無法管得太細,而要把決定權交給地方,讓各個地方因地制宜。”此前,已經率先公布民宿的相關指導意見,其中也提及“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適當放寬民宿規模界定標準”。

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對於地方如此,對於個體民宿和野奢經營者更是如此。

第四,民宿和野奢可以相融,共同組成一個旅游綜合體。

莫干山有民宿與野奢集於一起,這是自然形成的,必然是市場需求的。民宿、野奢完全可與康養、研學、運動、露營、科考等多種業態結合,甚至可以成為避暑、避霾、避世“三避”的絕佳旅居場所,民宿和野奢集群完全可以慢慢發展成為一個有特色、有品位的微型旅游度假區。

02 民宿與野奢的差異性

民宿與野奢除了有些共同點外,差異性是主要的,這主要源於二者在不同的市場、交通、經濟、旅游區位下的不同資源稟賦,以及因不同市場人群需求和不同自然環境而創造不同的產品。兩者存在民與野、俗與洋、簡與奢、幽與曠、歸與放、古老與現代、朴拙與時尚之間的差異。

首先,民宿在於民,融入民情;野奢在於野,融入自然。

民宿在於民,重生活,融入民情,空間環境上,民宿多改造於村落或城市社區的舊民房。在市場層面越“民”越“宿”。“民”是本質,“宿”雖然是借宿,卻有溫暖如家的感受。民宿沒有進階奢華的設施,但它能讓住宿者體驗當地風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並體驗有別於常駐空間的生活。

野奢在於“野”,重生態,融入自然,在品質層面越“野”越“奢”。“野”是環境,在選址和環境層面,偏愛“野境”。所謂野奢之“奢”並不必然與財富、奢華相連,未必需要進階奢華的設施。只有當一個個體做一些獨具個性的事情時,屬於自己的奢華才真正被定義,野奢也就在這種定義下被延伸到最為自然的狀態,野性到粗獷,奢華到自然。

其次,民宿基於“尋家”訴求,野奢源於人的“野性”。

民宿,首先是一個“家”,需要親情化。它不同於傳統的飯店旅館,但要讓投宿者感受到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這是一種賓至如歸的體驗。對於民宿,只有主人和客人之分,而不是經營者和住宿者之分。民宿有主人公,要有家的感覺,有歸屬感,有社交屬性,有品牌精神甚至文化內涵,才是一個有家的溫度的優質民宿。作為客人,還需要主人的特殊關顧、關愛和關懷。民宿需要浸潤一種淳朴、淳厚的地域習俗和情感,尤其是好客文化。

像民宿一樣,野奢也需要個性化設計和經營,就像野奢者刻意追求的那樣,在極儘自然之外,在建筑、裝飾與服務、體驗上要融入一種文化元素,極具獨特稟賦與個性特徵。野奢者享受着高逼格的生活配套,卻體驗着最初始的生活狀態,在精神層面和身體層面的雙重野奢享受,才是“野奢”品牌真正想讓住客體驗的。

第三,民宿可以“+民俗”,野奢可以“+藝術”

民宿和野奢都需要一個個性化的主題,這是統領產品、體驗產品的而需要,也是推廣和宣傳的需要。

前者可以是民俗,民宿有“問俗”需求,民宿+民俗,也許是正路。民宿離不開民間、民族和民俗,而對於旅居者,恰恰這些民間、民族和民俗的文化是最具風情、最具魅力、最有吸引力的。如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其民族、民間和民俗文化對於旅居者是最具風情、最具魅力、最有吸引力的。黔東南西江千戶苗寨樂耘閣•曾提出“打造原生態的文化體驗,田園鄉野特色的休息環境,一個鄉村就是一個鄉土文化博物館,一個民宿講述一個鄉村歷史故事”,這是有道理的。

后者可以儘量藝術化、感性化、時尚化一些,總之,主題決定個性,只有特色化才能獨步天下。如此說,野奢只問天地,與城市民宿和鄉村民宿相對應的,其環境是郊野和鄉野。

民宿離不開文化,野奢同樣需要融入一定的個性主題。但這種文化,儘管可以天馬行空,只要契合住宿者的心情,滿足於不同的調性。

第四,民宿始於情懷,野奢源於情調。

從民宿起源與最初的經營者來看,大部分是民宿的主人,或是歸鄉者,對民宿注入了情懷。而入住者同樣也是為了情懷,主人與客人都有一種浸入骨子裡的鄉情,大有一拍即合的感覺。外來者與其說是住進一間民宿,倒不如說是住進了主人的情懷裡。

野奢,基於追逐自然的訴求,在於天人合一的初始沖動。而身居野奢的人,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暫時逃離那個“家”的藩籬。而野奢是一種情調,是一種放歸大自然的恣意,有一種與天地同在、舍我其誰的宣泄。進一步說,與其是住在天地之間,不如說是住在大自然的“小我”裡,沒有塵囂的羈絆與世事的煩擾。

野奢,是野與奢的完美結合。“野”既是天然美景之野,也是酒店設計之野,建筑與自然的統一,與城市酒店截然不同。“奢”則是舒適奢華的品質體驗,也是設計與自然完美的結合,為居住者帶來獨特而難忘的度假體驗。如果說民宿是中年人的專屬,那麼,野奢也許是年輕人的標配。

第五、民宿在於“五風”,野奢在於環境和情境。

所謂“五風”,就是我一貫推崇的風貌、風物、風俗、風情和風味。民宿最好是融入地域性文化,只有地域性才有差異性。

在國外,民宿各具特色,不管當地政府怎樣管理,是以什麼形式來經營民宿,最終都離不開體驗,一個民宿你不需要有多華麗的外表,但是一定要有內涵,能讓入住的客人體驗到當地的風俗文化。民宿的客人,感受的除了民宿所在區域的自然風光、風貌等生態環境外,更要體驗當地民俗風情,體味有別於平素的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體驗當地獨特的風物、風俗、風情和風味,或着地域化、特質化的主題文化,當然還有農事、農活、農節等,最好是與主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基於此,民宿應該能夠讓投宿者民宿一旦與地域的、原真的民俗文化結合,其風格、功能、產品也就有了依附。

在推崇差異化文化體驗的休閑旅游時代,如果民宿設計者和經營者只是關注建筑風貌、裝修風格,而不注重浸透在民宿骨子裡的地域性風物化、風俗化、風情化和風味化的產品內容,可能就與民宿所產生和賴以生存發展的市場背道而馳了。

野奢者,只在意自然環境、風景和情境,與大自然同在,同呼吸,共感知。既如此,野奢的建筑風格一定是融於大自然,現代的、未來的,簡約的、時尚的,把心裸露給自然——著名的裸心谷就是如此。在推崇文化體驗和精神愉悅、個性張揚的休閑旅游時代,野奢推崇的是精神上的奢華、自然的簡約、極致的浪漫,宜土中有洋,野中有奢。

圖片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定授權

---END---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