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huwei Hua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往事不要再提(四):Facebook Group

Shuwei Huang
·
·

最近 #DeleteFacebook 的事情吵得沸沸揚揚,讓我想到自己這兩年在教學上的轉變。

2013年剛去猴大教書時,因為聘任過程花了點時間,到了開學我都還無法開通學校帳號,索性開了Facebook Group作為課程群組所用,讀本啦、簡報啦、補充資料啦、討論作業啦都在上頭進行。可以在分享網路文章時藉著hashtag搭配IFTTT把文章同步到群組裡,看幾個人已讀就知道誰沒有下載讀本,把上課簡報放slideshare再丟到群組裡,甚至開著Group App就可以同時管理好幾門課程。那時覺得挺方便的。

用了一、兩年,開始覺得不夠。一方面是瀑布流的時間軸搭配奇爛無比的站內搜尋讓人難以把過去的討論撈出來使用,二方面是因為FB難以形塑PBL課程所需要的專案感。所以到了呆大後,沒多久我就放棄使用FB Group了。

這兩年,老實說就是在實驗不同的團隊協作平台在教學上的可能與侷限。比方去年的hackubike曾經試著用trello當作課程群組用,那時候想說工作清單式的結構也許可以讓學生有專案團隊感吧?不過實際上卻花了很長的學習曲線,而且學生還是會開著LINE找小組討論內容。

後來的EveryLittleSpace,乾脆捨棄課程群組這想法,把課程都移到Dropbox Paper上,搭配呆大課程平台(CEIBA)發email來運作。本來想說倘若強迫每組要把期末提案放到dropbox paper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地討論專案發展。沒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協作平台反而讓學生更無所適從,甚至有人在期末評鑑說:「呆大有一個很好用的平台叫CEIBA,請老師學會怎麼用!」

唉,其實我怎麼會不知道CEIBA怎麼用呢?只是我們好好看看這平台的設計吧,不覺得它就是一個活在一個「學生交作業,老師給分數」的時代嗎?是啦,比起把作業放信箱的二十年前,這平台算是完整。可是在上份作業與下份作業之間,這完整(aka笨重)的平台卻無法提供相對應的拼裝彈性。而這彈性,卻正是PBL課程的樂趣所在哩。

更進一步的說,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教室的空間關係已經有及大的改變。就以「After 100 Years of the Same Teaching Model It’s Time to Throw Out the Playbook」這篇文章所談的為例吧,CEIBA或許已經滿足了1990年代盛行的小組模式,可是看看我們現在的教室,已經是下方這種彈性分散的空間形式了,不是嗎?

而如果我們不想強迫學生上課前把手機跟筆電都教到講台前,那或許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把數位科技的特性應用到課程設計上?畢竟,我還是相信教室這種面對面空間在學習上是有其重要性的。而我們該利用教室這空間提供一種不同的的學習體驗。那不是畫幾張海報紙、貼幾枚N次貼,而是讓現上線下能如呼吸般地流暢著。

當然,現在的我還在嘗試著怎麼組裝不同的網路服務來營造課程進行,不過這幾個月來我發現自己心態已經有了小小的轉變。過去我的思考核心是學生,但現在我想的是我自己。我怎麼在備課時更好的組織相關資料?怎麼讓課程內容可以再利用?怎麼模組化這些資料以隨著不同需求而設計拼裝?這學期的hackubike,我想我在實驗的是這些事情。

畢竟,對我這種專案教師來說,與其摸熟不同學校的課程平台,不如學會外界在用的協作平台,那才真是為自己的未來著想。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