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諾比看莊子
漫畫中的史諾比和主人布朗同睡在溫暖舒適的床上。布朗已早早入夢,睡得香甜,可憐史諾比卻睡不著,側臥、正臥、倒轉臥,不論甚麼姿勢,就是眼光光睡不著。早上,布朗醒來不見史諾比,大為緊張,最後才發現牠在床頭的木框上沉睡。
看來史諾比並不習慣軟床高枕,卻喜歡睡在硬梆梆的木條。驟眼看,只是一件家庭的小趣事,讀者一看,可能只會換一句:「哎,史諾比真是的,有福不懂享,偏要去受苦。」但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有意為之,漫畫家正藉此則小故事告訴讀者在二千多年前的莊子所論述的道理。
先來看看莊子在其著作中寫下的兩個寓言故事。
《莊子.外篇.至樂》記載了魯侯的故事。魯侯在其國郊遇到了一隻海鳥,一見鍾情,十分喜愛,立即命人用馬車運送牠到魯國最重要的地方太廟入住,以示對牠的重視。怕牠渴,向牠奉上一杯美酒;怕牠悶,叫了一隊樂隊為牠演奏莊嚴盛大的《九韶》樂曲;怕牠餓,為牠呈上最貴重的食物,豬、牛、羊俱備(三者皆備名為「太牢」,是古時祭祀時最高規格的祭品)。總而言之,魯侯對牠好得不得了,盡他所能,就是要給海鳥最好的待遇。魯侯一心期待海鳥安居廟中,好讓他能朝夕相對,可惜事與願違,車上的顛簸、奏樂的鉅響,早已讓海鳥頭昏眼花,暈眩心悲。而束縛陌生的空間,也讓牠無比難受,一口碎肉也不敢吃,一滴酒也不敢喝。結果,海鳥承受了三日的折磨,終於死了。
不知魯侯有何感受?
第二個故事記載在《莊子.應帝王》內,帶有神話玄幻的氣氛。話說儵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中央之帝則是混沌。當儵和忽一個向北走,一個向南行,正好在中央混沌的領地中相遇了,混沌甚為好客,好生招待了二人。儵和忽心地甚善,為求報答混沌的熱情招待,想起世間的人類皆有七竅(即七個孔:兩耳、兩眼、兩鼻孔、一口),才能夠看、聽、吃和呼吸,是相當好的事,所以二人決定為一片虛無、一個竅也沒有的混沌開鑿這些洞。他們確是行動派,一日鑿出一竅;到第七日,七竅皆開通後,當二人以為大功告成之際,正是混沌身死之時了。
聰明的朋友,想必很快讀通三個故事的共通點吧?魯侯心愛海鳥,給牠一切最好的,結果海鳥三日而死;儵忽二人為報混沌之恩情,為其開竅,令混沌七日後慘死;布朗愛史諾比,讓牠在溫暖軟熟的大床同睡,反讓牠失眠了。正合了一句話,「愛你變成害你」。三則故事也是在教導我們,別自我中心,別自以為是,只用自己的眼光來看世界、待他人,這種膚淺和自私的做法,最後可能會來反效果。
別以為這些事離我們很遠,其實在日常處處可見,君不見一些愛子女勝過己命的父母,對子女呵護備至到恨不得能創造一個新世界,讓孩子一生活在當中,美滿快樂一世,不經絲毫風浪,捧在手裡怕跌碎,含在口裡怕溶化,所以才有「怪獸家長」的出現。結果,一個不懂世情,不堪挫敗,不識交際的港孩便面世了。對小孩的成長而言,這真是好嗎?這只是一例,莊子最讓人敬服的是其智慧能讓人應用在不同的事上,看你眼光和經歷了。朋友,看罷故事,你又想起甚麼事了?
錯配的心意,自我中心的付出,哪怕動機怎樣良善,也很大可能為雙方帶來傷害。讓我不覺聯想起台灣歌手李聖傑的《最近》:
「妳想要的 我卻不能夠給妳我全部
我能給的 卻又不是妳想要擁有的」
所以,待人處事,當慎之又慎,了解別人所需,順其性而行,別讓愛成害,方為上算。
*******************
附原文:
《莊子.外篇.至樂》(節錄)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
《莊子.應帝王》(節錄)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无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