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採訪寫作流程:從找題目到寫出好故事
本文整理自台大新聞所〈財經新聞寫作〉課程筆記,授課老師是實務教師、《天下雜誌》總編輯陳一姍。這堂課是專注於經濟、財金領域的採訪寫作,屬於進階課程,但老師擔心有些同學沒有採寫相關經驗,因此利用兩週時間「快轉」帶過一遍採訪寫作的流程。
另外,又因為課堂上擬仿泛財經雜誌的雙週/單週一篇文章的場景,所以課程重點之一是要跟每日新聞做出區別。最近因為多出空閒時間,加上在採寫上有些困惑,想著要重新建立起一套流程,所以整理了先前的上課內容,也供大家參考。
以下正文將分成三個部分:找題目、怎麼形成故事、怎麼寫好故事。
深度採寫如何差異化:找題目
在所有採訪寫作課堂上,都會碰上組成新聞的 5 W 1 H。
但對於雜誌記者來說,遇到的問題是能寫的都被日報記者寫完了。參加記者會、政府公布統計數字、企業發布財報/公布人事異動,新訊息才剛到手、活動才剛結束,馬上就能發一篇新聞,那麼還可以怎麼做呢?主要有兩個可以入手的地方,第一是從不同角度切入同一件事,這裡說的角度包含場景、拉近或推遠、時間等;第二則是發掘更多樣的題材。
先從不同角度來說,它其實就是盡力挖掘故事的不同方式。在此先將故事依照寫作時間點,分為 Early Story 以及 Late Story。
以 Early Story 來說,可以利用推斷法與綜合法。
推斷法(Extrapolation)指的是「推斷事情發生背後的理由」,例如企業投入體育的資金上升,背後原因除了大老闆突然很想運動健身以外,更可能因為有其他驅動他們行進的力量,例如政府修法可以利用投資抵免稅額。
綜合法(Synthesis)則是指「把不同性質的事件連結在一起」,例如水門案的記者能把看似無關的事情收攏,推論出可能有人在動手腳。
至於 Late Story,則有具體化、 預測、改變角度等。
具體化(Localization)指的是「用動人案例撐起巨觀現象」,只要找到足夠好的故事,便能夠以一當十,藉此輔助記者觀察到的時代脈動。想在這邊特別推薦對岸鈦媒體「首席人物觀」的作品,例如「二本学子的心虚、迷茫和努力」、「文科女,困在考场里」。
預測(Projection)則是在說,每件事情都有不同的進程,共可分為核心發展、影響、反動,此外還可以額外加一個解決方法。即使被其他記者寫走了,也可以從不同階段入手,例如台灣新一代想做 YouTuber 的人多,其他記者採訪學生、家長、學校等,已經寫了核心發展與影響。那麼,雜誌記者可以從反動面著手,例如現在的 YouTuber 圈子,在新人加入後呈現出什麼不一樣的地景像是新題材、新領域,還有廣告主面臨參差不齊的內容,是否有其他機制找合作夥伴等。
改變角度(Viewpoint Switching)強調的重點在於,每件事情都有不同切入點,即使容易找到的受訪者與故事都被寫走了,但比較晚開始的記者仍可以切換角度。預測法的角度是從時間上著手,改變角度則是指物理上的遷移,例如寫移工可以不只寫他們在當地的生活與工作,還可以切回去他們的家鄉,小孩、伴侶怎麼自處?原鄉的工作機會是否失衡?
除了切換角度以外,想做出差異化,還可以找更多樣的題材。具體來說要怎麼尋找呢?最重要的就是「靠閱讀竊取思想」,可以讀關注領域的期刊論文、政府發布枯燥無味的統計、外媒、專書、大佬的推特等。老師也提醒,隨時記錄靈感,想到就記在本子上;平常多認識中間人、廣結善緣,但最重要的是保持想像力跟好奇心,不要對周遭的事情無動於衷。
這邊自己有兩個反思,第一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若是很簡單就找得到的內容,其他人也找得到;第二是除了自己整理清單以外,可以先觀摩前輩都從哪裡取財,例如外媒大家都會看 WSJ、NYT、FT,或許可以看看 WIRED、AXIOS、MIT 科技評論,以免總是撞題。
怎麼形成故事
前面談了如何找題目。若是找好題目,下一步就是怎麼將一個故事從零到有,具體成形。
第一步是想清楚自己題目的範圍。可以畫出「故事地圖」,把所有想得到的,關於某起事件的成因、過程、影響都納入,畫出來之後,找讀者群最廣的角度去寫。
課堂上老師以台鐵事故為例,讓同學發想故事地圖。自己認為,剛開始做這件事情時,有結構的列出要點並不容易,需要時間磨練,不妨可以利用等一下會提到的「故事的面向」作為開展故事地圖的架構。
第二步是決定主軸,想好要怎麼切入,打擊面會最寬廣;或者是能夠寫的最有趣、最新鮮。第三步是決定寫法,general 或者 micro,前者是綜合論述,主題本身要有趣,還能提供細節,後者則是用實際例子反映出大命題,必須找到有趣的個案。
那麼,上面提的主軸,要怎麼落地呢?因為報導背後都有問題意識,而這個貫穿整篇文章的問題,又許多可以寫的地方,例如上面的台鐵事故,可以寫過往台鐵嘗試民營化(History),也可以寫這次發生事故的原因(Why),可以利用下述「故事的面向」的六個分類,幫助自己。
在談如何寫好故事之前,要先知道好故事的元素有什麼。歸結大約有幾點:重要、有邏輯且有事實佐證、好看、令人回味再三。
其中,「重要」有許多層次,要從不同維度著手。首先是量,要給出具體數字,如果量體很小,價值不高。再來是地點,事件是什麼層級的,地區性、國家級、世界級?或者是公司級、產業級?例如區域性的財富移轉。接著是 多樣性,是否有超出直線敘述的其他面向?換句話說,除了直觀能想到的對象外,還有哪些人被影響?最後是強度,除了當下可見的傷害以外,會有餘波嗎?會不會後患無窮。
至於「有邏輯與事實佐證」,需要不同資訊來源。第一,要有不同的消息來源,只有一個人說是不夠的;第二,要有不同類型的論據,有數字、有事件、有精彩的引述,所謂「三角板凳」指的是不同支腳才能撐起板凳,腳可以對應到論據、板凳則對應想說的論點。
「好看需要動感」的面向較多,首先是最能吸引人的,報導中的人物足夠有趣,但這可遇不可求。若沒有的話,可以仰仗寫作者的功力,寫出事情如何發生、產生何種影響、又遇到什麼反作用力,老師舉的例子是《鏡周刊》侯孝賢是這樣練成的。那麼,若事情才剛開始,反作用力根本還沒發生呢?這時候更考驗記者的筆力了,這時的重點在於調整焦距遠近,帶動讀者的目光,一下看抽象、一下看具體,一下從大局觀,一下從切面觀。
最後的「令人回味再三」需要強調時間,主要就是回顧歷史,讓讀者可以理解受訪者的內心驅動力。
知道好故事的元素有些什麼,在提筆前,可以想想自己寫作的故事屬於哪種類型,也就是「報導的本質」。這篇文章對於讀者來說,是談論一件新事情嗎?還是解釋某件事情發生的成因?又或者是告訴讀者某間企業怎麼做到的?某個事件的影響有多大?類型主要有下面四種:What Story、Why Story、How Story、Impact Story。可能會是單一,也有可能是複合的,因為老師課堂上舉了很多實例,之後的文章會再整理。
那麼,就要進入寫作方法了。在寫深度採寫時,最重要的是確認主題句,雖然提案的時候已經有想回答的問題,但可能隨著採訪而變化,或是發現已經被其他記者寫過,因此產生出新的方向。例如「香港人為什麼會想移民台灣」、「獨角獸是怎麼煉成的」、「SPAC 風潮為何不再」等。老師提醒,找不出主題句的文章很容易失敗。
確認主題句之後,接著是確認行文的主軸。如果是企業故事或者人物會,可以 A.順著時間軸或是 B.扣著定好的主軸鋪陳;議題類的則是 C. 以區塊為單位前進。這邊區塊指的是將內容分成開場、主題段(核心問題、陳述主題、重要性等)、成因/形成方式、影響、解方、結語,文章也在這樣的架構下進行。
其中,開頭要想辦法引起讀者的興趣,寫場景不要無關痛癢,可以看好看的報導怎麼帶讀者進場。主題段部分,若是文章中要提數字,老師提醒大家一個段落不要超過兩個,以免資訊過載;若要寫數字,則必須提出比較基礎,記得先前編會時聽過前輩提到某個公司的離職率很低,馬上就被提問,是跟同產業比?跟外商比?你怎麼知道那很低?
寫成因和影響方式的時候,常常是記者透過採訪印證論點。這部分需要時刻用三角板凳檢視自己的採訪內容,有沒有足夠的說服力?真的可以支撐論點嗎?若是不行,就要補訪或者換方向。
其實大家也可以發現,上述的「區塊」對應到前面提到的「故事的面向」,只是區塊是雜誌常用的鋪排方法。要把文章寫得好,就是能夠從手中的素材中,理出事情的始末與影響,並且好好的「塞進」上述結構中。能不能塞得好,就是功力了。
最後,老師也提醒同學,寫稿最重紀律與決心,而非靈感,只靠靈感沒辦法在產業中待得長久。舉例來說,不要最後才盤點自己有的素材/點子,會很慘,記者的時間緊湊,平時能整理也才好佈局。當初聽的時候並沒有太大感觸,但現在已經懂得老師的意思了。
後記
平常的採寫在時間壓力之下,有時候擔心沒有好題材,有時候憂慮於受訪者數量不足,面對成堆的資料內心也會焦急。整理這篇筆記,是希望自己的採寫不僅止於機械式的想點子、蒐集資料、採訪、整理素材、寫作,需要有一套方法論補齊自己過程中的忙亂,有好的流程,更可以產出好內容,看前輩的作品時,也能夠依循此框架,做到自我進步。希望這篇文章也讓你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