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引人入腎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EP.16【時事】當「Google凌駕於專業」,該怎麼選擇呢?

引人入腎
·
·

前言

過年期間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YouTuber愛莉莎莎近來拍片實測非主流醫療「喝橄欖油排膽結石」,遭另一位台大兒科醫生YouTuber蒼藍鴿拍攝影片反駁,雙方開始就醫學論文《The Lancet》論戰。

因此,這集題目是「當Google凌駕於專業,該怎麼選擇呢?」以腎臟科的觀點,延伸臨床上經常看到的狀況。

通常民眾身體不舒服時有兩種做法:

  1. 主流醫療:到醫療院所尋求協助,醫師可能會請患者返家進一步觀察,或安排系列檢查,再透過藥物、手術等治療;
  2. 非主流醫療:選擇上網Google尋找解方,認為這些非正規醫療(亦即在主流醫療中,無法以大規模實驗證實的療法)對病情有幫助,但當這些療法不見效,甚至症狀愈來愈嚴重時,反而會回頭求助醫生。

由於許多非主流醫療除了聲稱療效外,也會請業界知名人士或是有身分地位的人背書,因此,我們會進一步以消費者經濟學的角度,探討民眾接收醫療新知時,會產生哪些反應?又應如何識破醫療資訊或廣告的真偽呢?


《The Lancet》介紹

艾莉莎莎和蒼藍鴿針對「喝橄欖油排膽結石」的論戰中,提到期刊《The Lancet》,這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視的同行評審醫學期刊之一,影響指標(impact factor)超過60分。影響指標代表的意義為一本期刊在一年內被引用的頻率,而60分又是甚麼意思呢?以腎臟科而言,腎臟科領域三本重要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JASN》、《Kidney International》的影響指標分數約莫14~20分左右,由此可見,《The Lancet》的影響力級高,被視為醫學界神級刊物

《The Lancet》於19世紀由一位年輕醫師Thomas Wakley創立,有鑑於當時社會環境對醫療認知的偏差,對於各式療法眾說紛紜,於是Thomas Wakley希望導正視聽,透過成立這本期刊,詳細檢視疾病的各式醫療成果,以建立系統化的醫療常規。

其實幾百年下來,全世界對於醫療知識的見解,並沒有隨著時代變遷而進步,舉例來說,現在民眾接觸到的醫療新知,或是醫師掛保證的醫療廣告,也充斥著業配文,若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以訛傳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誤區觀點

一般民眾聽到電視或網路上玲琅滿目的商品介紹,大多都會被其宣稱的療效沖昏頭了吧….那我們可能有哪些地方造成很多人對某些食品或藥品有過度盲目的信心呢,以下有四點是造成大家對於藥品過度盲目的原因:

確認偏差
    一個人對一件事已經有特定結論,且僅專注於自己認同的論點上,忽視反面證據。最典型的例子是生病時認為去A診所比較有效,即便B診所開立的藥物和A診所一樣,依然選擇A診所,甚至在去A診所的路上,就自覺感冒好了一半。
    也就是說,在心有定見之下做的結論,即便後續出現關於此結論的負面訊息,也會選擇視而不見。


倖存者偏差
    顧名思義為活下來或是使用後覺得有效的人,向外界分享療效,且療效會被無限擴大。例如吃完C藥物完整療程覺得有效,卻有99個人吃到一半就死掉,或是因副作用太明顯,沒辦法吃完,但廣告會說:「C藥物只要吃得完就有效!」卻沒有說哪些人吃到一半會撐不住。
    其實有時候服藥或吃完健康食品能活下來,或使用後覺得有效,是因為先天體質的關係,使這群人相較使用後失敗的人具有優勢,而非這項產品真的適合普羅大眾。


自然病程
    有些疾病只要觀察時間夠久,自然會痊癒。例如大家最熟悉的感冒,即使不吃藥,有時候一個禮拜會好,若此時D藥物號稱一天吃三次,每次配白開水200 c.c.,連續吃14天,感冒一定會好,相信此藥物的成功率一定非常高,因為感冒的自然病程,大約99%的人於兩周內自然會好,通常兩周後感冒還沒好的人,就會跑去看醫生,或因產生其他併發症就醫。
    所以有些人會說:「我吃這顆藥物後就好很多了!」其實是自然病程中,人體的免疫力 讓疾病不藥而癒。


過度相信人體自癒力及外來毒害
    首先必須澄清,相信人體自癒力是一個正確的觀念,因為很多疾病要痊癒,必須靠自己的免疫系統修復,但若過度相信「我只要把自己做好,疾病就會好」,當疾病久而不癒時,仍選擇不去就醫,可能就要特別小心。
    由於許多疾病是因為自己做不好造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都是自我控制不佳,若此時仍然不讓醫護人員從旁透過藥物輔助,等到症狀更嚴重,不得不尋求醫療協助時,可能為時已晚。
    無論是中醫或西醫,相信外來毒害也是正統的觀念,例如我們相信病毒、細菌是從環境中來的,但有些人會無限上綱,認為無論吃的、喝的都有毒,就需要額外補充健康食品排毒,因為有了恐慌,就成了商人大賺發難財的時機。


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酸鹼體質。「因為身體偏酸導致蚊子咬我,所以我需要吃鹼性食物中和體質」,由於人體沒有所謂的酸鹼體質,提出此說法的始作俑者,2018年在美國以詐欺罪成立,且判賠台幣32億左右。

我們再舉一個正統的藥物Metformin為例,當年此藥物問世時,號稱可治萬物,即便現在仍是糖尿病第一級用藥,但近20年來發現,腎臟不好的人不得服用Metformin,也就是說,雖然當時的說法沒錯,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當年大家認為Metformin很好,而忽略其缺點,就是一種確認偏差。而且能好好吃完Metformin的病人,可能腎臟功能都不錯。


EP


小結

大家都知道假新聞充斥,醫界的業配文也隨處可見,所以會建議民眾看到網傳號稱有療效的文章、補品或藥物時,要先想三個問題:

1. 與甚麼做比較?

1)       與什麼做比較:例如某藥物與吃毒品的做比較就不合理
2)       多久產生療效: 如果某藥物吃了50年才見效,那想見療效應該不怎麼樣
3)       什麼療效: 明確的療效是什麼
舉了例子,舉最近很夯的SGLT-2 inhibitor 此類藥物,如果用這些話來說:”在糖尿病病人中使用此藥物,與其他血糖藥比起來,6個月後腎功能會明顯改善,可下降洗腎風險約四成”

2. 多久產生療效?

萬物皆有缺陷,有些小到不可見,大到不可承受,而且大部分的商品都會隱惡揚善,所以再購買商品或是醫療行為時,應該要好好“問”他的壞處是什麼。

3. 產生哪些療效?

很多商品都會標榜自己的療效,舉凡大醫院抽血到檢驗所報告,但是一般的藥品要上市之前都必須做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且必須有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的參與。所以在看療效時,最好看一下商品的療效是從何而來 。

另外想提醒大家,現在醫學資訊非常發達,當遇到問題時,大家都習慣問Google大神查症狀、找病因,但便利的背後,往往伴隨資訊的不對稱性,所以會建議大家在接收醫學知識時,務必具備一定的媒體素養,當擁有自主思辨與產生資訊的能力,才能以批判性角度去解讀各種資訊,不至於被一家之言牽著鼻子走。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