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小記0920

關袞袞
·
·
IPFS
·
我心懷理想,而不囿於理想的完成。我要享受過程,而不是追求完美。我期許,即使是不那麼完美的過程也可以享受,不那麼完美的姿態也可以盡其在我。

研究室是用來好好做研究的,但心思總還是不免被各種教學工作所佔據。當然還有時不時開會、處理信件等,必須要花費精力的庶務。

週二放了一天中秋假期,週三回到研究室的感覺居然是,這週我怎麼少了一個工作天可以運用,好可惜。可見,我真的「校正回歸」到開學的狀態了。一切按部就班、照表操課,忙碌卻也穩定,睡眠品質比起暑假好太多了。

每週課程結束總是開心的,可以稍微鬆口氣,推進自己的研究。但教學結束,也需要一些沈澱與反思的時間。我發現,在第一週暖身過後,這一週的教學更在狀態裡了,讓我最感到吃力的週四一整天都發揮得不錯,最開心的是,我感覺連英語口說都變順了。新的學生們也給我很多新的驚喜,尤其是討論課的樣子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看他們拿著平板,仔細討論文本細節,我真的覺得感動。當我把時間還給學生,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程度真是讓我訝異。太開心了!(學生還寫,肉眼可見老師的開心XDD)

我感覺,把時間、空間留給學生是對的。我自己一個人充填所有的時間,效果不如讓他們自己說、自己想。我要好好把控自己講述、分享的「本能」,因為當我願意退得遠一些,學生能施展表現的時間就能多一些。

我要相信我的學生。我要相信我的學生。我要往後退一點,讓學生當主角。他們自己能靠自己,找到好的文本,發掘好的問題。我只要引導,不要干預。

很感謝曾參與七日書活動的自己。可以把自由寫的體驗過程,以及對於閱讀寫作的領會帶入課程設計與活動中。真是因緣聚會水到渠成,也許也是上天想要幫幫我,指點我這顆愚木頑石突破過往的教學方式,嘗試並打開各種可能性。不要再死板板的。活在當下、忠於自己的所思所感,讓教學的空間流動並活躍起來。

我對課堂的理想是以每週都能以一期一會的方式與心情上課,總是把最好的、最真的拿出手,但現實中如何能做到?理想的課堂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所匯聚的而成的,我的心情狀態、學生的心情狀態,甚至天氣狀態,可能全部都是變因。

所以我心懷理想,而不囿於理想的完成。我要享受過程,而不是追求完美。我期許,即使是不那麼完美的過程也可以享受,不那麼完美的姿態也可以盡其在我。

我學會了彈性。學會理解、包容一切都是隨緣而變。一直喜歡寶妮的〈找到自己的語言〉:「事物雖無自性,仍能在變動不拘的生命之流中依他因成就生滅。許多因緣相待互依,並沒有一個終極成因。」

「終極」也許是很形上學的一個詞彙,但也可以把它想得更直觀一些,那最核心、最關鍵、最具有根本意義的,到底是什麼呢?

能和相對還是一片白紙、還對世界保有好奇的孩子們相處,畢竟是快樂的。畢竟比和已僵化定型、無趣無望到灰僕僕的人相處來得愉快。和一個班的孩子談到了劉安婷〈生命的終極餅乾〉,我覺得,每個人終極餅乾具體的樣子可能都不一樣,要做的事情不一樣,但每個人所追求的,無非就是以自己最本真的樣子去發揮最大的價值。以自己的天性,去完成自己的天命,不屈從外在的價值與聲音,不委屈自己,不扭曲自己。

然而,在成長的路上、在人生路上,總是有這麼多的屈從,這麼多的委屈扭曲,這麼多的痛苦。這麼多的不得不。

如果聽從自己內在的聲音是一種叛逆,我真的希望我所有的學生都是叛逆的。不要做領受天庭所安排、所規定的「天命人」,要洞穿、打破外在所規定的「天命」,所謂天命,只能是由自己決定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關袞袞喜歡讀書、喜歡文字,也喜歡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不會呼吸

我們該如何練習失去更多

那些小而綿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