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黄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赛博朋克是年轻人的荷花

黄猫
·

本文最初发布于「大象公会」,这是完整版。

正如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所说:“科幻小说爱好者喜欢做的游戏之一,就是试图定义什么是科幻小说。”

赛博朋克(Cyberpunk)也是如此。它是赛博和朋克两个词的组合,它是 80 年代诞生的科幻类型,它是“激进的硬科幻”,它是赛博格、赛博空间、计算机、虚拟现实、网络、朋克文化等等元素的混合物。

这些只是赛博朋克一个侧面的速写,因为“赛博是一条变色龙”,其含义可以是“控制论”、“机械”、“仿生”,也可以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网络”。

更多时候,它又像是这些意义的混合。

赛博朋克的译名也趋向于混乱,你能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书籍里发现:赛博、赛伯、赛柏、数字、网络,以及朋克、朋客、庞克、庞客。

一切源自控制论

在赛博朋克出现的二十多年之前,赛博(Cyber-)就是一个热门的前缀,尤其是 60 年代初出现的赛博格(Cyborg)、赛博坦(Cybertron)、赛博化(Cybernation)和赛博文化(Cyberculture)。

这一切源自一个难以定义的理论——控制论(Cybernetics),其主要创立者是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

维纳是一个古怪天才,矮矮胖胖,留着山羊胡,戴着厚厚牛角架眼镜。他是那个年代知名的神童,18 岁就成为哈佛博士,研究过动物学,拥有数学和哲学学位。

当他去剑桥大学求学时,他的老师诺贝尔奖得主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抱怨说:“这孩子被惯坏了,以为自己是全能的上帝——我俩之间总是在暗暗较劲究竟谁该教谁。”

1948 年,维纳出版了自己最知名的著作《控制论》(Cybernetics),它有一个副标题:“或关于在动物或机器中控制或通信的科学”。

《控制论》第一版封面,图片来源:MIT Libraries

控制论不仅仅是“应用于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它是一门关于“机器的通用理论”,涉及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哲学等领域。

维纳认为自己首先是个哲学家,虽然研究的是机器,但他更关注人类和社会。他在回忆录写道,控制论是“一种对人类,对人类关于宇宙和社会的知识的全新阐释”。

这让 Cybernetics 变得很难翻译,它来自希腊语 kybernetikos(舵手、掌舵人),最初译为“ 机械大脑论”或“大脑机械论”,后来才普遍翻译为控制论。

出人意料的是,《控制论》一出版就极受欢迎,作为一本科学专著,竟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

正如托马斯·瑞德所说:“控制论一经出现,不仅立刻吸引了工程师们,同时还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企业家、学者、艺术家和科幻小说作家。甚至是江湖骗子和励志大师也发现了这种以目标为驱动的东西所蕴含的力量。”

控制论的前沿、复杂和通用,让它具有一种神秘和未来的混合色彩。

1955 年弗兰克· 莱利(Frank Riley)写了一本叫《赛博和福尔摩斯大法官》(The Cyber and justice Holmes)的科幻小说,其中的赛博是一种机器法官。

这是 Cyber(赛博)第一次从 Cybernetics(控制论)拿出来单独使用。

控制论与人体改造一开始就有密切的关联,实际上它最早的一些研究就是为了造出由大脑直接控制的假肢。

在 1960 年的一份科学报告中,出现了一个叫赛博格(cyborg)的词,它的 cyb 来自cybernetic(控制论),org 来自 organism(生物、有机体)。

赛博格一般指部分为机器、部分为人的生物,也被译为“半机械人”、“电子人”。

在这篇名为《药物、太空和控制论:赛博格的进化》(Drugs,Space and Cybernetics: Evolution to Cyborgs)的报告中,作者曼弗雷德·克莱恩斯(Manfred Clynes)和内森·克莱恩(Nathan Kline)阐述了把宇航员改造成赛博格的想法。

在另一篇名为《赛博格和太空》(Cyborgs and Space)的文章中,他们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张赛博格的照片:一只尾部植入了渗透泵的小白鼠。

世界上第一张赛博格的照片,图片来源:Cyborgs and Space - Manfred Clynes, Nathan Kline

赛博格的概念在 60 年代成为科幻界的新宠,出现在各式作品中,比如 1966 年的电视剧《神秘博士》(Doctor Who),1972 年的小说《赛博格》(Cyborg),1973 年的电视剧《无敌金刚》(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以及 1976 年的电视剧《无敌女金刚》(The Bionic Woman)。

菲利普·迪克 1968 年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仿生人也是一种赛博格,不过迪克用的词是 Android(人形机器人)——我们熟知安卓(Android)系统也是这个词。

整个 60 年代,控制论都是热门领域,《纽约时报》评论说,它“在十几个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引发共鸣”。

此后几十年,以赛博为前缀的词汇越来越多,它的意义却越来越模糊。研究者内格尔(Rainer Nagel)曾做过统计,到 1994 年时由赛博形成的词有 104 个。

《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评论说:“赛博真是一个完美的前缀。没人知道它的意思,所以它能加到任何旧词上,让其看起来很新、很酷——因此显得奇怪、诡异。它也很短,这使它更容易登上三英寸高的小报头版。”

部分以赛博为前缀的词汇(1960 年到 2007 年),图片来源:English Lexicogenesis - D. Gary Miller

与赛博有关的事物几乎构成了“赛博邪教”,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讽刺道:“一般来说,以赛博开头的词意味着‘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或者我在愚弄和迷惑你。’”

作为赛博一词的始祖,维纳并不喜欢这些合成词,在去世的前一年(注:1963 年),他在一封信里写道“这些混成词错误地触怒了我,它们对我来说就像有轨电车在生锈的铁轨上转弯发生的刺耳声。”

在 80 年代,控制论已经不再热门,但赛博一词的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主要得益于赛博空间(Cyberspace)。

1982 年,一位从美国移居加拿大的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整垮铬萝米》(Burning Chrome)。

写这篇小说时,吉布森要为“机器内部的空间”起一个名字,他想到了“数据空间(Dataspace)”、“信息空间(Infospace)”。

这些都不合适,他说“我想要另一个国度的感觉,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主动控制感,我寻找现实中的零零碎碎,将它们拼凑成我需要的舞台。”

最后,一个名字冒了出来——赛博空间。

这个词没有特别的含义,吉布森在一次访谈中说“当我注视着这一用红色记号笔写在黄色便签本上的单词时,我的全部喜悦都是由于它绝对没有任何意义。”

赛博空间真正流行是在吉布森两年后的另一部小说中,它的名字是《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这个书名是一个三重双关语,含义为 nervous system(神经系统)、necromancer(死灵法师)和 new romancer(新浪漫故事作家)。

《神经漫游者》第一版封面,图片来源:PIMP FREUD

这是一部将传奇和神秘元素注入技术幻想的作品,吉布森以信息密度极高的文字描述了技艺高超的赛博空间“牛仔”,无法无天的夜之城,大量改造身体的人类(赛博格),以及神通广大的人工智能。

吉布森对计算机的运作大部分基于见闻和想象,写这本书时他还没有自己的电脑,如他自己所说:“我对电脑一无所知。”

直到 1985 年圣诞节,吉布森才用《神经漫游者》的版税买了一台打折的 Apple II。等他收到电脑时,他被这台机器的“平凡”震惊了。

他回忆说:“对此我一直期待会存在某些异乎寻常的晶体物质,一个赛博空间甲板或与之类似的东西,但是我看到的是一台安装了一块维多利亚时代的微小发动机的东西,就像一台老旧的留声机。”

也许,正是对电脑的无知才让吉布森想象出炫目的赛博空间。

吉布森描绘的赛博空间类似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在 80 年代,无论是商业公司还是科幻小说,赛博空间基本成为虚拟现实的代名词。

这种技术源自 70 年代初美国空军的研究,80 年代初流入民间。众多公司投身虚拟热潮,到了 80 年代末已经有了用于虚拟现实的眼镜、头盔、手套。

当时许多人把虚拟现实比作致幻剂,两者有一个相同的目的:逃离肉身这牢笼。

人们相信虚拟现实很快就会普及,每个人都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当时甚至出现一个专门的术语:“赛博迷幻”(cyberdelic)。

然而,他们错了。当时的技术不足以构建成熟的虚拟现实环境,这一热潮在 90 年代中期逐渐消退。

到了 90 年代,赛博空间的意义有了变化,它几乎成了互联网的代名词。

赛博和朋克

作为一个科幻类型,赛博朋克是威廉·吉布森建立的,但这个词不是他发明的,这个荣誉属于布鲁斯·贝思克(Bruce Bethke)。

1980 年,贝思克边在大学上课,边在 Radio Shack 的商店里卖个人电脑。有一次,一帮十多岁的小孩破坏了商店电脑的演示程序,留下一段让他感到惊奇的代码。

他由此想到,将来会出现第一代真正“会说电脑话”的青少年,他们中的一部分拥有高超的电脑技术,但缺乏道德意识。

以前人们称街头好斗的小混混为朋克(punk),将来如何称呼将来那些用计算机搞破坏的青少年?

当时极具反抗意识的朋克音乐正在流行,作为一个玩模拟合成器的音乐人,一个精通电脑的科幻作家,贝思克将赛博(cyber)和朋克(punk)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赛博朋克(cyberpunk)诞生了。

贝思克发明“赛博朋克”只是为一种角色类型命名,他的定义是:“一个年轻的、技术不成熟的、道德空虚的、精通电脑的破坏者或罪犯。”

他写了一本名为《赛博朋克》的短篇小说,讲的是一帮十几岁在网上搞破坏的青少年。贝思克把小说投给了《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编辑乔治·西瑟斯(George Scithers)拒绝了他,因为一位计算机专家认为小说的想法是荒谬的。

随后贝思克把这篇小说投给了所有科幻刊物,两年之后,《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的编辑决定收下它。有趣的是,这个编辑就是以前在《阿西莫夫科幻小说》的西瑟斯。

最终,《赛博朋克》发表在 1983 年 11 月的《惊奇故事》上。

贝思克认为自己不是赛博朋克类型的创立者,是《神经漫游者》定义了这个“运动”。他开玩笑说,除了给这个类型起名之外,自己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一个留着紫色莫西干发型的典型黑客朋克形象。

赛博空间、网络牛仔、日本元素、地下世界、违禁药物、皮夹克、反光太阳镜、怪异的发型、人体改造和植入物、权力巨大的科技公司——《神经漫游者》中的这些事物几乎成为赛博朋克的基本设定。

赛博朋客的主角往往和吉布森笔下的凯斯(Case)类似,通常是混迹社会底层、掌握高超技能的小人物。

典型的赛博朋克故事一般是“反主流文化的非正统主角,在一个高科技、非人化的未来陷入困境”,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概括为:“下层(人物)生活与高科技”(lowlife and high tech)。

不过,赛博朋克不是一个人的成果,它是 80 年代初几个文化浪潮的汇合,正如托马斯· 瑞德所说:“在技术和联网的计算机同思维扩展、迷幻剂、音乐、时尚相遇的古怪交叉口,涌现出了一整个亚文化。”

赛博朋克的模糊性,也让它的“祖先”变得不确定,在赛伯朋克这个词出现之前,类似的主题是“高科技未来中的异化”。

人们提出了数十个候选人,除了迪克之外,还包括阿尔弗雷德·贝斯特(Alfred Bester)1956 年的《群星,我的归宿》(The Stars My Destination)、詹姆斯·提普特里(James Tiptree Jr.)1973 年的《玩火的女孩》(The Girl Who Was Plugged In),甚至还有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

弗诺·文奇(Vernor Vinge)也被视为赛伯朋克的教父,他在 1981 年发布了一篇名为《真名实姓》(True Names)的小说,其中描绘的网络类似于数年后出现的互联网。

赛博朋克一词刚出现时并不怎么特别,60 年代以来,已经有太多以赛博为前缀的词汇。1984 年底,传奇科幻小说编辑加德纳·多佐伊斯(Gardner Dozois)将一些新出现的作品归类为赛博朋克,自此之后,赛博朋克才作为一个流派为人所知。

这一派别早期的代表人物包括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约翰·雪莉(John Shirley)、鲁迪·拉克(Rudy Rucker)、刘易斯·希纳(Lewis Shiner)等等。

如果说贝思克给了赛博朋克姓名,吉布森打造了它躯体,那么《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则捏出了它的外形。这部电影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执导,于 1982 年上映。

《银翼杀手》建立了赛博朋克的美学标准:阴雨天,破旧、脏乱、阴暗、狭窄的街道,高大密集的建筑,朋克造型的人物,随处可见的霓虹灯招牌,日本人和中国人开的商店,墙上的汉字涂鸦,空中穿梭的飞行汽车和打着探照灯的巨型飞艇,巨大屏幕上播放的日本广告。

如《科幻小说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所说:“赛博朋克场景的模板。”

《银翼杀手》中的一个画面,图片来源:作者截图

《银翼杀手》改编自菲利普·迪克(Philip Dick)1968 年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因此迪克也被视为赛博朋克的起源。

不过两个作品有很多不同之处,电影抛弃了原著中爱唠叨的老婆、虚假的默瑟主义、懦弱善良的特障人伊西多尔,以及具有虚拟现实特征的共鸣箱。

电影简化了原著的故事,增添了大量原著中没有的视觉元素,如亚当·罗伯茨所说,《银翼杀手》是以“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视觉美学取胜。”

到了 80 年代末,媒体的热捧将赛博朋克变成一个时髦词汇,相似的作品一个接一个出现。

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讽刺道:“赛博朋克最糟糕的地方在于模仿它的人的肤浅。在大脑-芯片接口撒上一点药物,混合一些含糊的 60 年代反主流文化,再使用矫情做作的语言,你就得到了赛博朋克。”

实际上包括吉布森在内的不少作者早早脱离了这个派别,原因可能如《剑桥科幻文学史》所说:“赛伯朋克场景已经是广告的陈词滥调。”

进入 90 年代,赛博朋克的势头已不如之前强劲,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赛博朋克已经死亡。

显然,赛博朋克没有死亡。世界各国不断有相关作品诞生,一系列衍生类型也纷纷出现,如蒸汽朋克、柴油朋克、生物朋克。

近几年的一些游戏和影视作品让它的热度再次上升,你能在文章、微博、朋友圈、好友头像中发现一张又一个张标着赛博朋克的图片。

可以说,赛博朋克场景已经是当代年轻人的“荷花照”。

然而,当赛博朋克只剩下“光污染”和朋克打扮,就只是打着科幻和反抗幌子的营销策略和风格样式。

主要参考资料

机器崛起:遗失的控制论历史 - 托马斯· 瑞德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 诺伯特·维纳

剑桥科幻文学史 - 爱德华·詹姆斯、法拉·门德尔松

科幻小说史- 亚当·罗伯茨

西方科幻小说史 - 布赖恩·奥尔迪斯、戴维·温格罗夫

彩图科幻百科 - 约翰·克卢特

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 弗雷德·特纳

信息简史 - 詹姆斯·格雷克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 - 迪克·赫伯迪格

The Etymology of "Cyberpunk" - Bruce Bethke

Cyberpunk -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Where does the word cyber come from? - Taylor Coe

The Bizarre Evolution of the Word "Cyber" - Annalee Newitz

Cybernetics - Britannica

Cyberpunk - Britannica

Punk - Britannica

Cyber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注:赛博朋克和荷花的想法来自“重光”(@nanshenjing)的推文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