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使我們成為人類:淺談中國藝術家張洹作品
What I wanted to express in the work w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aying that ‘There are always higher mountains and more talented people'. Sometimes our effort is limited, in vain and useless. When we left, the mountain is still the same mountain, without any changes. We tried to raise its height, but our effort will forever be in vain.
- Zhang Huan, talking about his work To Add One Meter to an Anonymous Mountain (1995)
我想在作品中表達的是中國傳統的一句話:「一山還有一山高」。 有時候,我們的努力是有限的,是徒勞無功的、無用的。 當我們離開時,山還是那座山,沒有任何變化。 我們試圖提升它的高度,但我們的努力將永遠是徒勞無功的。
-張洹,關於〈為無名山增高一米〉採訪
人們形容藝術家張洹和他的藝術風格,往往會與他奇特的肉裝以及與深厚的中國文化聯繫在一起。 當我們深入挖掘他的背景和動機時,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裡窺探他成長環境的脈絡、文化對他的影響以及他表演中的象徵意義。 他用多種材料探索裝置藝術、繪畫甚至雕塑,以達到表演以外的不同藝術目的。 毫無疑問,張洹的行為震動了當時的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為兩者帶來了新的能量,建立了溝通的管道。 儘管西方世界和東方世界對身體的哲學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仍然想挑戰這些不同觀點之間的界線。
張洹的作品常常表達出他作品中連貫的目的,他的說法描述了當代藝術的特性:「…如果它不提出問題,它就會失去意義,並會陷入問題本身」。 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張洹創作了對於存在與自由的追問,並以相當激烈的方式進行呈現; 儘管帶來了震撼,他的作品也表現出了思想中詩意的部分。
人與人群
在張洹的作品中,「人」始終是貫穿整個脈絡的重要元素。 他以童年記憶的再現為基底,作品中出現的人的存在形式通常是為了表現群體或他自己的角色,象徵著個人立場與龐大的社會體系的關係。 不管這些人瞭不瞭解社會制度如何影響他們,當他們聚集、生活在一起並成為「人群」時,就會狹隘或廣泛地解讀這個世界,最終他們會對社會標準有一個共識。 在〈日出〉(2002)中,人們穿著西裝,站在山上凝視一個方向的日出; 〈為無名山增高一米〉(1995)和〈提升魚塘水位〉(1997)也將人作為客體來凝視日出、山水等主題意象,在以象徵強調其背後傳統意義的同時,也試圖表達自己的哲學觀。 張洹在訪談中提到,在創作了〈為無名山增高一米〉之後,他想在這部作品中再創作一部以「水」為元素的作品。正如他所說,這些作品的元素來自於他的童年記憶,並邀請了幾位剛失業的,本來於現代化建設中工作的外來務工人員,讓他們站在池塘中來提升水位,以此方式來敘述他們於社會中的身份。
試圖區分人群和他自己,張洹花了許多力氣去弄清楚他究竟是誰,但仍然暗示他也是人群中的一員。 總的來說,這個概念展現了一個人的生命階段與自我認知,儘管我們身處社會、人群中,但我們仍然擁有作為完整個體的人格和意識。 此作品不僅揭示了自己的出身,也反映出了他生活的年代景象。
文化差異與宗教影響
血、肉、骨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組成,也意味著某種原始的、接近本質的東西。 在〈1/2〉(1998)中,他拍攝了一系列攝影作品來尋找不同觀念和標準之間的差異,其中包括從小就被社會或父母灌輸的原則與規則。 他把那些描述道義及規訓的中文字體寫在自己的身上,並在自己的身上覆蓋了一具粗糙的骷髏,表現出世代所背負的無形的重擔。 此作品元素顯得相當衝突(中文文字和骷髏),張洹從他所體驗、扶植他長大的背景中提出疑問,傳達對他所處處境的批判。為了繼續探索這個主題,在他抵達紐約後創作了名為〈我的紐約〉(2002)的限地作品,並在不同國家以當地的歷史及民情創作成系列。 這些作品彷彿體現了各民族族群多元的特質,而只要他繼續旅行、繼續探索,張洹的旅程永遠達不到終點,也沒有結束的一天。 這是對擁有著不同文化的觀眾的一種回應,例如他穿著厚重的肉裝走在紐約街頭,儘管外面看起來那麼堅固厚實,肉裝內部(張洹本人)卻非常脆弱—他以此形式比喻他觀察到的那些美國人—在穿戴一陣子之後,最後他甚至連這套肉裝的重量都再也承受不起。 周遊列國,他一步一步地表達自己在不同地方的觀察與感受,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種受地域限制的主觀的記錄或想法。 繼〈我的紐約〉之後,他於2005年連續創作了〈我的波士頓〉、〈我的瑞士〉和〈我的羅馬〉。這就像是一種自我放逐,再重新找回自己的循環過程。
另一方面,他自認是位佛教徒。 張洹的作品中有很多靈感及材料取自佛教觀點,例如巨大的佛像和通常被視為中國傳統宗教儀式的剩餘部分的香灰。 儘管張洹之前沒有明確提及灰塵從何而來,但「灰塵」仍然喚起了生活在亞洲華語地區的觀眾對自身傳統文化的相關記憶。 2007年至2008年,他專注於創作由塵土製成的巨型佛像系列,這些佛像相當脆弱,他利用這一特點來隱喻他對中國歷史進程的理解。 這件藝術品沒有特定要控訴的對象,但試圖引起人們討論中國過去五十年所經歷的歷史。在紐約生活的日子裡,走在那漫長的藝術生涯路上,他開始觀察和思考自己不熟悉的西方透視觀念,接著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國家和國家,關注他自己; 他是誰? 他是什麼? 他能去哪裡? 「我感覺自己是從外圍走向核心,但我想改變這種動態,顛覆它,把自己當作核心,把我去過的所有國家當作一個『外面』的概念。」張洹說。 「我將新城市視為外圍,將我的創造力視為核心,並結合我內心的力量,用我的身體與不同的外面連接起來。」
生命的有限
當我們提到物質與精神的界線時,人們總是渴望找到一個準確的分界點來界定它。 但事實是,它們相互影響緊密,因此我們難以將它們完全分開來談論。 張洹曾描述自己在作品〈12平方米〉(1994)中踏入被洪水和污物覆蓋的公廁的情景,「在整個過程中,我盡力忘記現實,將思想與身體分離。但我一次又一次的被拉回現實。」 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意識到自己身處現實之中,嘗試逃避卻不成,反覆經歷掙扎;當他想要逃避現實時,他的感官卻不斷將他帶回自己的軀殼。 表演對於他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他充分體驗了存在、身體和現實之間的關係。 另一方面,他將表演視為一種生活體驗,不喜歡「表演」這個詞,因為它帶來的做作和虛假的感覺。
然而,〈為無名山加一米〉(1995)帶來了與〈12平方米〉(1994)不同的概念。 張洹與朋友們脫光衣服,將他們(包括他自己)堆在一座不知名的山上。 他們的身體在山上加起來正好一米,他解釋說,他的初衷是表達中國有句古話「一山還有一山高」。 他強調我們所做的努力可能都是徒勞無功的,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 這部作品釐清了物質的邊界,這座山沒有任何增加高度的意義,山仍然是山,人仍然是人。它不僅呈現了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隔閡,而且試圖展示物質與精神邊界的差距。
結語
行為藝術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參與的觀眾和表演的藝術家同時會有不同的感受,並且兩者在表演中永遠體會不到彼此的感受。 它清楚地區分了藝術家和觀眾在表演過程中的位置,彼此不相通卻帶來了有趣的差異性。 吸引關注是行為藝術的特質之一,強烈的氛圍或視覺會較為容易地將觀眾帶入藝術家所營造的感官體驗之中,聆聽藝術家想說的故事。 觀眾不僅「看到」了一些東西,也能在表演過程中體驗了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視覺背後也有著更為重要的目的,例如自我凝視和文化差異等議題,而正是張洹藝術的核心。 我們感受到差異是因為我們成長於不同的環境、國家甚至文化,而他的作品讓我們看到個人的人生掙扎、社會問題和對人性的懷疑,而這是超越國籍邊界的共通感受。只要我們還在呼吸,還在世界與人群中不斷地尋找自己、不斷地提出問題,人類就得以有超越物質表面的可能,而這就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關鍵。
資料來源:
<Zhan Huan> by Yilmaz Dziewior, Roselee Goldberg, Robert Storr, First Published in 2009.
《藝術史:1940至今天(art since 1940)》,Jonathon Fineberg,陳穎,姚嵐,鄭念緹譯,上海出版社
Zhang Huan’s Personal Website: http://www.zhanghuan.com/
ALTERED STATES: Art of Zhang Huan 张洹, Video on The Youtube by Asia Socie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yZXfq8Z7A&list=PLwQAyWSmjUFlLN35kUlZOKzt9hX-yD6xO&index=10
Article by Kenneth Lin, photo by Zhang Huan/Louis Vuitton: https://www.wepeople.club/lifestyle/%E6%9D%B1%E8%A5%BF%E5%85%A9%E6%9C%9B-%E5%BD%A2%E8%89%B2%E5%85%A9%E5%BF%98-%E5%BC%B5%E6%B4%B9-%E9%A6%99%E7%81%B0%E5%89%B5%E4%B8%96%E7%B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