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富足>讀書筆記
跟著人類學家,重返狩獵採集社會
前陣子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有人提案「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以目前正常基本工時來看,每周工時約40小時,若周休三日的話,每周工時縮短至32小時。不過,遠在非洲南部納米比亞內的布希曼人,在狩獵採集社會下,一週工時卻只要15個小時。如此吸睛的描述,是本書<原始富足>的開頭,引起讀者們的好奇,但對我而言,這兩者不能相提並論。現代人追求高品質、高舒適的生活條件,但布希曼人僅追求攝取必要營養的生活。然而,直到我看完書並查完相關資料後,我才恍然大悟,或許狩獵社會並非美好,但思考重點應該在於:我們現代價值是被如何形成的?例如:為何努力工作是種美德、為何現代人一直想追求進步不顧環境破壞、為何要為未來打算、為何社會存在著階級制度、為何男女不平等。這一切起因於人類從狩獵採集社會轉變為農耕社會後,所衍伸出的價值觀。透過人類學者研究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民族-布希曼人,才得以了解過去我們老祖先演化歷史佔據百分之九十五之久的狩獵採集時代。
難以想像的狩獵文化
李的調查也發現,芎西瓦人(布希曼人其中一族)吃得很好,成人每天平均消耗超過兩千三百卡路里的食物。幾乎等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日攝取的熱量,而芎瓦西人也認為這樣的分量相當充足
現代的我們對狩獵採集的想像,以為他們可能有一餐沒一餐生活困頓,事實上他們飲食來源不只肉類還有植物、果實,他們採集的食物依產季整齊交錯著,他們獲得各種維生素比現代人來的多。除了實際飲食方面,文化價值、對自然的態度更令我所羨慕,如下分別介紹:
性別差異並非斷言某一種性別優於另一種性別的理由。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擔任巫醫,也都可以成為領地所有者。
在狩獵採集社會下,女性採集、男性打獵,兩者角色同等重要。此外近期一篇論文發表,在美洲舊石器時代女生可能也會打獵,這代表狩獵採集社會下,男女區分或許非同今日二分法。而農耕社會中,農務需有力量的男性提供勞力外,因耕作面積越大,越需更多人力參與,這時女性被視為繁衍、在家養育下一代的角色,參與公共事務機會逐漸被剝奪。(補充:泛科學-美洲舊石器時代,女生不只採集,也常狩獵?)
狩獵者熟練但碰運氣式與環境互動,農夫則按照他的意圖改變環境用途。農夫若想有收穫必須努力工作,不然稻田又會長出草叢作物歉收,如果運氣不好就會求諸於神明、科技與環境對抗。但對狩獵者來說環境就是在那,環境就是供給所有物種一切所需,但也有嚴峻的時候,所以狩獵採集者會多方下注,仰賴許多不同潛在食物來源。(芎瓦西人食用一百二十五種不同植物物種,全都有著不同的生長週期,對各式天氣條件的反應也有所不同)
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於2018年發行<低慾望社會:喪失大誌時代的新國富論>一書,講述日本年輕人喪失成功慾、靠便利商店食物解決三餐、對奢侈品不屑等。但這樣不好嗎?從政治家到經濟學者總不斷期望經濟成長、激發人民努力工作,好像經濟問題、勞動力缺少是世界末日一般。但這些問題與恐懼不過是從狩獵採集轉變農耕過程繁衍的產物。從農耕社會以來,農夫成功馴化動物、改良作物,改造機具等,自負的去改變環境所帶來的問題,事實上只是人類將問題帶來給環境罷了。我們可以從獅子與芎瓦西人的相處中看出端倪。
芎瓦西人與獅子是互不侵犯且和平共處,「芎瓦西人偶爾會在有獅群時,將他們剛獵殺的動物留下一小部分,分享給獅子。獅子有時狩獵後,偶爾也會讓芎瓦西人接近取走部分動物屍體。」但當白人引進畜牧後,視獅子為有害動物,用槍枝獵殺大量獅子。大自然若消失一種物種,就會產生連鎖反應,產生一個個問題出來。就像台灣雲豹因棲息地減少消失後,沒有天敵的水鹿大量繁殖下,啃樹皮使樹林枯死,影響依賴樹林生存的鳥類,造成鳥類數量減少,又衍伸出新的問題出來。(補充:《人類大歷史》你每天必須上班 8小時,只因為祖先做了「這件事」)
當一名青年獵獲許多肉,他會開始自以為是首領或大人物,認為剩餘的人都是他的僕人或手下。我們無法接受這件事,所以我們總會把牠的肉說的一文不直,這樣我們才能讓他的心平靜下來,使他性情溫和
在芎瓦西族裡人人平等,獵人帶回獵物不會受到讚美反而是羞辱。分食者為最先射中獵物的獵人,將肉分給同行的獵人們、獵人自己的家庭及相關親戚、社群中其他人,直到肉全數分完。同行者再從獲得肉中分一小塊給獵人。我想,農耕社會與狩獵社會對於共享,最大的不同是團體合作的緊密程度。農耕勞動力來自家庭成員而非社群,從除草、播種、收割,各項作業由各個農夫獨力完成,會認為是個人努力所獲得回報;狩獵是整個社群中的獵人們,一起同心協力完成一項任務,認為理所當然需將獵物平均分享每個人,這當中並沒有人特別偉大也沒有特別渺小。
雖然芎瓦西人沒有階級之分,但仍有類似領袖的角色,他們會認為是因為性格、智力、能力、吸引力或個人魅力使他令人欽佩,但其人並不將自己視為領袖,也沒有權力能支配其他人。人類從原本平等制度,轉為貢納階級,如今人民意識崛起的民主社會,或許平等價值始終刻在人類DNA。
私人財產本身不成問題-問題在於不必要累積私人財產,或控制財務的生產與分配的慾望
狩獵社會下仍有私人財產思維,但芎瓦西人沒有永久住屋,一年需要遷移多達十次,如果攜帶太多東西反而是累贅。此外,他們樂於將自己的東西送禮、分享給別人,對他們而言是鞏固友誼,建立起密切網絡。曾有位芎瓦西人說:「如果你去到任何地方都有朋友可以一起歡笑,就算你餓著肚子也能有快樂的心。」這讓我想到,近幾年流行斷捨離的思維,意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物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還有,諾貝爾生理學揭開長壽秘訣其中之一,維持人際關係強健。或者書中提及,社會網絡有助於人們的滿足感、幸福感。這些興起的觀念,或許是我們潛意識中仍保留著對於狩獵社會時代產生的情感。
你們白人理解時間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
在農耕社會下,人們害怕乾旱、水災、疾病、野獸侵襲等各種非人所控制因素導致飢荒的發生,總是為了未來做打算。但對布希曼人而言,遺忘過去、漠視未來。人類學者訪談紀錄中,吉維科伊人對哈雷彗星歷史事件,毫無印象,甚至芎瓦西人不會記得自己的生日,更甚至從不費力儲存糧食,他們僅採集狩獵能應付當下需求的食物量。搜食族如此異於他人時間觀在書中並沒有真正解答,但這讓我想到,及時行樂與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思維模式的人,這樣的人總信心滿滿、專注當下,得以擺脫對未來的焦慮與過去的痛苦。
諾耳,是布希曼人對領地的稱呼。他們不以鳥瞰角度府是這片土地,反之,他們用自身在領地上的經驗去思考土地。諾爾是一連串互相交織、一再變化重塑的路徑所組成,水源和糧食來源連結這些路線,並藉由行走、採集打獵的過程而賦予生命。
布希曼人對領土的概念,有點類似泰雅族傳統領域,「以不同水系與河段所區別的個別聚落與其利用的相關土地,包括獵場與家戶耕地連貫而成的生活範圍」。而農耕社會下,有清楚的田地範圍,有固定的村莊位置,因此對現代人來說很難理解狩獵社會領土地概念,而後更衍伸近年登山客與原住民間的衝突。對我來說,土地不應只是在地圖上畫線,土地應是經驗、知識賦予其意義,與土地有所連結,體認我們只是土地的一份子,而非冷血砍伐森林、冷眼看待環境惡化。(補充:泰雅族傳統領域與流域治理的啟示)
「我們回不去了!」
從人類學家、演化生物學家等,皆一致認為從人類選擇轉變為農業社會,即人類演化中最大的錯誤。即使書中提及許多狩獵社會下的美好文化,但我想大部分人無法放棄現代完善設施。尤其人口數量與氣候變遷,不允許我們回歸狩獵社會(這兩個原因也是目前推測最可能人類選擇農業社會的因素)。看完本書體認到的是,某些普世價值觀並非亙久不變的道理,就算不在採集狩獵社會下,有些價值觀卻仍值得我們思考與追尋,就像:環境保育意識抬頭、除了努力工作外其他事物的價值、對民主領袖的定義等。這些我認為也是新一世代人慢慢所在意的。如同作者最後所說:「千禧世代很可能就是我們的開路先鋒」
最後,對於本書有點小失望,原本期待看到人類學者與當地人互動的詳細記錄,但實際上作者比較多琢磨放在文獻上紀錄、歷史上推演過程,對於人文互動、價值觀的部分大多蜻蜓點水。後來我有查相關資料,發現另外<人類大歷史>、<從叢林到文明, 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為工作而活 : 生存、勞動、追求幸福感,一部人類的工作大歷史>或許可以更深入帶領我們了解更多人文、價值觀差異的深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