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與智慧 - 徳國漢堡
如果香港小姐要美貌與智慧並重,一個地方的美麗也取決於地方智慧。 倫敦美嗎? 看你從那方面看,假若從兩黨的政策方向看,實在是兩顆壞蘋果,誰比誰壞也不重要,因為大家都明白吞下任何一顆也必屙無疑。
撇開政治不談的話,倫敦是美的,美在其豐富的歷史,及有一種智慧叫English Heritage, 此組織把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地方,紀念碑等保育,及非常有系統地標記哪個名人住在此屋。例如查理卓别𩆜(Charlie Chaplin) 的故居Flat 15 Glenshaw Mansions, Brixton Road, London SW9, 就有個藍色小牌。
Glenshaw Mansions 時至今日有人居住,地鋪是間乾洗店,乾洗店側是一道窄窄的門口,那個就是大廈的大門,外表平凡普通。 不過查理卓别𩆜曾說此屋是他和他大哥的天堂,出身低層家庭的他,好不容易才有一個家,不用流離失所已是極大幸福。
倫敦的美就是如此,因為English Heritage 把歷史標記在現今存在的建築物,使死物也活起來,任何事也有自己的前世故事,任何人也可connect all the dots 把故事串連至今,歷史博物館又豈止在室內。
最近去了德國漢堡旅行,一到埗我又愛上漢堡了,因為漢堡隨處也是街頭塗鴉 (Graffiti / Street Art) ,簡直是個戶外街頭藝術博物館。 2016年非牟利組織Urban Art Institute Hamburg 由漢堡市政府支持下,致力推廣漢堡成為一個現代藝術交流區,利用壁畫把漢堡海港地區Binnenhafen 連接上核心地區如市政廳廣場Rathausmarkt。
此2 個主要區域功能上南轅北轍, Binnengafen 是貨櫃及郵輪碼頭所在地,縱然一些創新企業也在此設立辨工室,但整體來說傾向工業及物流業。而市政廳廣場(Rathausmarkt) 後側是漢堡股票交易所及連接着主要購物街蒙克貝格街(Mönckebergstraße)。
的士司機由海港地區車我出市中心,沿途的整個列車軌道,列車車身,街道兩旁的電燈箱,石牆,大廈外牆等,所有可以塗鴉的地方都成了畫布。在Binnengafen附近一帶,有個地方名Rathauspassage屬於漢堡的平民區,有私人商店,舊式辨工大樓,和平凡不過的平民區。
此區有很多大型塗鴉,其中一座大廈外牆有一個巨大的人像模板塗鴉,作品名Dear Uwe, Uwe 是塗鴉中的主角,全名是Uwe Dierks , 他是一名普通德國報販,也是德國雜誌Hinz & Kunzt 的第一個分銷商,他一直在Rathauspassage擺檔超過20 年,不幸地在2020年逝世,是此區域的共同回憶。 街頭塗鴉項目Wall Can Dance 為了紀念Uwe 就交托愛爾蘭籍的街頭藝術家Ashes創作此作品。
此作品美不美見仁見智, 不過就不得不忽略選擇Uwe 作為項目其中一主角的智慧。一個普通德國平民百姓可以得到高度尊重,反映出漢堡的平等及共存價值。 人對人的尊重不應着眼其外貌,出身或成就,因為社會由千千萬萬人型成,無分彼此的尊重是重要基石,此價值也代表着包容異者,包容異見。
司機問我 Where you from? 我又介紹自己來自香港,並順勢問他的國籍。的士司機來自阿富汗,居住在漢堡6年,之前在德國東面居住,他較喜歡漢堡,因為漢堡人友善,城市多元有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土耳其人,德國人,英國人,美國人,烏克蘭人等。
在聖彼得教堂下車,剛巧聽到教堂的鐘聲,噹! 噹!噹!是純真的伶仃清脆,又是神聖莊嚴。聲音來自蒼天,然後走向大海。由教堂直行就是著名的漢堡市政廳。
此市政廳重建於1842年大火之後。1842年的5月5日, 一間煙草店起火,由於附近都是易燃物品如蠟燭,洋酒,布匹等倉庫,火勢迅速蔓延,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由5月5日燒到5月8日。半個漢堡都被燒至灰燼。當時的市政廳也慘遭蹂躪至頹垣敗瓦。
世紀大火令漢堡政府需要重建城市,更籍此引入當時最現代化的排污系統,大力改善供水供電系統,又重整交通網絡,一連串的大興土木令整個漢堡成為當時歐洲最優秀及最現代化的城市,災後反而成功吸引大量人才。
從市政廳大樓的建築風格已知道當年漢堡的盛世經濟。整個大樓有3 個面向,外觀設計包含文藝復興時期的精雕細琢風格。 置中的塔樓有一隻大鵬展翅的鳳凰雕塑,鳳凰下方有火焰,及一行字 Resurgam, 意解 I will rise again, 這是以希臘神話中的不死火鳳凰,來寓意漢堡在世紀大火後能得到希望和重生。 據說當年火鳳凰是由4匹黑馬運送到市政廳,再隆重裝上塔樓。 似乎此世間所有人類,不論東方人或是西方人都信邪的。
此建築風格相當豐富瑰麗,火鳳凰外東翼的面向有10個歴代皇帝雕像,西翼又有另外10個歷代皇帝像。4 面的平台角頂則有普通平民百姓的職業如漁夫,牧羊,商人,裁縫,修理屋頂工人,做鞋,業主,廚師,農夫,宰肉人,園丁等。 實在令人目不暇給,用鏡頭zoom in 再看頂部,就發現是9大聖人,拿著利劍遙指一方的是St Michael, 他是專殺撤旦的將軍。 雕塑一方面細緻,而且不得不敬偑設計者的心思,最頂層是聖人聖神,下一層是皇帝,然後是平民百姓,當年的精神風貌正是如此。
塔樓的正中,及大門處上方有4 個女性雕像,持劍及戰盔的代表勇氣,持十字架的代表虔誠,把劍放在大腿上代表融洽,手持書本及火捧的代表智慧。4 個神像的下方有一副金色的馬賽克彩畫,此女神就是漢堡的守護神,Godness Hammonia 左手握著方向盤, 右手拿著像徵勝利和榮耀的橄欖葉冠頂,城市的市徽下方是拉丁語 Libertatem quam peperere maiores digne studeat servare posteritas. 意解:The freedom won by our elders, may posterity strive to preserve it in dignity (自由乃祖先們奮鬥所得,願後人致力珍惜之)。
此市政廳的重建在1897年完成, 西歷1897年大約是光緒年代,那年滿清又有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八國聯軍。東西雖各有戰爭,不過精神迥異,當德國珍視自由,中國則有慈禧攝政。 我突然想起王韜,他是中國改良派思想家, 某年王韜回蘇州探望母親時,被太平天國地方長官器重,他曾經上書長官,指上海洋人志在通商,對太平天國沒有威脅,應集中兵力對付西線的湘軍,可惜長官並未按納,不久清軍攻陷太平天國長官的家,發現此上書陳條。江蘇巡撫又把陳條呈報朝廷,結果王韜就被控罪為 「為賊策劃,欲與洋人通好⋯ 」 亦即等於「勾結外國勢力」。
王韜被追輯,然後逃往香港,得到英華書院的院長理雅各幫助下渡過難,理雅各後來邀請王韜到歐洲遊歷,他到過巴黎,倫敦,蘇格蘭,星加坡等,每到一地方也寫篇遊記,文章都紀錄在《漫遊隨錄圖記》。可能遊歷過西方世界,王韜曾多次主張與英法修好,並學習西方。根據易經中的道理「窮則變,變則通」,他說「天下事未有久而不變者」,「吾知中國不及百年,必且盡用泰西之法而駕乎其上,中國又何嘗不變⋯⋯」
中國的事,我怎敢胡說,反而西方的事我就敢亂說。1897年王韜在上海逝世,同年德國漢堡市政廳重修完成。1933年,希特拉冒起市政廣場Rathausmarkt被改名為希特拉廣場(Adolf-Hitler-Platz)。
火鳳凰及衆希臘神真的有守護漢堡,漢堡從二戰走過來,多次轉型成功。二戰到工業,工業再到今天的永續綠色發展,數碼城市,及創新科技等。值得留意的是,漢堡有很多河流穿梭各城小鎮,形成一道美麗的歐洲風情,而政府已著手把城市建築提高,作為將來防禦全球暖化帶來的水災。此項政策極具重要,而在地球的另一邊,星加坡政府大約在10年前也開始規劃一個防範水災的elevated city (空中城市)。
一個地方的美不美,有沒有前途,看歷史,看當下,看未來。 我在咖啡廳坐下,成功接駁強勁Wi-Fi, 看一下漢堡新聞。大約一月中,就在我坐着的地方,成千上萬的漢堡人在市政廳廣場抗議,他們不滿徳國最右翼政黨AFD 或名Alternative For Germany 提出的 Remigration 方案,即是把非德裔的人趕走,包括已獲德籍的非德裔市民。 漢堡人痛斥此政黨思為,一連舉行12 場抗議,每場的參與人數都把廣場迫得水泄不通。
偏右翼組織AFD 的主席拒絕承認,遣返非德裔市民是組織的想法。漢堡市長同日跟市民說 “We are the majority and we are strong because we are united and we are determined not to let our country and democracy be destroyed for a second time after 1945.”
西方的民主制度其實也是千瘡百孔的,不過制度下並存的自由,言論自由,集會自由,還是能堵塞魔鬼。 此時,我又看到市政廳入口的拉丁文 “Libertatem quam peperere maiores digne studeat servare posteritas.” 自由乃祖先們奮鬥所得,願後人致力珍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