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木南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不見散記|台灣旅行(四)

木南
·
·
隔了三個月,我又去了次臺灣,這次待得時間比較久,十二天,把南部和東部也走了一圈。我是以寫信的方式紀錄每天的行程,分享一下。

阿蠡:

你在夢裡酣睡的時候,我這會正在前往臺南的高鐵上,沒什麼事,用手機先寫寫。

今天一早醒來看到臺北不下雨了,高興了一陣子,畢竟難得有個大晴天。

睡不著,腦海裡把今天的行程過了一下,我雖然自稱隨性,但其實每次還是會提前大致有個規劃,當然也不是什麼強計畫,可能到時候就會調整。

退房的時候,和房東姑娘聊了會天。她也很愛旅行,去過的地方比我多多了。她講自己剛去了印度的拉達克,完成了爬山和騎機車。比較而言,我的旅程都太安全了,沒什麼突破舒適圈的舉動。

我也和她聊了聊我在臺北去過的地方,有一些估計是當地人都不會去的,反而是我這個外來人很好奇,因為我對台灣的認識都是從書上得來的,感興趣的都是一些遙遠的歷史記憶,而不是當下的生活。

臺北一晴天,簡直太舒服了,一切都明亮了起來,路面都泛著輕快的氣息。

第一站,我先去了臺北101腳下的四四南村,這裡據說是臺灣最早的一處眷村。原來是遷臺的兵工廠家屬區。誰能想到在信義這麼繁華的區域保留了這樣一個地方。低矮的房子和周圍的高樓一對比,頗有一種今夕何夕之感。

這裡本來也要拆掉的,所謂眷村,就是當初外省人來臺後聚居的地方,經年累月,房屋早已經破舊不堪,居住條件堪憂。

之後經過幾番討論,政府把這裡保留了一部分作為眷村文化的展示,人都已經遷走了。現在作為文化場所,有一些集市,還有一個眷村文物的展覽館。

關於外省人這個話題,現在大概已經逐漸邊緣化了,臺灣各群體之間的融合也變得更加良性,沒必要刻意強化這個概念了。

文化館裡,有不少眷村生活的用品,簡而言之,眷村就像國內的國企家屬區,為了服務這些人,基本什麼條件都很齊全,只是規模小一些。

很多人之所以忍受眷村這種苦兮兮的生活,最初也是抱著一絲還能回去的念頭,後來的現實打破了這一幻覺,眷村作為一個半臨時性的居所也就慢慢消散了。其實條件很不好的,經常要一家七八個人住在非常狹小的空間裡,一旦有機會,大家肯定就搬走了。

村的路口還保留了一個碉堡,可見當年這裡也是一個機密之地,如今在周圍大樓的籠罩一下,顯得沒落了很多。

我拖著一個大箱子,行動很不便,於是準備去臺北車站把行李存了。這點也是我很喜歡臺北的地方,火車站在城市中心,你去哪裡都可以它為中心行動。那些個把車站建在荒郊野嶺的,是不是反思一下?

車站有自助存行李的櫃子,就在高鐵站入口,操作也很容易。沒有了箱子的拖累,我輕鬆得和什麼似的。

喔,在車站裡還看到了Coco奶茶,親切呀,百香果雙響砲還是那個熟悉的口味。

我第二個目的地是艋舺的龍山寺,沒去過嘛,總歸好奇。地鐵口下面有條街號稱「全台最大的命理基地」。上面是佛寺,下面是算卦,倒也合理。粗粗感覺,台北的這些寺廟實用性都挺強,需要香火嘛,人們來自然也是為了求財求福求平安。

龍山寺和國內那種動輒大幾百年的寺廟是不能比,也就建於乾隆年間,可能在國內都算不上號,但勝在香火旺盛,又位於艋舺這個地方,商業繁榮,頗有一番活力。整潔是整潔,但對於我這種好古者未免少點意思。

寺廟內人頭擠擠,看來確實是靈驗之地。關於民間信仰, 也是我著迷的領域。還有幾位老外,高舉自拍桿,不知道是拍攝還是直播。

轉了一圈出門,我往剝皮寮街區走去,聽名字很嚇人,但人家剝的是樹皮,不消害怕。這一段街區原本都是商號,房子多數狀況已經不太好了。於是,政府對其進行了一番修整,把一些廢置的空間利用起來,作為文化歷史的展廳。修復我不太懂,但整體看上去很不錯,細節滿滿,也做了非常仔細的考證和復原。

同時,在建築內增加了很多互動的裝置,如果孩子來玩,也會覺得有趣,可以熟悉這裡的歷史和變化。

在一段路的轉角,還看到牆上手繪了《戀戀風塵》的大幅海報,不知道和這裡有什麼聯繫。或許當年阿遠和阿雲來臺北打工的地方在這裡?他們在臺北的大城市裡,柔弱地相愛,又最終被迫分開。

這裡離西門町不算太遠,我預約了下午四點半飛地書店方可成老師的講座,看看時間還早,去書店附近的西本願寺走了走。

西本願寺是日治時代保留下來的寺廟建築,今天改成了一個文化中心。鐘樓、樹心會館、輪番所還保留著,可惜本堂和御廟所在上世紀七十年被大火燒沒了,如今只有基址還在。

樹心會館內部在做一些老照片的展示,同時一側用屏幕輪番放映關於臺北城市歷史的紀錄片。讓腳已經走麻了的我,正好休息一下。

對喔,院子裡還有桂花在開,也是神奇,這都幾月份了,依然沒有退去,濃濃的,散在空氣裡。你來了一定會開心,哎,替你聞聞。

轉了一大圈,看時間,還不到講座開始的點,只好又在西門町隨意走了走,不愧是市中心熱鬧之地,人流明顯大了很多,還有交警在維護秩序。路遇一家麵包店,買了一些作為晚餐。

回到飛地,人已經滿到溢出店外了。場地有限,稍微多一點流量的講者就足以把這裡擠爆。但大家都有耐心,聽方老師分享一個絕對不可能在國內公開討論的話題。

這種自由說話的感覺真不錯,我是很久沒聽講座了,最後提問時,還略有些緊張,作為大陸的「代表」,我問了一個方老師前東家《南方週末》怎麼依靠軟文賺錢的問題?方老師聽了嘆息一聲,怎麼辦?他們也得活下去,只不過選擇了一種不那麼上檯面的方式。

忘了說, 好天氣其實就持續了一上午,下午就降溫了,天陰沉沉的,安慰自己,不下雨就算好事一件了。

聽完講座,匆匆去趕高鐵。哈哈,其實沒必要匆匆,我大可以安心吃個飯,再轉轉,去坐車也完全來得及。車站在城中心,就是方便。進站也沒什麼大排長龍安檢的場面,基本等於坐了個距離有點長的地鐵。

咦,想不到我用手機居然把文章寫完了,一會整理一下就可以發了。今日情況大概就是這樣咯。看起來沒什麼,但現在腳又酸又痛,我得歇一歇了。

木南,臺南改完

2024年3月3日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