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業急需新世紀農民 可於倉庫工廈種植
【現代糧食危機】日本食物風靡全球,世界對吞拿魚等生鮮的需求非常大,因此亦帶來了過捕問題。日本自身就曾因二戰後糧食極度匱乏,開始了前往南極捕鯨,並舉行具爭議性的海豚狩獵。近年海洋污染﹑食用重金屬魚類具食安疑慮,武漢肺炎大流行更令人擔心全球食物供應鏈有中斷的可能。養殖魚肉或能解決動物權益,但其實也有更多不同的研發方向,其中素海鮮是目前的新市場需求。
素肉市值佔肉類市場 1% 素海鮮只佔素肉1%
植物肉﹑未來香腸在香港已經成為普通商品,但研發海鮮替代品的總投資額則只有約 1 至 2 千萬美元。德國初創Kuleana就開始嘗試生產植物製海鮮,看中其健康替代性商機,例如海鮮過敏是常見的致敏原﹑現代人偶爾茹素的生活方式追求等,更已獲得了五萬磅素吞拿魚訂單。
純素兼顧營養 水銀含量可控
透過不同的蛋白質、麴、海藻油與鐵質,還原吞拿魚魚生特有的鮮味和金屬味,Kuleana目前已在巴塞隆拿及三藩市完成兩次味覺盲測,獲得5萬歐羅(約45.69萬港元)種子輪風投資金。大部分消費者吃魚時感覺更健康,因此成功替代產品必須在營養方面趕上真海鮮,故科學家在豆類植物中提取蛋白質、海藻油以取其奧米加-3 脂肪酸,這樣的素海鮮絕不會水銀超標。他們指下一步將挑戰三文魚,但指最大挑戰是紋理而非口感。
植物分子料理 VS 細胞培植食物
目前,英國炸魚薯條連鎖店 Sutton & Sons 就已經在售賣用香蕉花浸泡在海藻和海蘆筍中,再用麵糊油炸所製成的純素炸魚。除了民間初創外,新加坡官方的食品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也在研究微型藻類製作蛋白質,以造出更逼真的魚肉。除此之外,不少公司嘗試以動物細胞製作培植海鮮,不過這種方式或不符合因宗教和動物權益理念而食用素食的消費者,而且並未成功控制成本。新加坡公司 Shiok Meats 正研製的培植蝦肉就成本高昂,培植一粒蝦餃需近 150 坡幣。
植物原料來源:減少耕地的耕作正流行
Elon Musk之弟 Kimbal Musk 2016年創立了 Square Roots,是一家室內垂直耕作的城市農業公司。在這種「農場」裡,通常把農作物堆放在一起,大部分都沒有土壤,標榜「生態友好﹑全天候種植」。某些非轉基因蔬菜,更無需使用農藥。而且採用軟件控制的LED照明和灌溉系統,可以設置在大型倉庫﹑工廠大廈,甚至可以在停車場內安裝這些模組,從而能夠在本地獲取新鮮食材,或製造包裝食物。
自成立以來,Square Root已種植了120多種農作物,他們希望透過年輕一代來參與城市農業,這種種植行業與以往的大不相同,氣候變遷將使數以百萬計的傳統農民破產,但垂直農民不會受到影響。同行業中,初創公司 Plenty 則得到亞馬遜的 Jeff Bezos 支持。這個領域一直在發展其他新技術,像水培法-該技術在水溶劑中使用礦物質營養液;還有魚共生﹑空中種植之類。不過垂直耕作仍有污染爭議,因為會需要更多人造能源。
所以 Square Roots 目標是與可再生能源的夥伴合作,希望盡量依靠風力發電。而他們另一個目標是激發更多人成為農民,無論在哪裡都可以安裝模組種植農作物。加入下一代農民培訓計畫的受訓人員,不僅可以從他們公司了解到從植物科學到電腦科學的所有知識,還可以獲得正式薪金和健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