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爪君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用袁枚的一首詩,破解“中庸之道”背後隱藏的邏輯

小爪君
·
·

中庸之道好像是一個萬能公式,它被人們用來解決很多現實問題。全世界範圍內,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把它當作自己的人生哲學,一種大智慧。在西方文化中,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也掌握了這套處事哲學,英文稱之為“Golden Mean”。

當面臨選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做出符合中庸之道的決定:買車既不買豪華車,顯得很虛弱,也不能買便宜車,會被別人看不起,買中檔車剛剛好;對待朋友既不能太熱情、也不能太冷漠,不偏不倚則為佳。它還可以被用在找對象、處朋友、管理企業、討價還價、處理家庭關系等各種情景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中庸之道的身影。

到底是什麽力量讓人們做出了符合“中庸之道”的選擇呢?其實用袁枚和雞的故事,就能破解中庸之道背後的秘密。

随园主人 袁枚

清朝的袁枚是個“有機食品”主義者,自己養了一群雞,為此還寫了一首詩:

袁枚

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

主人計固佳,不可與雞知。


袁枚慷慨地給雞餵飼料,等養肥了再吃掉。他的計謀能讓雞自覺按照他設計好的路,一只只乖乖地到碗裏來。

袁枚為什麽認為自己的計謀“不可與雞知?雞如果知道的話,會怎麽樣呢?

假設袁枚的骨骼精奇很聰明,袁枚一漏嘴,所有雞知道真相之後,都做出不吃飼料的選擇。這樣的話,雞就餓死了,得不償失。

假如一群雞決定一起“越獄“,趁主人打掃雞棚的時候一哄而散,弄得滿地雞毛。這樣的話,它們就算飛出去,也會被隔壁垂涎已久的老王逮住,並被立即吃掉。就算能躲開老王的魔爪,因為雞已經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仍然會跑回人類棲息地去找食物,最終被其他人逮住。

只有一種可能,少數雞知道主人的計謀之後,開始每天只吃一點點飼料,使自己永遠不是最胖的那只。同時,也不會餓到餓死或者病死。然後,每天祈求自己不會被廚師忘戴眼鏡而挑中。運氣好的話,可以耗到自然死亡。這時候,雞做出了一個符合中庸之道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選擇在雞數量多的情況下,顯得更有效。設想一下,如果袁枚養了100只雞,可是每天只吃其中的1只,並且不斷有新的小雞在出生。那麽,每天只吃一點點飼料的雞,有極大的可能活到壽終正寢。

由此可見,此時雞心裏生出的中庸之道,來自於本能中對死亡的客觀性焦慮。中庸之道在這種情況下,成為了最優解。此時的雞棚,成為了一個有利於中庸之道生長的環境。

詩的作者袁枚本人也深諳中庸之道。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官場上地位越高,被卷入紛爭而一命嗚呼的風險其實也越大。所以,袁枚不追求仕途上青雲得意,卻安於隨園隱居,過著富足的生活;同時又跟一般的布衣百姓不同,他一直與達官顯宦們維持著良好的人際往來,這樣遇到麻煩的時候總有朋友會出面幫助,也不用操心古代庶民們在生存物資方面所面臨的焦慮。(當然在庶民眼裏他大吃大喝一點也不中庸啊)

可以看出,其實在袁枚的潛意識裏,支配他生活的不是中庸之道,而是來自於他對死亡的焦慮。使他選擇過中庸生活的不是他自己,而是當時封建帝制的社會環境。當然,生活中的袁枚對自己的不卑不亢應該十分得意,可能覺得是中庸之道幫助他提升了生活的品質。

盡管藏在中庸之道背後的邏輯是焦慮,在另一個層面它卻促進了社會穩定。由於個體之間的差異變小,社會的分歧也會越來越少,這樣有利於提高發展效率和社會的安全,對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對於正在成長中的社會或者家庭來說,埋頭苦幹搞建設才是重中之重,這時候中庸之道就扮演著成員與成員之間潤滑劑的角色。中庸之道能夠增強社會的向心力,緩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凡是都有兩面性,中庸也有它的弊端。例如,一只雞看到鄰桌那位怎麽每天只吃一點點飯,結果一問,此計妙也,我也學過來。用不了多久,雞棚裏大多數的雞都學會了這招,導致大家對中庸的追求越來越極致,巴不得與身邊的人分毫不差,因為廚師挑選的時候,至少還有另一只跟自己一樣的雞可以選擇,生存率多了50%;同時,大家對中庸的定義也會越來越極端,一開始吃二十粒米是中庸,一個月後變成了吃五粒米才顯得中庸;此外,中庸不利於創新。畢竟,創新與風險總是同時存在的,在一個鼓勵中庸的環境下,選擇中庸之道很大程度上等同於選擇了低風險(創新有時候也是出自對死亡的焦慮,前提是得處在一個商業競爭的環境下,與鼓勵平庸的環境不同)。

當今世界的主流是鼓勵創新,若想讓人們更少的做出符合中庸之道的決定,本質上就需要減輕人們潛意識裏的死亡焦慮,創造出一個不利於中庸之道生長的環境。例如一個在北上廣長大的大學生,比起印度窮學生,因為沒有基本生活上的後顧之憂,更有可能放棄在求職中更有優勢的計算機編程,轉而學習對職業生涯來說風險更高的藝術。

創造一個讓人更少陷入死亡焦慮的環境,可以更好地鼓勵人們擺脫中庸,釋放自己的潛能。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