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吴极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从近期事件看中国经济与人民币当下的结构性难题

吴极
·
人民币不具备美元全球储备的潮汐续命能力,无法光靠货币总量的调节解决周期问题...

许久没聊经济问题,除了因预判定位为无欲无求的2023,也是为了观察后口罩时代的技术性趋势(恢复形势)。

鉴于最近国内整体环境和要素情况都非常拧巴,无欲便也有话要说。

以下整理了开年来的几个典型事件便于直观叙述,标题虽然严肃,整篇非常白话:

文|吴极


1.云南昆明城投与地方债(基础建设)

前几天流出的一段会议纪要,在我们严密的传媒体系下可知没有任何一只蚊子能飞出网缝,当然除非这只蚊子“有关系“,从会议纪要的完整性以及地方与中央部委的迅速且多次回文,我们看到了一场典型的有准备的央地博弈,通过代理人与平台进行的公开对话,也让大多百姓再次切身感受到了地方债务问题的迫切性。

而折射到宏观经济与百姓身上的则是一个更加深刻的现实:围绕基建与房地产的土地财政模式已彻底宣告了黄昏,解决地方财政开源问题大概率要靠房产税,而在没有了地方政府与房企循环购加持、百姓购房欲望预期严重枯萎的当下,房产税的上马将会成为击穿藩篱的最后火药,虽然这凭限跌令支撑的藩篱早就薄如纱纸。

正所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房产税已是弦上之箭,不得不发。



2.长城举报比亚迪违规污染超标(制造业)

“一鲸鱼落万物生,他不趴一下兄弟们可没法活“。

中国制造业的主轴一直是外向输出型,世界工厂早已渗透进了血液,但今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加息、地缘紧张,外围需求衰退严重,口罩后重启嗷嗷待哺的中国工厂面对有限且减少的订单,增量市场跨过了存量阶段直接成了修罗场。汽车全产业链作为国民经济的骨梁之一,受先前口罩影响频频促销+补贴,早已提前榨取了国内大众的未来消费与现金流。在以上外需内需双羸弱的现实情况下,一家市占率高达35%的车企是不是应该同舟共济、共同富裕一下,这不 对垒的另一方长城揭竿而起,实名举报,如单纯陷害何须实名,只是“对不住我是起义的,身后兄弟多,你忍一下”。

更何况透过比亚迪和长城的股东名单不难看出:众散户券商国资重合度极高,看似自家人打自家人的矛盾在生存现实面前,如果好用那还可以再多用一用,共同富裕先不谈,请和兄弟共同生存。



3.阿里大裁员,杭州房价租、售双跌(互联网科技)

2.5万人,阿里史上最大的一次裁员,围绕阿里全生态产业链上下游的从业者、企业遍布中国的所有角落,其生态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大于其他国内任一单个企业,伴随着阿里裁员下沉到就业市场上的巨量刚用劳动力,势必对存量的科技业就业市场进行全新一轮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杭州主力用房人群的集体萎蔫,新一线城市中最潮的这个好学生正遭遇房价租、售双暴跌,借互联网、电商起势新城的挣扎也反映了当下新兴行业的无力感,这无疑是对未来预期的极大打击,即使在以ChatGPT为首的新解决方案带来了潜在的生产力提升可能,但其短期内加剧的就业供需错配与失调问题确是最先降落到大众身上的。



4.多地停发网约车执照(新业态与灵活就业)

自移动互联网以来诞生的网约车、外卖、直播带货催生出了新的就业蓄水池。在需求萎靡的当下,消费降级依消费品的刚需性形成网约车→外卖→直播带货的下沉冲击级,春江水暖里屁股最贴水面的那只鸭便是网约车,目前全国就业人口4.02亿人左右,以网约车外卖直播为首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如前述阿里失业的员工还能下沉到更广泛的就业市场中,是从3到2的结果,那么新业态从业者一旦失业,便因为竞争壁垒较弱极易面临无处就业的毁灭性境况,结果便是从1到0,这是对内需单位的彻底拔除,占比21%的内需晃动将会直接动摇整个供给侧的基础,供给的相应减少带来就业的进一步减少,促使中国彻底陷入领国再熟悉不过的通缩泥潭。



5.报复式旅游存结构性隐患(零售消费)

要说后口罩时代最受期盼的排头兵非文旅莫属,开年以来对狂飙、三体、漫长的季节影视题材所作的放宽,以及各国内外旅游团的全面解禁与淄博烧烤的爆红,无不可见复苏的吹号人是认真和使劲的。口罩三年压抑的游旅需求在今年前半年被彻底引爆,相信大家也能感受的到,各地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不过隐藏在火热现象背后的确是肉眼可见的消费降级,在货币已经超发的三年,钱本身的实际购买力早已减弱,即便如此名义消费金额也大不如前,实际情况只是更加糟糕。随之带来的便是手表、球鞋等溢价消费品的价格暴跌,酒吧、KTV等夜娱的消费缩水,低成本DIY手作品的盛行,以上种种皆阐释着当下经济衰退下带来的消费转型。



6.垂挣在通缩之线,天量货币都去哪了(货币财政)

在一年以来持续的降准降息、天量的货币投放、企业财政补贴之下,4月份的CPI、PPI确交出了几近(已经)通缩的答卷,这在现代货币理论视角下显然是畸形的。

这里不得不说说老生常谈的M2与社融问题,M2的持续稳定增长并没有带动社会融资的增长,只催生了巨量的存款增加,后者直接导致最近存款端利率骤降,将资金赶向实体循环的意念极度迫切,当我们纠结在这强大意念能否拉住消费投资双疲软的堕吸之际,不如回看本文第一条,天量货币未必只能徘徊在金融与实体之间,也可以去那里。



7.改开后中国人口首次负增长(人口结构)

如果要持续性拉动内循环,首要关注的硬指标便是内需单位,即人口。而受高房价、多年计划生育、生活观迭代众因素叠加影响下,国内人口负增长几成确定性趋势,无论是从预期本身带来的引导效应,还是对未来悲观预期产生的现金流当下折扣都会反过来加码恶化预期和信心本身,糟糕的预期也自然会加固本已下滑的人口趋势,而伴随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是新生年轻代与老龄代的进一步失衡,配以目前中国“大肚子”式的人口结构,造成未来预期与现时境况的结构性双绞杀。由此在可见的未来里人口红利的逝去与养老供给之间的矛盾将会是一场长久、持续性的话题。



总结问题与应对:

综上可以看出中国当下面临着‘基础建设、制造业、互联网科技、新业态与灵活就业、零售消费、货币财政、人口结构‘多方位交织而成的复杂问题,透视其底层皆是内需问题,但内需问题本身展开即是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更别说其间多个问题之间又产生的结构性矛盾,所以政策层主要从理论与核心线去看待应对:内需的动力源泉来自持续性预期和信心,而信心的直接底料是收入,宏观货币财政依然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在货币总量不少的当下应重点关注分配的结构。

人民币不具备美元全球储备的潮汐续命能力,无法光靠货币总量的调节解决周期问题。

中国也没有大量境外汉语人口的移民虹吸条件,没法以具性价比的外来劳动力堵住人口负增长。

在不动用极端手段的情况下,政策重点只能向内,如此情况下堵住黑洞,调节水向无非两种方向:

1.纯市场化解决(国情导向不切实际),2.政策推动市场化解决(盘根错节,阻力很大),但只有解决财政和货币的分配结构现状,才能在已极度羸弱的当下拼出一丝反周期的可能,不然经济将不可避免的顺着拐点滑入持续性的下行周期,即消失的10年+(虽然也符合规律)。

于个人来说,在这一场几十年一遇的时代泥石流中唯多自修自渡,多陪伴家人,也试着在守住马斯洛需求第一层的底线基础上直接跳向第五层,进入纯粹的精神世界,其实认可自己的平凡何尝不是一种释然与快乐,更何况这世间规律一直在盛极必衰和否极泰来之间徘徊,只是后者的拐点将以什么事件、如何激活,我们后续根据形势发展再猜。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