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Cloudy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小镇做题家的阶层跨越之路

Cloudy
·
·
Cloudy 阴天相会 2022年01月16日 19:43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里写道:“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

世上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就是浪漫主义。


本文基于小镇做题家在一线城市和人生各环节面临的现状,结合笔者的人生经历,对他们遭遇的原生家庭、同伴压力相关困惑作出分析、给出建议。


篇幅很长,干货频现,建议留出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下食用。



阅读指引


[1] 小镇做题家现状 / 综述

[2]  笔者际遇 / 看法

[3]  小镇做题家和原生家庭之间的矛盾

[4]  结论

[5]  人生的意义

[6]  媒体评论

[7]  附录:2020留学秋招体验分享(片段)


Part 1 小镇做题家现状 / 综述


对 “小镇做题家” 普遍的定义是,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百度百科,2022)


“小镇做题家” 一词出自豆瓣的 “985废物引进计划” 小组。小组内的成员大多是985、211等名校在读学生或毕业生。这些高考后曾经备受瞩目的 “天之骄子” 、“别人家的孩子” ,在步入大学、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并不顺利。


考试、升学、就业…… 人生处处都是比备战高考还要沉重的压力,处处都是未曾预料过的严峻考验。于是,他们聚集在这里,分享经验、寻求建议、彼此安慰,以寻觅 “自救” 之道。

(纸条,知乎)



最开始的豆瓣小组里,很多人自称,他们处于三线以下城市,高考成绩优秀,但工作并不如意(普遍为天坑专业),且没有其他爱好 / 成就。一般出生于当地稳定小康家庭,师医公最多。


最大的集中抱怨为,自己在学生时代,拼尽全力而获得的高考分数,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价值,反而显得自己过去几十年一事无成,从而选择自称废物来混日子。

(时Lb,知乎)


“失败学子” 被形象地称为 “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身村镇的寒门弟子。他们在中学阶段依附于题海战术,从而脱离小镇考入一流名校。但在步入大学后,有人感叹错过时代红利,有人学业荒废,哀叹前途迷茫。挣不脱小镇的束缚,进不去城市的围墙,成为他们心态失衡的主要原因。


在一些媒体报道后,这个话题在青年群体中持续发酵,学业压力、职场焦虑、经济困境、社交困惑等内容在一些青年人中较为普遍。在这些讨论中,最常见的话题是初入大学时的自卑,和踏入社会后的无所适从。来自小城镇和农村的青年学子的“学霸光环”,在进入大学或踏入职场后迅速瓦解,“眼界、社交能力等都是短板”,感到似乎自己拼尽全力也追不上来自大城市的同龄人,忧虑自己将永远碌碌无为。 


但同时,不少 “小镇做题家” 没有停留在哀叹命运不幸的阶段,他们也积极地梳理和分析自己的过往历史并寻找出路。比如有人看到,“小镇做题家” 不应该只是自我责备,还应该看到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可能存在的不平等。在一篇文章里,作者回溯了自己从高中到工作的经历,她从边远省份以小城状元身份考入一所沿海地区的大学,曾在繁难的课业与文化冲击中陷入自我怀疑;她劝慰有同样情况的人在时运不济时不要过度责备自己,更重要的是,以后也可以不去责备别人身陷窘境 “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因为过往的经历让她认识到,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还有更多原因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发展。

(百度百科,2022)


顾名思义,小镇做题家,出身于小镇,在做题 — — 也就是应试教育选拔这个环节上有一定的突出表现,从而换取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入场券,他们成功摆脱了经济上落后的乡土环境,进入了发达的工业文明生活圈,他们毕业后也大多能在大城市获得稳定的工作。


实际上,小镇做题家们把考场上的考卷写的题目做好了、答完了,也得到了好分数、好回报 — — 在应试主导的教育体系中分配到优质资源;但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 这道大题目,是在高考结束后,或者毕业典礼拿完学位后,才由地球 online 服务器下发下来,并且不限答题时间、不拘答题方式,甚至允许看参考书还有看他人试卷作答的。这样灵活的考试方式,让做题家们无所适从 — — 他们只擅长确定规则和范围的题目,不擅长 “实践” 这个大题目。很多现身说法的回答,表现出来的信息是:做题家们连 “审题” 这个环节都很难完成。


比如说,都在说房价,谁分析一下房价怎么涨的?哪些人买得起?都在说都市生活难,如何认知都市这个空间本身的属性和运作规则?

(吴天微,知乎)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少学习能力出众的人,尤其是从信息不发达地区来的人,很容易在信息不对等的环境下被灌输低价值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但因为其自身智力水平较高,总会一步步的从 “美梦” 中醒来,陷入痛苦与迷茫中。对聪明人洗脑其实不难,因为他们爱分析爱思考,使用得当更容易被误导。当掌权者将低价值的事物包装得获取难度极大,人们会不自觉的把难度和价值划上等号。其次就是营造竞争环境,让他们周围的人都朝一个方向努力,异端者就会不断怀疑自己。最后就是善用权威身份,利用社会地位年龄差距谆谆教诲、打感情牌。三招下来,大部分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都逃不出去。


县城学霸及我们普通人中佼佼者活得更加痛苦的原因:

你会认同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却因为客观和人为的原因总被带偏到了沟里,琢磨清楚时,往往都已经在里面了。聪明人反而更可怜,因为大部分时候命运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无力感至为折磨。

(微调,知乎)



Part 2  笔者际遇 / 看法



灾难和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往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打乱长期习惯的生活节奏,打破稳定安逸的舒适圈,带来恐惧、未知、茫然、无所适从。

但是别灰心,常常意料之外的收获 / 机遇也为之相伴。


作为四川的孩子,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所在的县城是重灾区,小学停课了,机缘巧合下我从自小长大的十八线小城转学到了省会成都,一所声名远扬的 “重点小学”, 插班读了一段时间书,后来又转学到另一座四线城市。我意外得到了比同龄人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不同规模城市里,不同家境、背景、文化、阶层、视野的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真实生活状态,获得了广袤而真实的用户画像,当时的我并没有归纳分析不同教育环境对我带来的好处,也会在灾难中感到一些不安,但后来这些记忆在我成长的时刻常常影响我人生各个阶段的认知、想法和判断,将持续影响我的一生。


我遇到过很多天才的同学,他们创作能力超强,艺术才能丰富,虽然年纪小但是天赋满得要溢出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都班里一个特别热衷解数学题的男生,即使我当时从未和他说过一句话,离开成都后也从未见过这位同学,至今也能清晰记得他的名字。他打心底热爱数学,在一次班里全体吃冰淇淋的美好时刻,他一边吃冰淇淋一边做着令我头疼的数学题,当时我问我的同桌:


“假如冰淇淋和奥数题他只能选一个,这个男生会选什么呢?” 


同桌对我说:


“那应该是奥数题吧。”


在脑中还深深热爱着炸鸡腿和冰淇淋、巧克力的五年级的我心中,既无法理解又感觉新奇。


我也看到了很多同学之间的攀比、竞争、一些黑暗的心理,对彼此家庭条件的议论和八卦关注,在服装和电子产品上的虚荣、拉帮结派。

见过有家境糟糕的同学展示着最新款的手机,炫耀品牌衣服鞋子,只为了在同学眼中光鲜亮丽,在中学时我就认识到这样做的本质不过是掩饰自卑和获得认同。见过性情张扬的富二代,成绩很差,穿着潮牌,几乎横着走路,为自己的良好出身洋洋得意,但也只限于出身。在其他人连同老师的眼中,他的跋扈是理所应当。



见过嫌贫爱富、根据同学家境表现不同态度的老师,也见过家境优越,但丝毫没有在物质上夺风头念头的为人低调的同学。


我做过那个被迫被老师推到班级舞台,告诉大家 “这是一个家境优渥的成员” 的同学,也做过被忽视和冷漠对待的学生。中学时和老师当众叫板,和学校和教务和宿管都产生过纠纷,在父母的压力下委屈道歉,在上课时推翻别人的课桌,把道德败坏的老师写信举报到媒体和教育局,给喜欢的男生写信最后人尽皆知 ...... 那些年做过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扮演过很多种完全不同的角色,有时是旁观者,有时是主角,但从来不是单一的读书学习,从小就体验着微型的复杂社会。


当然,负面情绪的产生不仅仅围绕着经济水平,还包括一些 Peer 之间全方位的比较:作为班里唯二最擅长英语的孩子,她这次考试的分数比我高;这场活动的主舞 / 主唱为什么是她而不是我;她长得过于漂亮,(内心却不愿意承认),她有好多厉害的追求者和朋友,我却没有 ...


以上所有的 Case 都来自于我真实的体验,在我一连串打出这些字的同时,它们在我眼中复盘出真实过去的场景和画面,从小学到中学那么多年,不同的人,重现出好久不见的那些人。在一个高频紧密相见的集体班级里,就形成了一个小型规模的社会,交往环境中滋长着嫉妒、憎恨和很多种复杂的矛盾情绪。同学们的关系微妙地变化,今天还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明天可能就因为某件事的突然发生成为死敌。我在其中做过边缘人物,也做过同学眼中光辉风云的领头人物。有时我在别人眼里是 “乡下来的土孩子” 有时是 “大城市回来的富二代”。


我读过三座城市的三所小学,以及两座城市的两所初中。在童年和青春期这些穿梭来穿梭去的经历中,我对城市差距和社会氛围从未停止思考。我不屑于和嫌贫爱富、表里不一的人为伍,我常常形单影只,被人在背后谈论、评价、贬低是日常。我无视那些讨厌我的人,就像他们不存在。但我也在无心中吸引了好多特别珍贵的互相被看见、彼此欣赏的朋友,陪我度过了那段闪闪发光的青春时期,让我看到了人性中的惺惺相惜和真诚、善良。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在小城市长大的孩子,高中的三年也没有走出这座县城。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似乎我还够不着,因为我总的来说,大部分时候功课与学业成绩都是不上不下的状态。属于从小就卷不起来的那类人,也并没有经历过家徒四壁,那种被异常强烈的 “改变命运” 动机所激励。但我觉得我一直比较热衷的一件事是规划人生、树立目标和获取信息。当他们在高中埋头苦读时,我会花更多时间研究大学的学校和专业,这件事在小县城里大多数农村的父母不懂,孩子意识不到重要性,而在大城市里面家长们会为孩子包办,不需要他们操心。


在这个没有出国氛围的县城里,我研究着出国读书的可能性,我高一开始偷偷向往着墨尔本,规划着了解着基于我和我家庭的实际情况,需要一步步做哪些准备。我在高三的草稿纸上写下:“我一定一定要去墨尔本大学。” 我在高考前的学校目标里写下:“西交利物浦大学”。我很幸运,后来他们一一都实现了,就像我身在在紧张焦虑未来飘忽不定的高中生活时所期待的一样。这些目标并不宏伟,对于真正的小镇做题家来说轻松就能实现。


2020年新冠疫情,我辗转泰国14天回到澳大利亚完成学业,在倒数第二学期获得了很多国内企业的远程面试机会,也不能说和时代事件没有关系,因为在以前,留学生想要获得国内企业在春秋招的 Offer,只能买机票回国专程参与线下面试。而对于当时很想留在本地的我,也许不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获取国内的工作机会。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革新了我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了很多收获也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进一步探索。因此我第一次作出了我多年人生规划以外的决定:接下国内大厂的机会,回国体验一番 🚩。


回国时我经历了新加坡的辗转,经历了14天的酒店隔离,这一切都深深映射着疫情的时代特征,从历史发展来看,每个时期都会发生一些特殊事件,也许它的影响会持续好几年,但这几年期间我们个体,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干。


我如今的生活就基于那时的决定,如愿成为了腾讯的一名Product Manager,在中国深圳。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也许我会在澳大利亚找一份工作,加入一家中型公司,或是创业公司,不能说这样的选择就比现在更坏,但至少从我一如既往所经历的流动性和跨跃性来看,可能性就会少了很多。回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不曾后悔的惊喜buff.


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疫情带给他们的影响犹如重重一击,负面的部分远超正面。比如他们原本计划了出国读书,但是国外疫情爆发耽误了他们的求学计划,又不甘于上着网课放弃国外美好的生活综合体验,因此导致自己突然变得无所事事,或者在父母的安排下从事了一份索然无味的工作。人生的遭遇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张接着一张都有联系,在一连串的倒霉事件攻击下,抑郁情绪掌控了他们的生活。



在小县城长大的我,小时候最爱去书店看书,一待就是一整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的精神在作者们描绘出的新奇的精彩的世界中探险,阅读深深培养了我的浪漫主义,小县城靠山靠水的自然风光也带给了我丰富的写作灵感。现在想起来,比起在大城市里节奏紧迫地上着各种补习班的孩子们,我觉得我很幸运。当然,不是每个小县城的孩子都喜欢在书店读书,也不是每个大城市的孩子都会被 Push 着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也有人真的通过这些兴趣班发掘了自己的长处,成为后来重要的技能。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不执着于千篇一律的竞争,我们也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让自己更理解自己内心、更理解这个世界。除了父母的引导,作为天生具有高级意识的灵长类生物,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并不完全来自社会、家庭,也可以是我们自己,也可以是自我教育,即便这样会困难一些。


后来我也了解到初高中一些同学的生活现状,发现那些我曾经觉得很厉害、在学业上绝对无法超越的人,后来却履历平平;那些曾经功课特别差不被老师看好,但有家里作为支撑得以出国读书、获得更好的资源与教育机会的同学,他们正在体验着更上层的生活。


对于我来说,物质上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愿望,永远有一批人不用付出什么轻轻松松就可以得到,甚至可以得到更多,那种我难以企及和奢望的。他们专注力差、应试能力差,却在买房、恋爱、追求财富和地位的过程中屡屡领先于埋头苦干的小镇做题家。


当然,也有一些人比我更努力百倍但永远也无法抵达我已经达成过的成就。


生活真的非常现实,我们拼尽了全力获得分数,但也只获得了分数。在这些 Case 中,如果你要与他人比较,就会获得无穷无尽的负面情绪,对家人、对社会。但是就算从比较的层面来看,生活也是一场长跑,不是谁早早获得了大房子就获得了胜利,就拿身体这个元素来说,疾病无孔不入,在某一阶段你会发现健康更重要得多。另外我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生活的意义真的是一群人比个高下、无穷无尽追求财富吗?也许作为小镇出生的我们该想想,生活是否还有别的意义,我们可不可以不和别人比。


在我的经历中,父母并没有为我提供特别顶层的视野和物质条件,也没有从教育和态度上有意识地为我送上最佳资源,他们在他们受过的教育下力所能及地为我提供着一切,非常受限,也从没有一针见血地告诉我在这些经历中什么是最宝贵的,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但是你看到今天我可以靠自己获得一些很关键的洞见。


想分享一些我读过的书和了解过的知名的真实和书本人物。


《希拉里传》中讲到,走进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的那一刻,希拉里就觉得很不适应。她和父亲休·罗德姆及母亲多萝西的着装与行为,在她看来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事实上,周围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谁也没有注意到她。


作为一个来自中西部的乡下女孩,同时受父亲影响的保守派分子,希拉里感觉到自惭形秽。在一大群条件优越、才情过人的女孩子中间,希拉里就像是井底的青蛙一样,土里土气,视野狭隘。同班的很多同学,甚至同宿舍的同学,她们几乎都有过周游世界的阅历,有着开阔的眼界,懂得多门语言,最重要的是懂得时尚,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魅力。


这样的环境中,希拉里明显地感觉到与周围人的不合拍。为了能跟上周围人的节拍,她努力去学习,去模仿,可每次只要开腔,周围的人就会安静下来,她感觉到深深的尴尬。可事实上,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切。


“那个时候,我很迷茫,我觉得力不从心。我总是自以为落于人后。因此,我开始有意识地尽量不跟人交往,我总是用眼镜遮住自己的脸,将头发简单地扎起马尾。更嘲讽的是,当初吸引我到韦尔斯利的沃班湖,在圣诞节之前,我从未去看过它,我觉得它完全被我抛之脑后,尽管它就在我所在的宿舍楼下面,在宿舍就完全可以俯瞰。” 希拉里这样说道。


众所周知,她后来成为了野心勃勃、成就非凡的政治家。她在她的大学里影响力爆棚,多次组织了学生运动,在她的经历里不失作为 “小镇女孩” 的部分,但是她善于思考、善于制定人生目标并一步步实现,小镇经历并没有成为她的绊脚石。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主角莱农也是一名典型的小镇女孩。看过这部书的人都知道,她的家境再普通不过了,她自卑过,但她最后还是成为了一位天才的作家。天赋禀异的 Lina 也出生在同一座小城,她和 Leno 两个人,时而富有,时而贫穷,时时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要用物质的标准来评判她们是否成功吗?如果你是读者的话你能感受到,她们始终有物质以外的追求。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希拉里一样从政改变社会,但至少我们可以在判断局势后,在我们能力范围内作出对个人而言的最佳决策,保持最佳心情。


叔本华说,青年是人们的认识之树扎根的时候,虽然最终结出果子的只是树的叶顶。正如每个时代,甚至最贫瘠不堪的时代,都自以为比上一个时代以及更早的其他时代要聪明得多,实际上每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大多都是相似的,今天的小镇做题家,在古代就没有相似的角色吗,我们现在是如何评估那些人的价值和幸福感的呢。


罗雪尔明确说过,从科学角度来看,各民族的发展大体上始终是如出一辙,尽管表面上不同,但事实上,太阳底下无新事,总是老一套“随机的”,因而从科学上来说无关紧要的混合物。这显然是个特别“自然科学的”(naturwissenschaftliche)透视法。


如果有一天,我有了一座自己的豪华的大房子,他不过也是一个居所,如果我有了一辆心仪的汽车,他不过也只是代步工具。我绝对绝对不会以这些东西为傲,衣食住行基本的需求满足,已经就足够了。



世上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就是浪漫主义。

我的浪漫像拆开面膜袋流淌的精华液,像刚打开可乐瓶冲出重围的汽水。


//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Part 3  小镇做题家和原生家庭之间的矛盾


小红书最近很流行一种 “现状帖” ,年轻人写出自己的年纪,是否有车房有贷款等等,将自己的物质条件一一罗列。如果有车房,评论中都会说这个年龄很厉害、好羡慕之类云云。什么时候是否有车房已经成了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尤其是对这个人思想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


当我们真的开始审视车房(尤其在一线城市)这件事,会逐渐察觉阶层难以跨越这一社会现实。有句话说: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十年的寒窗苦读能抵得了别人几代人的努力。


阶层为一个人带来的资源是方方面面的。

当小镇做题家们走入社会,深刻地意识到家庭带来的差距是多么大,他们抱怨着父母没什么眼界,但凡父母稍微有点见识和视野,自己也不至于走那么多冤枉路,成就绝不止于此 ...

(陆禾,豆瓣)



“ 个人觉得贫穷带来的衍生问题太多了,见识是一部分,过度节约、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夫妻分居,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长年累月可能就变成了一种病态心理。”

实际上,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说,穷并不是他们抱怨父母的唯一原因,是往往和贫穷捆绑在一起的无知,来自父母爱的缺乏、悉心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把矛头指向了父母。或许可以理解为,是因为不满甚至怨恨而找出来的某个原因,即穷。— — 人有时候为了让立场足够鲜明,会对原话进行修饰,让话看起来很绝对。


网友说,小镇做题家体味过贫穷,也经历过努力和挣扎,奋斗到现在的中产,向上看得到上层,可谓是真正见多识广的一群人,所以他们才对 “原生家庭论” 更有体会。对于父母的怨恨更多是因为眼界,而不是贫穷本身,倒不是憎恨父母没能带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是憎恨父母在孩子想去看世界的时候拼命拖后腿,比如在考研时候对你说隔壁 XXX 不读书已经赚钱好几年了,XXX 念个师范已经在小学当老师了。在你单身奋斗时,对你说赶紧生个娃,最好三年抱俩,一定得有儿子。


当一个现代人可以获取诸多信息来加速积累财富的速度、获取资源的时候,闭塞的人却不愿意去 “获取信息”、“学习方法”,永远选择最低效、最辛苦的方式。举例:农村大面积城市化之后很常见的家庭现象:


老一辈农村土生土长的人,老实巴交打工种地,眼光局限。到了经历城市化的年轻人一代,他们可以看见别人很快积累财富,依靠投资数倍获利,但在自己与别人健康、智力、努力等一切条件齐平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初始资本或上升途径,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甩开非常多。除了这些很表面的“财富”、“资源”等问题,更多的伴随着老一辈父母无法理解的孩子真正需要的家庭教育,导致儿女辈广泛又不能言说的心理痛苦。这些加起来,才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想要诉说的:


他们由于眼光闭塞落后于另一批人几十年的发展,并且积累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并不是所有父母都会留给孩子珍贵的无形资产,比如言传身教,健全身心,独立的精神… 有的父母留给孩子的只是强烈的控制欲,以爱为名的压力,以为你好为名的诋毁和错误指导。而那些对父母忿忿不平的孩子,恰巧就是这些没有被留给什么无形资产的孩子。这与父母的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大家应该都承认,素质与贫富并不能划等号。但通常情况下,贫困人群中素质低的比例更高,富裕人群中素质高的比例更高,而中等人群中一半一半。毕竟上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是从一穷二白奋斗上来,经济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一部分体现。换言之,贫困不是孩子忤逆的原因,只是父辈素质低的原因带来的副产品。



这样的现状,被简单粗暴的置身事外人士所看见的,只是他们抱怨贫穷、排斥成家立业、怨天尤人,只是一批时代造就的 “愤青”。


我不支持时代的问题归结给另一个时代里同样饱受摧残的人,那些年迈的贫困中的老父亲老母亲,也遭受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痛苦。而我们新一代普通的人,也有属于我们的痛苦。



当今社会形态的变异,并不能怪罪于个人。只能说这是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主流媒体被精英化阶层化,从而潜移默化了影响了大众。在太平盛世,阶级固化或许也代表着社会的相对稳定,高阶层自然也想保持好这份特权。作为清醒的个人,只能尽力去抵御这种无孔不入的侵袭,认识到人各有使命。


“我十分明白父母看问题的角度,所处的大环境让他们的思想变得狭隘,他们不自知,我知道,所以我可以理解他们的很多不可理喻的行为,我可以包容。但是他们不行,他们不希望我做出超出他们认知范围内的事情,因此产生了许多争吵和隔阂。”

这是小镇做题家们和父母之间矛盾的根源。



“我不抱怨他们无法让我得到身边人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的生活,我只希望他们能在我身心俱疲的奋斗时不要再添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这么穷,干吗还要生孩子’ 这句话也是我所高举的,但我只约束我自己。”

“我必须说,父母认知的上限有时的确束缚了小孩前进的脚步,但这和父母经济条件不一定正相关,和眼界认知一定相关。如果父母经济条件有限彻底放手不管,也许子女会获得另一种自由发展的选择。但如果他们总是以自己有限的社会经验对子女的工作和生活诸多干涉,以道德或者长辈的威严要求子女服从自己的要求,就会形成无形的桎梏,让子女左右为难。原生家庭的痛苦不一定是经济问题,但一定是父母子女感情的边界问题。”

(豆瓣评论)




其实不止小镇做题家,出身在大城市无背景的同学,出身在小城市离乡奋斗、应试成绩没有那么好的同学,都有同样的、类似的或更甚的困境。


毕竟 “知识改变命运” 的主流话语宣扬一套通过高等教育来实现阶层跃升的社会达尔文逻辑,经过高考进入一流大学的学子被认为可以成为社会中坚或者至少也能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但是在从社会蔓延到大学校园阶层壁垒中,一部分出身中下阶层的高校学子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一些同辈的差距从出生起就已经注定。


诚如一位组员的精准概括, “985学生陷入困境的绝大多数都是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 们在家庭背景、父母见识、学业、实习、恋爱、交际,方方面面都与一些同辈存在差距。


跌跌撞撞中不断碰壁,自我怀疑替代了骄傲与自信,最初的梦想破碎一地。而临近毕业,才发现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毫无背景和优势的自己活成了一只 “废物”,不要说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还面临着失学、失业的双重困境。至于成为 “废物”的原因,小组成员们在分析自己经历时经常提到的被迫入坑的天坑专业、目光短浅又强势的父母、视野狭窄的自己,同辈傲人的履历,概括起来就是阶层固化的社会现实。

(纪卓阳,知乎)


//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一个普通的周末,我读着叔本华的履历、博尔赫斯的访谈和石黑一雄 — — 钢琴家走进中欧一座小城,忽而是旁观者,忽而又被卷入其中。


在这些奇谈怪论中,我的脑中开始强烈闪动原生家庭与个人价值实现这样的元素。叔本华和石黑一雄,显然都是幸运的人才能学习哲学。作为迫切需要改变命运的小镇做题家,经世致用之金融、法律、计算机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对于原生家庭问题,我能够深深看到这不可调和的矛盾,理解小镇做题家的立场、也深刻理解父母辈无法改变的局限性。


很多现实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如果我们把心思花费在和别人比较上,只会消耗我们实现目标的精力和热情。我们无法改变既定的出身和背景,就算它不够好,也不能成为我们某天无法实现目标的理由,因为无法实现本来就是一件正常甚至属于绝大多数情况的事。



出身这件事也像是驴子面前的干草,当你得到一些,你永远想要更多,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上层社会也有无数的细分人群。而对于我们追逐目标来说,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捷径,一种我们不想努力时的抱怨和借口。但是那么多人都有愿望,为什么偏是你的要实现呢。


愿望常常是实现飘渺、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但唾手可得的财富就摆在眼前,金光闪闪,可以瞬间让你换成一幢恢弘的大楼。


我们还年轻,运动会让我们感受到身体充满活力。夕阳下跑步,汗水打湿皮肤,后背冒着热气,脸颊晕红,心脏砰砰跳动。还有很多故事要写,很多国家要去,很多书要读,很多新技能要学,很多人等着我们去见,被封锁在一块狭小的天地那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对我个人而言,人生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物质,比起能直接给我锦衣玉食的家人,我更在乎有支持我做任何决定的家人,在我向他们一次次描绘着我对未来的宏伟蓝图时,他们都会说:“我们一直都相信你,只要是你定下的目标,就一定做得到”。      


Part 4  结论


职业社交平台脉脉上时不时可以看到 “小镇做题家” 们辛酸的自嘲,金融和代码被公认为是可以稍微容易实现阶层跨越的两条路。


大家同意的最最躺平的人生成功路线是:


高考考进一本大学,研究生申请美国学校计算机专业,然后毕业进入美国FLAG大厂获得美金20万刀以上的年薪。这其中的每一步都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是相对难度低、可行性高的获得中产阶级收入的路线图。


作者冬哥在知乎回答说,小镇做题家在中国几乎没有出路。如果有,大概只有参与创业。

就算你年薪百万,税后65,加上日常消费,省吃俭用,一年能存50万。

就算你能工作到50岁,毕业到退下一线,只有25年,贴现后的总收入只有1250万。惊不惊喜,一辈子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一套两居或者三居室。这还没算医疗,教育,娱乐开支,小镇做题家就是我们国家进步的燃料。

“每逢周末,我都会打开世界地图,看看出路到底在哪。”

中国没有出路,不完善的税收分配和严重的贫富差距,奋斗者无法得到体面的生活。唯一的出路就是驾驭资源,参与创业。

欧洲没有出路,停滞的经济发展,语言文化的障碍,使得做题家最多止步中层。对于雄心不高的人足以。

美国有一点点出路,虽然有充足的高科技职位,但是语言文化的障碍使得做题家大部分止步中高层,对于大部分人足矣。但是去了硅谷,如果你不帅家庭也一般,做好单身的准备。

新加坡有一点点出路,物价不高,贫富差距小,教育资源优质,努力奋斗几年,住个经济适用房还是没问题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新加坡毕竟国家小,虽然有一些顶级公司,但是选择还是比美国中国少很多。

如果你愿意创业/996:中国。

如果你愿意单身:硅谷。

如果你愿意牺牲一定程度的发展:新加坡 / 中国外企。

如果你不愿意很累地升职:欧洲。

但是如果你不想996,但是也愿意奋斗,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找到合适的伴侣:那么没有简单的出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依靠搬家,打铁还需自身硬,需要你到达一个各个国家都愿意给你一个工作签证的高度,然后不断leverage 各个国家的禀赋。

即年轻时在硅谷取得事业上的快速发展和原始资金的快速积累,当做到中层或中高层后,适当牺牲职业发展,前往新加坡或者去中国外企。

其实我们还是幸运的,假如你是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的学霸,本国压根就没有机会,只有出国这一条路,从历史角度来看,历史上大多数智商高一点的普通人,最终也就是浪费了天赋,这个时代还给了一点点施展的机会。美国也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成为了世界人才的黑洞。

对于“工资会涨,以后肯定赚的更多”,“你可以投资,不可能一直放着”。

他解读说,收入上涨由两个因素引起,一个是自身实力增长,一个是物价/行业大环境影响,一般来讲薪资普调,股票价格上涨,贴现后是无效的,因为物价 / 股价上涨暗示房价上涨,你的购买力是没有变化的。个人实力增长部分则是有上限的,从初级人员到组长,小老板努力可以做到,再往后升高管 / 合伙人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做不到,那个阶段机遇比个人努力重要,所以不能说30岁百万,那35岁得千万这种话,有很多人,毕业985就是人生巅峰。


如果我们把人生的成功归为跻身上层生活,量化为房子、车子,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挑战。以上回答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生物质目标给出实用的建议。

但小镇做题家的出路的关键应该是在于解构自己的欲望,并承认自己所在的环境。你总要慢慢明白是真正的机会,什么是人为制造的稀缺。也总要明白人生注定会错过,我们不能得到每个机会,不能占到每个便宜。主动放弃小便宜,不要做有损自己格局的事情,长久下来,自然人会舒展很多。总要和自己和解,也总要承认人生除了竞争以外多得是别的事情可以决定最终高度,比如出身。可能我们终其一生,也到不了二世祖起跑的地方。但那又怎么样呢?活得快乐是很主观的事情。


首先要学会识别什么是虚假的稀缺,而不是看到任何资源都想去攫取,收住泛滥的、消费主义的欲望。其次要明白竞争不是问题的最优解,发展与合作才是,真正的大成就绝不可能仅仅依靠竞争就达成。

电影《倚天屠龙记》里面,张三丰临场教张无忌太极拳来应战玄冥二老。教了一遍后,张三丰问:“忘了吗?”张无忌道:“差不多忘了。” 张三丰回:“等你全都忘了,就可以上了 ”。



对于小镇做题家而言,必须先忘记自己是个 “做题家” ,放下竞争。也需要忘记自己的小镇思维,懂得在更大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错过很多事情,不会失去一点就全部失去。唯有如此,才能跳出思维定势所带来的局限,获得自洽与安宁。

(微调,知乎)


有人说,太多中国人普遍缺乏哲学启蒙教育。个体无法活出自我、随波逐流的悲哀四处可见。环境很重要,但一个人能否突破环境,成为真正的自己,是每个人最有价值的命题。但这个命题,只有少数人才看见和在乎。

有人说,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太过注重一个人的社会属性(身份、地位、职业等),忽视一个人的天性(探索、自由、被爱和尊重等),哲学发展需要有许多“思想者”,这些人可能是不那么关注物质的,而更在乎精神世界的饱满,可惜中国文化总是不断的促使人们世俗化,迎合所谓主流价值观,不愿人们有过多独立思考,例如历代皇帝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或许 Critical Thinking 在每一个和平年代中期都会有所萌芽,但往往会被统治集团扼杀 — — 食肉者鄙。先天不良,后天也没有办法发展,许许多多中国人终身没有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活在社会的各种条条框框里,像一个个工具人与螺丝钉。


读历史,了解、看到文化桎梏,分析自己人生真正的所求,是小镇做题家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知乎用户司马懿写道,2000年左右的美国处在稳步发展的阶段,也会存在乡绅这种生态。很多学习成绩不错的普通人家孩子,会因为学费、宿舍的缘故选择自己州的大学,放弃更好更远的Offer,后来就在自己所在州找一份还比较体面的工作。而中国一直在高速发展,大城市已经到了非常发达的水平,但很多小镇还没有,很多人还没有。


等到中国现在痛苦的年轻一代逐渐老去,经济发展渐渐稳定,不会再有巨大的三观震荡、不会再有感觉无法沟通的祖孙和亲戚,所有年轻人看的听的玩的,老年人也一样可以,那时候应该不会再有小镇做题家难寻出路这个问题。


Part 5  人生的意义


财富的体现形式不仅仅是银行卡里的数额,它象征着豪华的、舒适的、宜居的大房子,可以让任何在外疲惫不堪的人充电、得到滋养;它是室内宽敞的大浴缸 、室外的花园和秋千;它象征着商场一楼的香水和奢侈品;别人的羡慕和嫉妒、拥有者觉得自己是神明在俯视世间蝼蚁;象征着决定自己日程的自由支配权,眼界、圈层、视野开阔程度。一天里所见所遇的一切都更加精致周到。也意味着有能力追求每个刺激动人的爱好和世界前沿的技术、品尝其他大陆刚采摘的新鲜葡萄和草莓。

任何一种表现形式展现在一个未曾接触财富的人面前,都可能引起自卑、嫉妒等等负面情绪,激发他们的渴望,欲望常常伴随他们一生。

但实际上,房子只是让我们身体安放的一种俗世资源,是工具,不是目的。

有时候想,年轻的时候不付出什么就拥有一栋房子,跟年纪大一些再拥有,对我们有什么区别吗。

无非就是少一些固定的可支配收入,但是没有这部分钱,我们也可以过得很好,假如是在喜欢的城市,有健康的身体。

在每个社会,过于渴望房子有很多捷径,例如依靠父母的资产,贪污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或者攀附一个多金的对象。但我们也仅仅是活这一世,不是有很多世日子可过,尚拿今生作试炼也可。当得到物质之后,我们会如何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呢?当得到了房子还会有更多虚妄的物质愿望一个个出现。这些欲望的泡沫根本不可能消停,但是偷懒作弊的决定可不是那么好修改的,需要承担相应导致的一切结果。


20-30岁之间有没有房子不是那么重要,但这段时间绝对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一个十年,身体健康、父母健在,有很多梦想、愿望都有可能会被实现,怎么能整日因为一个居所而烦恼呢。


周末走在山上,身边擦过一群群不认识的男女老少,就像小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我上山一样。也许这些在深圳长大的小朋友有一天也会独自上山,成为手牵手的情侣,成为别人的父母。他们显然不会成为小镇做题家,但是他们的人生就会没有挣扎和困惑吗。





“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或许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小镇做题家们终究无法成为“理想的模板”,但靠自己拼来的名校背景与经历,已经让他们比同龄人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幸而,越来越多的小镇做题家们,开始反思僵化的评价体系,正在撕下身上单一的名校标签,接受作为一个普通人,平凡而精彩的人生。

(纸条,知乎)


Part 6  媒体评论


我们关注“985废物引进计划”这一现象,也不仅仅因为他们目前的困境揭示了教育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功利的、理性的、标准化衡量、选拔的模式里长大,应对真实、复杂又充满变化的成年人世界时,缺少坚韧的素质和敏捷的生存技能。他们讲述的失败故事、眼中的世界,以及对自我不认同、内心空洞,是社会在20多年高歌猛进中价值观、经济增长模式、代际差异等等冲突碰撞的暗流。


— —《小镇做题家:他们为什么自称“废物”?》


每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定,教育是摆脱父辈生活轨道最重要的途径,但并不是所有限定都能被个体所突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事实。另外一个事实则是,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逃不出“庸常”二字。走出小镇,头顶光环,进入大城市,却遭遇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落差,这是难免的。但不必为此自怨自艾,甚至颓废、悲观。摆正心态,脚踏实地继续努力,朝着目标前行,生活自然不会辜负这份努力。就像“擅长做题的孩子”中的很多人,虽然他们有叹息,但更会反思,并在梳理过往中寻找出路。他们深知,进入大学之后的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 —《“小镇做题家”缘何引发热议》

Part 7  附录:留学校招经验分享片段


一年前我带着对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疑问回到中国,作为经验主义,不想单纯只听别人说,因此我放弃留在墨尔本的机会回国找答案,我加入了在当时发展势头最迅猛的行业。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弹回来,才会了解 “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 “自己” 是什么,这才是自我。所以要相信你所有的经历和碰撞过的东西,认识自己一定是好的。


//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工作后接触了很多头脑清晰、逻辑缜密、专业又亲和的上级和同事,也常常遇到棘手的问题和自我怀疑的迷茫时刻。但是一年前的疑问,终于在2021快结束时变得形态清晰,但我知道我还没探索完。

这一年我犹豫过无数次,有无数想要放弃说:就这样吧,不上班了,的瞬间。为自己想好了无数条退路,但终究是不想做一个半途而废者。


当我觉得一知半解或情绪不稳定时,又一次次钻回书本找答案。从不否认有遗憾,但一定要有所失,有所得,才谈得上勇气。我相信只要我在不断输入输出和进步,并且记得那里带给我的所有影响并且持续给现在的生活力量,那我就从未离开过墨尔本。手臂上 Melb 起伏的海平线也会永远提醒着我,封存着我22岁那一年的美好梦想。


这一年我接地气很多,不再刷父母信用卡,但却依然追求书本的世界。埃默·托尔斯在《上流法则》里写道:“对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来说,目标坚定,追求永恒真理的行为有着毋庸置疑的魅力。然而,一个人若是失去了享受世俗乐趣——在门廊抽烟,在洗澡时吃姜饼——的能力,她也许会将自己置于毫无必要的危险境地。我父亲在自己的人生之路行将终结时想告诉我的是,这种危险不能等闲视之:人必须要准备好为简单的快乐而战,要抵御优雅、学识和形形色色迷人的诱惑,保护这种快乐。”



最后在这里,附一篇我2020年9月,在墨尔本秋招取得一些小成就时写下的一篇经验分享文章片段,这些文字虽然在现在的角度看来很不成熟,也没有如今对真实社会的洞察程度作为基础,十分理想主义,但在当时鼓励了很多人,希望现在也能鼓舞到一些处境相似的小镇做题家们,鼓励到在上学、在工作和正在参加招聘的迷茫中的人。总有一些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出身小镇而自豪的。

写下这段文字鼓励仍在经历校招的朋友,不要低估自己,别怕失败,勇敢去争取想要的。

写下这段文字的最初目的是因为我讨厌一切陈腔滥调,不想被归为 “退路多,选择太多,容易放弃的95后;不想被归为 “现在哪里还有人在读书,工作后的人一般都不想再读书了”。不想被归为 “澳洲水硕,家里有点钱而已罢了的废物留学生” 。

我想试试看,人生能有多少可能。我爱好多东西,我甚至爱文学里对人性揭露无疑的残酷世界;我也恨非常多东西,我想对抗消费焦虑,想对抗一切陈腔滥调,想对抗居高临下、自以为是、表里不一… 但我最想,掌控人生。


Cloudy 2020 研究生毕业秋招体验分享(片段)


作为留学生,我们回国求职有很多劣势,不能像国内的同学一样,有长达一年的实习经验,甚至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实习经验。但我们其实也有很多潜力和优势,可能未被自身最大程度地发掘。在面对着清北复交等一系列强劲的选手时,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明白自己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首先说服自己,才能再说服你对面的面试官。

我们的项目和论文里面构建出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每一项都可以抽象出来,融入自己的能力模型。西方的研究方法和国内很不一样,最近我在看李银河的自传《人间采蜜记》,同样是留学生,她留美回国之后,用西方的方法体系研究中国社会,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社会学研究体系,因此获得了学术界的青睐和效仿,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何将我们在西方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复杂的、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是我们在秋招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需要持续思考的一个问题。


大一的时候我对于选择专业一无所知,没有得到非常适合我的建议,不过我毫无怨言,They all complete me. 当时我试图用金融解决问题,借由财务领域向我展现世间的运作规则、种种神秘原理。但结果是我似乎并没有享受于那些对我来说枯燥的概念,在当时甚至并不明白会计和金融有什么区别,因为前者在学校转入门槛更高,需要特别测试,而我幸运通过了,所以我选了它。

但我至今从来不认为、也绝不同意,也许父母心中对我未能言表的质疑:认为当初选择商科和如今的职业规划是背离的、抛弃的、毫不相关的。

商科也有很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抽象出方法论,并思考如何应用。会计的学习让我能够更专业地考量风险点、产品被市场接受的水平、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平衡,从而评估产品质量& 效果。而在论文和学术写作中,那些收获毕生受益。


大四的时候,我度过了焦灼,封闭而痛苦的一段时光,我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观察让我逐渐不满于年轻人足不出户、灵魂社交需求却高度未被满足的现状。由信息技术带来了新时代下的社交问题,瓦解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时代在每个人的脑袋中画下巨大的问号,我想要不逃避、想正视、直面这个问题——人们内心渴望着与他人深度联结,却又矛盾重重地拒绝着真实的、可能交往的机会。人们沉醉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的完美朋友 / 情人,却对现实中的他人不屑一顾。这也是我如今在社会学中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要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互联网能够彻底解决精神问题吗?我至今仍在寻找答案。

毫无疑问我当时的想法是很幼稚的,但在那时我制定了 “产品” 这个职业目标。

我对于产品的热爱,有50%是出于理想和情怀。我希望能学习、参与解决这世上发生着的、还未被解决的重要问题。


研究生期间,我痴迷于社会学,并且关注少数群体权益。

“你的用户群体要尽可能多和广,不仅仅只考虑那70%-80%的大多数,要更多关注那20%-30%群体,要设计他们不会觉得自身为“异类”的产品,要关心他们,积极影响他们,他们可能是残疾人,穷人,或者过高或过矮的人,这就是使命。”

中国的公司在服务大众上已经非常完善,对于企业,对于少数群体,我是否能参与更新的战局?

我觉得对于产品工作和面试,缺乏经验的应届产品同学不能畏惧输出作品,不能抗拒动手实操。只有作品才是最有力证明你的热爱的东西,口说无凭。即使没有机会展示给面试官看,亲手做过的东西也会非常熟悉,在面试过程中肯定有机会引导面试官知道这件事。产品是一个很需要了解行业,并且根据事实、现象和证据,提出独特、新颖创意的一份工作。它要求我们有主见、有判断力,能够探索、挖掘表象背后的本质,能够运筹帷幄和掌控项目。

写这段是因为我知道我的一些朋友,在观望这个职业,在困惑。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将岗位要求和自己的优势 / 弱点进行对比、匹配,如果不符合的话就算面试通过,也只会非常痛苦。而不符合产品基本能力的你,也基本无法用真诚打动敏锐的面试官。

最后,如果你已经决定要选择,如果真的热爱这份工作,那就勇敢、大胆去做,去证明自己。不要害怕受到任何权威的或不权威的质疑。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没有什么努力和付出会是无用功,拿我来说,包括没获奖的竞赛、没投入运营的创业、没实际效果的商业计划书,这些在他人眼光里也许被草草定位为 “失败” 的经历,在整个秋招中都被我包装一番,成为了一段段熠熠生辉的旅程,见证我的成长,获得了面试官的肯定。

秋招对每个参与的应届生来说都是很辛苦的过程,22、23岁的我们,渴望离开父母的臂膀,第一次走出熟悉的校园,尝试用社会的指标来证明 / 衡量自己。迫不及待想要停掉父母的信用卡、想经济独立和自由、想让他们看到,我们早已不是那个依赖他们的、一事无成的孩子。同伴虽然是竞争者,但我们更是并肩努力、为一致的目标前进、互相打气的朋友。相比于家人,我们之间更能理解彼此。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和综艺节目上的选秀选手并没有什么不同。年轻的我们,有理想,有热情,有能力,有抱负,一定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人生才刚开始,跳出舒适圈做你自己,你的人生有无限可能。

永远关注边缘化人群,永远尊重他人,永远不要为了名利放弃家人朋友和快乐,永远不要忘了做出伟大的作品的前提是:足够快乐,足够善良。

我会更坚定,并且不断告诫自己,保持初心。

契诃夫《樱桃园》的最后,青年人收拾行囊离开庄园。

“永别了,旧生活!”

“你好,新生活!”



//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Part 8  参考材料





《希拉里传》韩垒

《那不勒斯四部曲》埃莱娜·费兰特

《我的世界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樱桃园》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上流法则》埃默·托尔斯

《人生的智慧》亚瑟·叔本华

《经济与社会》马克斯·韦伯

文章

百度百科:

《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_百度百科

知乎:

《小镇做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梗怎么来的?》

小镇做题家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梗怎么来的?- 知乎

《「小镇做题家」的出路在哪里?》

「小镇做题家」的出路在哪里? - 知乎

豆瓣:

《我们这个时代的势利眼》

https://www.douban.com/note/822603710/?dt_dapp=1&dt_platform=com.douban.activity.wechat_friends

光明日报:

《“小镇做题家”缘何引发热议》

光明日报

三联生活周刊:

《小镇做题家:他们为什么自称“废物”?》

三联生活周刊

电影

《倚天屠龙记》

其他文章精选



社会|探索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困局

《那不勒斯》:从书评开始

她们的书和故事|六位女性公众人物

社会|从电影《门锁》和微博女权纷争深入女性主义

21年终篇|生活这盏时时被擦拭的明灯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