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之四:表達自己
同居放大鏡
今年終於和交往近十年的男友開始同居,和各回各家的戀愛不同,從原生家庭帶來的生活習慣,成為我們之間新的磨合。
可以說男友是典型的老么,而我是典型的長女吧!如果有付出他一定會找機會用撒嬌或希望得到讚賞的方式說出來,相對的,如果他覺得受委屈、受傷、生氣,也能自然流露,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很完整。
同居後才發現,我們倆有如此巨大的差異,而我則是更習慣做聽眾,接收對方的情緒,但我從沒有學著表達過。
回想自己的狀態,我更習慣隱忍,默默完成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一部分或許覺得說出來很矯情,另一部分是我不太會分享生活瑣事,即便是親密的男友。總覺得「說」,是一件很沒有安全感的事情,好像自己的內心或暴露在別人的視線審視,所以隱藏對我來說心態上竟才是舒適的。
然而兩人性格和位置的差異也導致容易引起日常爭吵。因為我通常選擇不說,就會被認為今天沒做家事,或者沒有付出照顧,爆發爭吵更是同居初期的常態。沒有培養好分工的默契。有時甚至連燒熱水這種小事,我們兩人都曾辯論個半天。
也或許因為我更習慣只在辯論階段澄清自己,事情總是演變到自己非常壓抑,最後受不了才選擇砲火猛烈的輸出。
自我揭露
和朋友求助後,決定開始學習表達自己做了哪些事情。還是不習慣凡事拿出來說個幾句,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剛學步的嬰孩,嘴拙而不自然,在不顯刻意又能自然表達之間嘗試拿捏分寸,開始學著嶄露自己的行程。
其實這樣的不舒適,在大學一門英文課我就體驗過,但當時沒有覺得會成為人生課題的一部份。還記得主題是「self-disclosure」,上課不只要練習眼神對視,還包含學習肢體接觸,當時為了努力修課,所以忽略了不適感,也忽略這門課或許有他真正的意義。不同文化之間也許揭露的內容不同,但自然真誠地學會表達,才是意義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