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入選的「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新一代台灣移民和第二代亞裔美籍人的對話
(下面文章,並非原本的試寫稿,後來有經過自己編輯修改,但整體文章維持不變)
學習中文只是第一代台灣海外移民和第二代華裔美人彼此拉扯的其中一環,其他的拉扯還有第一代移民的一些堅持,像是看到人要叫人,在第二代看起來這些舉動都是無法了解的文化隔閡,另一方面來說,當第二代在聊星際大戰或是美國主流媒體現象時,第一代也沒有興趣參與,這造成兩代移民常常愛著彼此但又不瞭解彼此。
千禧年後才移民到海外的新一代台灣移民,他們在自身國家長大時,因為網路的崛起,接觸美國流行產物的機會早得多,新一代移民的英文能力也因為自身國家有更多學英文的資源,也比早期的第一代更為流暢,但新一代移民對美國內部的政治、族群歧視、歷史紛爭,仍是和早期的第一代移民類似,對這方面的知識一無所知,而這些一無所知其實可以和同代的第二代華裔美人學習,藉由交流彼此自身缺乏的知識,來讓下一代在成長的過程中更順心在美國長大,也同時親近自身亞裔的文化歷史。
第一代移民本身的文化和內心對話,傳不到第二代子女:
一個平凡的午餐,在一個爸媽都是第一代台灣移民和已經長大成人的第二代台裔美人的家中,餐桌上有著第一代移民奶奶準備的台式滷肉飯,家人們和樂融融的聊天吃飯,後來第二代的爸爸和第一代爺爺提到一道平常會在餐館點的一道菜叫做「干炒牛河」,一旁第二代的小姑,因為小時候痛恨中文學校,雖然她在小時候都是和家裡講中文,後來到一般公立學校後,英文已變成她主要而且唯一的語言,所以當自己的哥哥和爸爸在描繪那道菜時,小姑眉頭一皺,用力想像這道菜是什麼樣子,「那個麵是寬寬的,有牛肉在裡面」,她不覺得她吃過這道菜,因為那些形容詞聽起來不熟悉,後來她哥哥把手機拿起來,查了查,因為他知道,他妹妹一定知道這道菜,這是從小家裡會點的一道菜,所以當英文名字「Beef Chow Fun」出現時,小姑才馬上說「我知道這道菜! 我前天才吃,很常吃的」,身旁小姑的印度裔美籍先生也附和的說,他們很常吃這道料理,但只是那道菜的中文名字不熟悉而已。
吃完飯後,爺爺對於自己年歲愈來愈高,心裡掛念著台灣的一塊農地,問了自己在美國長大的兩個小孩有沒有興趣繼承那塊地,兒女都沒興趣,說著說著和在台灣長大的媳婦聊了起來,一開始媳婦問農地能怎麼處置,這是對台灣有些了解的媳婦才會問的問題,後來聊著聊著,爺爺說他想要葬在台灣,希望兒子能和他回台灣走一趟,了解一下擺放骨灰的地方,在同一時間,女兒和自己的先生在旁邊用英文聊一些不相關的話題,根本沒聽到一旁有這樣嚴肅的中文對話,也不了解自己父親想要葬在台灣的心願。
第二代移民父母積極尋找方法讓子女學習第一代移民的語言:
在一個以英文為主要互動語言的臉書社團「養育中英雙語的下一代」有了一個投票,投票的問題是「有多少第二代亞裔父母會送他們第三代小孩去周末中文學校?」,在227個父母投票下,94%的父母投10~50%,4%的父母投50~70%,在投票下方的100個留言當中,有父母開玩笑說,他們在找「<10%的選項」,也有父母稱周末中文學校是一種「折磨」,有一位父親用比較長篇的篇文回覆這個投票,他說自己在英國出生長大,他認識很多第二代移民在成長的過程中參加周末的中文學校,但最後的成效都不太好,所以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小孩,第一優先就是想幫助他們學中文,因為很多第三代的小孩是混血兒,他們在外觀上就看起來不像是亞洲人,所以要如何讓他們認識自身的亞裔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新一代移民不知道在一個非英文環境下,學習中文有多困難:
在另一個場景,一位在美國的第一代移民的台灣媽媽,自身英文非常流利,在工作上也是很游刃有餘,對小孩的語言學習,希望是自然發展,所以當小孩一開始都上英文的幼兒班,就讓女兒很自然的學習英文,自己也和小孩講英文,因為她相信中文去周末中文學校學就好,尤其自己和先生都是台灣長大,要教小孩中文應該不會太難。直到有一天,她和朋友說,「她太慢處理中文的事」,小孩已經完全習慣講英文,中文連對話都無法進行,但是現在還算早,所以現在家裡轉換成講中文,也在看周末中文學校,希望小孩能在潛移默化下學到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