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牟昌非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锺喬——身体与故事工作坊 中秋来牟家院村啦

牟昌非
·
·

锺喬——身体与故事工作坊 中秋来牟家院村啦



锺喬---身体与故事工作坊


9月13日  

身體與故事 工作坊  

时间:14:00—17:00 鍾喬


9月13日 

《里山相遇》 紀錄片 放映

时间:19:00—21:00  鍾喬


9月14日 

永續經營與社區合作 講座

时间:14:00—16:00  張月瑩



报名要求:年龄性别不限

报名人数:10--20人

活动形式:本着互助原则,活动免费。差旅自费。

活动地点:山东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牟家院村(院子或打麦场)

时间:2019年9月13--14日(农历八月十五、十六)

报名电话:15065659285(微信同号)




嘉宾简介:


鍾喬 


1956年出生於台灣台中,原籍苗栗三義客家人。17歲,就讀台中一中時,開始寫詩。1980年代初期,研讀戲劇研究所階段,受教於姚一葦老師,並因初識陳映真先生,在他的介紹下進入<夏潮雜誌>與蘇慶黎一起工作,建構左翼國際觀與藝術觀。1986年,在投身底層寫作的年代,進入<人間雜誌>工作,連結藝術勞作與庶民生活對等的視線。1989年,從亞洲第三世界出發,展開民眾戲劇的文化行動,1996年組合<差事劇團>,巡演兩岸及亞洲各國,進行民眾戲劇的串聯。


 

*2017年 台北市第21屆文化獎 得獎人。

*第一屆 與 第二屆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



張月莹


 現任:台中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 創社理事長

台中市水湳儲蓄互助社 理事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社員代表

台灣社區重建協會 理事

台中市敦化社區關懷協會 理事

經歷

年近40移居台中後,1998年成立綠點子社區教育工坊,以親子共讀、婦女成長及共同購買開始社區婦女基層的互動和輕組織。2002年創立台中市敦化社區關懷協會,以持續關注社區內敦化公園催生的議題。同年並加入文建會社區營造點計畫,歷任營造點、陪伴社區、輔導老師及審查委員等。對基層組織及議題推動有一些實務經驗,同時也理解社區營造的瓶頸和困境。

2001年共同購買轉成立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在經歷第一屆社代、第二屆理事的深度參與之後更確信「合作社模式」才是社區營造的最佳途徑。2007年理事卸任後便轉任組織部職員,推動全社地區營運的教育宣導和發展。2012年調回台中分社,2014年退休並擔任社員代表至今。較多心力放在基層社區的經營和福祉議題,發展社員共學共遊、共食共老等社團及活動。

2018年組「台中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除了想一圓好友共老的初衷外,更想要如何聯合廣大辛勤工作卻居不安穩的人,以「住宅公用」對抗「居住不正義」的痛苦困境。





關於   差事劇團

 

創意與統籌:鍾喬(財團法人跨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差事劇團團長)

 

「差事劇團」1996年成立以來,運用民眾戲劇(People’s Theatre)的訓練方法暨理論系統,針對現實的思考出發,融合在地的歷史與生活經驗,在現代劇場中探索表演美學。除了常規年度性的演出外,並且透過經常性的社區/教育劇場工作坊,與學校、社區和弱勢團體間共同發展戲劇環境。

 

可以說,在冷戰/戒嚴的體制性延伸下,開啟了第三世界的身體行動劇場,直到25年後的今天,仍在這樣的脈絡下,以探索前行的霧之旅程,摸索著全然轉換了場景與腳色的亞洲第三世界民眾戲劇…。

 

1989年,<人間雜誌>的報導結束,轉而重返劇場的人生旅途,時值1990。沿續「人間」第三世界精神的召喚。有將近7—8年時間,多次尋著<亞洲民眾文化協會>的路徑,前往探詢民眾戲劇的道路。劇場的歐美文化中心價值,逐漸在學習之旅中剝落。在菲律賓的民眾文化草根運動範疇中,非常強調英文稱作”Exposure Trip” 的田野調查之旅。這好比意味著,比報導攝影或文學工作中的參與式觀察,更行深化自身踏查與被訪談者之間,相互對等關係的探索。於是,劇場其實並非僅僅為藝術或美學而存在,其背後存在著更為深入的、與社區民眾的組織性與思想性的關係。

 

也是在與「亞洲民眾文化協會」的Al Santos 多年工作後,相關連結亞洲第三世界國家民眾戲劇,以及如何策展聯合匯演的行動,成為我開展草根性劇場連結的思想與組織資源。我們來自亞洲10個左右國家民眾劇團的成員,在NETWORK的連結下開展對等的對話關係。從來…在1990年代的環境底下,沒有任何資源,公部門對於這樣的劇場結盟,也毫無具體的概念或規劃。然則,依靠著自身的能量,我們卻分別在1995及1998兩年,共同完成 <亞洲的吶喊2> 及 <亞洲的吶喊3>(Cry Of Asia)的跨亞際聯合匯演 。

 

這項經驗是我個人及<差事劇團>走向民眾戲劇的重要里程。當然,這過程中,發生的菲律賓主觀性質過強的第三世界主義,是合作關係無法進展的主要原因。但,單就這一點而言,也從來是如何在矛盾中辯證前行道路的關鍵所在。難道不是嗎?

 

<差事劇團>在社區或社群範圍內,所展開的民眾戲劇工作坊,主要仍然沿用當時從「菲律賓教育劇場」”PETA”所傳承下來的O-A-O系統。亦即,Organization 組織的/Artistic 藝術的/Orientation 傾向的 三位一體且相互辯證的 受壓迫者教學方法。再有,從民眾觀點出發的戲劇工作坊或表演行動,也就是在這樣的意識觀點下,轉化為身體論的種種操作與表現。

 

<差事劇團>有兩只翅膀:一只是年度的專業演出;另一只是,在社區或社群的民眾戲劇工作坊。兩者互為辯證,在表現的方向上容或有所不同,卻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在年度製作的專業劇場中,<差事劇團>以魔幻寫實的手法,在帳蓬劇、在小劇場、在環境地景劇場探討過各式各樣的主題,但都不失對於左翼第三世界劇場的關注或轉化。

 

再者,從社區或社群劇場的角度出發。可以說,1999年起…至今長達16年的<石岡媽媽劇團>,來自9.21地震的身體行動,當然是很受注目的實際案例。2000年後,因著對改革開放後,大陸工人階級在打工流動下的掙扎,以及貧富不均狀態日益嚴峻化的關切,於大北京皮村的<工友之家>所展開的戲劇工作坊,也是這樣脈絡下的劇場實踐。

2014年以來,對於濁水溪口岸彰化台西村的<證言劇場>,同樣是在這樣脈絡下的沿續…還有,<差事劇團>與<美濃愛鄉協會>展開長達半年的「回到里山」身體行動劇場計畫。一路從國際知名的日本<大地藝術祭>回返美濃,再巡迴至高雄衛武營。並將計畫延伸至2016年的中部桃米社區與台中國家歌劇院,期間主要訴求,是以台灣民間廟會「鼓花陣」的土地「踩踏」來呼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里山精神」。「里山」者,重新建構與土地的對話關係。亦即,如何以劇場的身體行動展開對於生態、生活與生產的反思與再造。

 

在這裡,已經不是如何演的劇場美學問題。而是進一步去追問:這樣的演出,可以如何在我們生存的條件下,重新建構友善環境的根本問題。因此,如何在過程中,組織專業表演者與社區庶民演員,便成了共識中的不斷探索…。而這探索本身,就指向一種以劇場來探究思想的傾向性。因此,我們共同稱這樣的劇場,是一種身體的文化行動,而不僅僅是劇場的美學表現而已!

 

如此,在民眾戲劇的環節中,戲劇藝術本身已經有了組織性與傾向性的另類思考。由於,這恰恰也是第三世界劇場有別於傳統或西方劇場的所在;因而,我們得以發現將美學與現實進行充分辯證,是每一次展開工作坊或演出的必然與重要前題。是在這樣的前題下,劇場不再僅僅為演出而演出,同時衍生出為何而演?如何演?想要與觀眾達成何種對話關係的意義層次。


重要演出及大事紀:

歷來重要作品有:

<亞洲的吶喊---亞洲聯合匯演>(1995/1998) 亞洲巡演/台北與新港        

<士兵的故事—台菲聯合匯演>(1996)    亞洲巡演/台北與新港   

<大風吹---亞洲聯合匯演>(1997)         亞洲巡演/台北與新港     

《記憶的月台》(1999/2000)          曾赴廣島巡迴演出

《海上旅館》(2001)                  曾赴廣島巡迴演出

《霧中迷宮》(2002)            參與澳門藝穗節演出

《逐漸暗弱下去的候車室》(2003) 華山藝文中心 

《潮喑》(2004/2005)       參與南韓光州亞洲廣場藝術節

《浮沉烏托邦》(2005)           巡迴台北.台中及台南演出

《子夜天使》(2005)             2007國際教育戲劇大會演出節目

《敗金歌劇》(2006)          華山藝文中心廢棄空間再利用演出

《闖入、廢墟》(2007)           巡迴台北.高雄及台南演出

《麻辣時代》勞工劇(2007)   與南韓釜山「在此」劇場交流演出

《影的告別》(2008)北京及赴法國參加亞維儂藝術節

<另一件差事>(2009)            台北牯嶺街小劇場演出

<江湖在哪裡>(2010)           台北電影主題公園帳篷劇場/北京皮村

<台北歌手>(2011)              台北寶藏巖山城劇場演出

<看不見的村落> (2012)             台北寶藏巖山城劇場演出 

<海洋女神> (2013)                  日本 瀨戶內海藝術祭

<天堂酒館> (2013)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松菸劇場

<新天堂酒館> (2014)               台北寶藏巖山城劇場演出 

<吾鄉種籽> (2014)                 台北寶藏巖演出 環境劇場

<回到里山\> (2015)                日本 越後妻有 大地藝術祭

<女媧變身>(2015)                 台北寶藏巖演出 環境劇場

< 尋 里山>(2016)        台中國家歌劇院/埔里紙教堂環境劇場

<幌馬車練習曲>(2016)          台北思劇場

<人間男女>(2016)              台北客家主題公園

< 潘朵拉 之門>(2017)        台中國家歌劇院/台北寶藏巖演出


相關社區與市民劇場活動策劃及執行:

2000年起,於「9.21地震災區」恊力輔導「石岡媽媽劇團」,陸續演出:「戲台頂的媽媽」,「伙房重建論壇劇場」,「心中的河流」及「梨花」…等重要社區劇場作品。

 

2003年 1月,出版民眾戲劇叢書《觀眾請站起來》        

 5月,主辦【教育劇場入校園】活動,於台北青山國中、三民國中進 行網路咖啡議題之教育劇場演出(容淑華主持)

 

1-4月,策劃主辦【媽媽劇場連線活動】,邀請台北市「婦慈協會」與「女巫劇團」、桃園縣「好小劇場」、台中縣「石岡媽媽劇團」、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十三彎劇團」與「辣媽媽劇團」等社區/婦女劇團,進行講師交換戲劇工作坊、戲劇排練與演出、座談會等活動。並於4/22於台北歸綏戲曲公園進行戲劇、歌舞展演活動…。

與「台灣應用戲劇中心」共同企劃編創由文建會出版之「區區一齣戲」並共同策劃由文建會主辦之全國社區劇場培訓計畫團長鍾喬擔任台北縣社區劇場培訓計劃之評審。繼續於台北展開教育劇場訓練及演出。


與<南洋姊妹劇團>發展民眾戲劇工作坊,並展開演出計畫的安排。規劃台北市市民創意劇場計劃。在萬華區及松山區展開首度台北市都會型社區劇場工作坊及展演。在高雄展開教育劇場訓練及演出。

續辦台北市市民創意劇場。於「台北電影主題公園」及「眷村文化節」-----北投中心新村,展開市民戲劇工作坊並演出:「眷鳥歸巢」,獲至市民回響連連。

  在日本<大地藝術祭>與達達創意 林舜龍 合作,透過社區民眾的共同參與,演出<遶。境──祈福之旅>。 策畫<北投公共藝術:泡北投> 創意策劃並執行:<故事. 北投>:北投生活 藝術節之 市民劇場 。

 在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與達達創意 林舜龍 合作,透過社區民眾的共同參與,演出:<海洋女神>一劇。

2014   聚落記憶與社區劇場:嘉義中正大學<鳳梨急行軍>

        台西村 <南風---被遺忘的村庄> 證言劇場

2015  宜蘭社區劇場 / 美濃愛鄉協會合作: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演出:< 回到里山>

2016  <尋 里山> 台中國家歌劇院 與 埔里紙教堂

2016  新竹誠正中學青少年監獄 工作坊 並演出<敬 世界和平>



相关链接:

鍾喬丨帳篷劇是想像力的避難所https://mp.weixin.qq.com/s/yvo6S1Qsbmka-_UvVcbBsw

鍾喬|“人間現場”:攝影與詩的隨筆https://mp.weixin.qq.com/s/0p0ATwOWCpQbY_TQj3f4TA

钟乔 | 冷战风云下的客家人运动https://mp.weixin.qq.com/s/JwcFxYa_IYfNq3R-XwM3Og

钟乔 |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诗的故事https://mp.weixin.qq.com/s/HKA3MhMeh6mdFTtF7CqXmQ

钟乔 | 一本诗集的诞生https://mp.weixin.qq.com/s/hVneAsvOQE-p5uf0N3EcbQ

鍾喬 | 變身的哪吒 -----為青少年監獄的兩場戲而寫https://mp.weixin.qq.com/s/JbQ-Cq4hvNwV13BQxIbuTg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