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薑味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为什么大多数台湾女生会给人好相处的感觉?

薑味
·
·

本人台湾人,在大陆长期读书、生活,交往过大陆与台湾的女友,应该还算满有发言权的。

个人经验,绝对有私货。并且有大量比较。


许多網上的朋友會从日本殖民、半封建社会/辫子剪一半⋯等等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别,这种宏观视角說的有理,不過或許因為较少提及实际相处经验,总给我云里雾里的感觉,所以我想说说和身边两岸的同龄女孩的那些深刻接触、交往,形容我自己的第一线观察,并试着从社会文化氛围及最直观的相处感受来解释这种不同。不可避免地文中会有我的主观,我并不想强调两岸差异的必然性,所以全文皆为两岸的“比较级”,很多不同的现象只是程度问题,并不是0与1的差别,请多批评指教。再次重申,绝对有私货


先说结论, 如果实际相处过,的确不难在许多方面观察出两岸女生的差别,这种差别,有别于“福建女生相较北京人和台湾女生比较像”这种将台湾女生放入“南方女孩”“闽南女孩”等标签、把重点放在地域的近接性所造成的文化生态面的“同”;问题的比较主体是“大陆”和“台湾”,那重点就会放在台湾人和大陆人内部共性的比较,如两岸看待事情角度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体制的差别等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差别,其实就像是两岸社会的缩影。

談話習慣

大陆人从小受环境影响,说话方式比较倾向“输出观点”,再加上独生为主,性格普遍较台湾人强势,大陆人在人际之中的个体表达欲比台湾人更旺盛,并且不分男女。

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大陆社会高度内卷,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少,人均压力大,需要争,因而普遍人们 — 包括女性的所呈现出的“攻气”会比较重,这在非常多的领域都能观察出这种差别。大陆女性总体性格上较台湾女性更为自我、张扬,而这对于部分经过社会化的儒家文化男性来说,的确较不是那么“理想型”。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两岸的谈话方式差别,对应到了女性群体上,便会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举例来说,台湾人说话方式比较倾向讲自己的“内心感受”,交流上比较多相互问答的方式进行,再加上对话比较愿意将谈话的“主体性”让出去,较容易给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好相处”的感觉。


接下来我想试着模拟一下台湾女生的对话方式(约20-35岁)

男:“我昨天搬家了,超累”

女:“真假~可是你不是住那里好好的吗?为什么要搬家~”

男:“就房租很贵啊,而且,干,我那个房东又进来我房间了”

女:“蛤!!啊东西有怎么样吗?她有没有动你东西啊??”

男:“干超傻眼,说是要带别人进来看房啦干”

女:“真假!你内裤不是都不爱收吗哈哈哈哈,齁报应来了齁~”

男:“屁啦我有收啦!!妳那是什么眼神?”

女:“怎样~就笑你啊,不行腻~好啦讲认真的~啊你有找到新的地方住吗?”

男:“没啊,最近就借住张XX那边啊”

女:“你们两个是怎样啦~干脆在一起好了!”

这种对话方式我称之为“藤蔓型”,这种对话的目的主要着重在情感交流,而资讯交流为次要,讲直白一点,这就是一些目的性不强的闲聊。你問我一句,我回你一句。彼此的聊天內容高度連結,傾聽者主動融入對方語境、給出感受,好讓發話者繼續表達自己的事。

这是很典型的台湾年轻人对话方式。我不只一次听过成都女友说“台湾人聊天很琐碎”,的确,台湾熟人日常聊天會更「水」,會有更多的比例在情緒上的彼此潤滑。在岛上同辈的年轻人相处,即便是不熟的朋友,通常也会聊聊一些自己的感受或是一些轻松的话题。并不需要懂非常多东西或是预设立场,而这种既定的松弛感是大陆朋友之间比较少有的。这种特质放在女生身上自然容易给人感受到共情。当一个人愿意把谈话的主场让给你时,自然容易觉得这个人好好相处。男人大部分都是需要被满足自尊心的(应该说无分男女都需要),当有人愿意直视你的眼睛,并且不断饶有兴味睁大眼睛好奇地想要你分享你的所见所闻,通常华人世界的直男很难不动心。

因此,和相对高比例的台湾女孩子聊天,对话中可以很轻松地、甚至自己都毫无察觉的在谈话中以高比例聊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并且会获得很良好的听众感受,不少台湾女生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真。全程听众”。

当一个善于输出、分享观点的大陆男生,遇到一个善于倾听、共情能力强的台湾女生,于是就有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台湾女生大部分都这么好相处?

而这种“藤蔓式聊天”大致建立在以下几点环境条件:

1.总体相对“利他”的人群性格:社会整体共情度较为饱和,利他并不会当冤大头,你能好好听对方说话,因为对方也会好好听你说话。造就整体人群较为退让的说话氛围。当你对人的善意普遍不会被人轻视或是束之高阁时,就不容易养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防备心。

2.对对方的生活抱持真诚且纯粹的好奇与参与意愿

3.情感交流>资讯交流。重视氛围感,对于资讯/资源获取较为低需求

相较台湾,大陆人际之间对话给我的感受更偏向展示自我、彼此相互输出个人观点的“块状”型对话方式,这种对话方式目的导向更直接,更强调资讯交流、更强调有效的输出及输入。个人观察,面对同样一个发话方,台湾人更倾向继续问下去,在谈话中展现出更多好奇、感兴趣的姿态,对话中问句的比例较高。大陆人更傾向根据对方的问题展开述说自己的相关经验,将谈话的主体性维持在自己这一侧。台湾更偏向:“是这样啊?既然这样,那你有没有......”而大陆更偏向“是这样啊,我之前也有遇过,我认为.....”

有看出不同嗎?在與人交談的時候,通常比较高比例的大陆友人习惯在每句对话都将谈话重心拉回自己半场,即便听完你分享后,会很快地将自身经验代入其中,并且开始自信且滔滔不绝地分享。(有一说一,普遍大陆朋友的口才要比台湾朋友好!)

此外,相对大陆人,我认为台湾年轻人在讲话时还有一个相对优势,在讲自己领域的事情时,比较会注意“让对方听懂、听得舒服”,话语中会比较多与对方经历的“串连”,句式常常是“我在上的这堂课很酷,就是...怎么说,喔!有点类似你之前参加的XXX,不过可能没有你那堂课那么XXX”在聊天上会比较愿意迁就对方的感受,这种句型也会在无形中增加对方对于妳话题的参与感,不仅让对方更好听懂,谈话中给人的共情度也更高。

两岸在相处上会有以上这些差别,是很多不同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进程、社会结构、教育形式、人均资源甚至男女比...等等,难以一概而论。就说从小接触的思维训练,大陆人从小受到社会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薰陶,讲话给人的感觉更宏观、更注重所谓的“格局”,讲话时常带有一种“整体性思维”,凡事往大了说。我身边的大陆朋友彼此聊天时层次往往走高,惯于聊社会现状、聊格局,聊规划、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爱好分析现况,许多朋友都能对社会、对局势、对政策作出一番精辟的论述,却不习惯坦率表达自己的情绪、向身边的人袒露自己甚或是示弱。对于彼此的本质欲望与浅层情绪,往往较为压抑含蓄,端着揣着,所以会比较给人“放不开”的感觉,而这种矜持与压抑其实也很像整个中国大陆社会的缩影。

大陆社会阶层复杂、群体广大,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与提防相当明显(对社会的堤防尤甚,你并不容易听到一个认识不长时间的大陆人相当坦率的和你说出“心里话”,在聊天当中倾向压抑感性的一面。

在一般朋友聊天的时候,大陆人通常下意识不会将感性情绪放到谈话对象身上(通常也较少形容自己情绪的波动,而是以更高的视角描述事情)对话姿态比较“端着”,比较不会乱开对方无伤大雅的玩笑,对于针对“聊天对象”的浅层情绪,例如开心、 惊讶、耍宝、卖萌,大陆女生表现得更加克制含蓄。即便是玩笑,多半也是生活经验的元素构成的,说话的规范感比较重,整体讲话方式比较圆融事故,比较不容易给人有出格的感觉,相对给人比较正经严肃。

台湾较早进入准发达社会,人展现出来的精气神会相对高速发展、社会内卷严重的大陆更开朗乐天,毕竟都过了“台湾钱淹脚目”的时代了,現在大部分的人只想舒服過小日子,也正因為台湾的社会氛围较为轻松不卷、也富得早,人民整体幸福感相对大陆要高不少,人际之间的谈话更多关注情感层面的状态,更多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台湾女生在生活上、思想上受到资本主义荼毒的痕迹比较大,整天泡在小清新咖啡馆、去各大音乐祭和讲座的比例也“相对”多,整体相处氛围、文风、关注话题更生活化、微观化。

聊天話題方面,我认识的25-35岁台湾女生,在对话内容上会有很大的比例放在“感受到了什么”,聊天时也较常出现平日里培养的亚兴趣,像是静心、冥想、园艺、烹饪、登山、露营、追劇、男友、旅游⋯⋯等等,女生们更常将重点放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例如聊彼此发型、为什么今天穿之前没看过的蓝色衣服,开玩笑对方是不是变黑变胖了、哪间Brunch的甜点超级好吃⋯)。相对谈话方式较为轻松、开朗,整体来说,台湾女生也比较爱笑(露齿开朗的那种笑)不会有这个不能聊、那个碰底线的问题。所以互动上比较容易沉浸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也就是这种轻松开放的氛围,台湾人从小比较有条件花更多时间和异性自由相处,社会上的男女界线并不明显,很多女生能自在的和一群异性聊天而不会有任何心理芥蒂,对异性之间相处感的拿捏普遍比较到位,展现出来的就是比较大方自然的态度,聊天的时候大多是自己的本色表达

就如就如同其他相对发达地区(例如欧美日韩港)的人民一般,大部分台湾女生相对大陆人,都是长着一张“没有受过欺负的脸”,这种脸透露的那种天真、善良、理想、不世故,“没有被生活毒打过”的那种富养的纯真,和如今大陆一线城市的健康家庭出来的女孩子姿态接近,却也是“不懂人间疾苦世态炎凉”的批判重点人群之一。

没被社会生存真正槌过的台湾女生,大致上价值观会有类似以下的姿态–比较愿意相信世间的美好事物、比较愿意相信社会是存在正义的,会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跟你聊她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并且相信会付诸实现,就像一部分歐美人一般,是一种拥有天真的本钱

而相对的,大陆的社会更为现实,现实的社会培养出世故的人,整体年轻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吸收更多的实用与功利,相处起来目的导向更强,于是很多人聊天比较少有彼此情绪上的润滑,直奔着主题而去,像是原答案中很多大陆朋友留言“逐渐失去了聊天的能力”,因为整体人群还无暇顾及你的闲心,还有好多人要去忙、要去为生活奔波、要被折腾。

当年刚到大陆读书时,给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就是社会的“忍”。我总觉得大陆同龄人在面对很多事情都相当能“忍”,对于很多的浅层生理欲望都能做到反射性的压抑,例如性、例如消费、例如与人互动,处处可见。整体社会风气还是相对偏向保守、“灭人欲”,很多过于敏感的东西上不了台面,甚至无从讨论起。整个社会的实用主义占据主流,对于阴柔的、纤细的、敏感的情绪特质,大环境往往排斥接受,在这样的社会之下,很多人被迫关闭了向他人呈现这种软性情绪光谱的权利,从而用一种更坚硬的、端着的姿态来面对社会、面对人。社会强调一种“阳刚”之气,对于过分纠结的事物,诸如感情、两性、社会议题常常一刀切,被逼着要忽视或是“忍”下来

总的来说,同样活泼值、可爱值的大陆女生和台湾女生,不同的讲话逻辑,给异性的感受是有相当明显的不同。讲了这么多,再次重申,这并不意味着台湾女生骨子里就比大陆女生可爱,相反地,不然我就不会选择一位大陆女孩子了,正因为明白两岸女孩的差异,所以现在女友身上这些台湾女孩子少有的特质才令我神往。大陆女孩子展现出来的对于阅读自我的深刻、勇敢摒除小我的那种成熟,是我喜欢上我女友的原因之一。她是全世界最可爱的人。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