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学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来源
思维模式,来源于最近看的一本书《终身成长》, 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她以通俗易懂的笔触总结了自己对人类两种思维模式的研究,也许是因为思维模式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成长过程,成为内化的心里机制,我们很难跳出思维框架,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一个故事的启发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在面对艰难的挑战的游戏,他会抿着嘴,大声喊到:‘我喜欢这个挑战’,而另一个男孩努力地作者这些做着这些游戏,他抬头时满脸开心:‘你知道,我就想做这种信息量大的测试’。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呢?他们到底知道些什么呢?他们知道人的能力,如智力技能,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这就是他们一直在做的 -- 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不仅不会因失败而气馁,反而会认为自己没有失败,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学习,然而,有些人却认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你这个人要么聪明,要么不聪明,失败意味着你并不聪明,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能让自己成功避免失败,你就可以被称为是聪明。那么到底人的能力都是是一成不变,还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的呢?
两种思维模式意味着什么呢?
通过作者的多年的研究表明:“你所采取的观点会对你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可以决定你能否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信念有能力改变你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变你的人生?”
相信你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会使你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其实从这种思维我们可以知道,我们从小就是被教育成这种固定型模式,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应试教育,考试排名,考的不好就意味着你不行,考得好就意味着你行,还有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种种行径,都是在助长固定型模式,正式因为这样,我们大部人不会享受和在乎学习的内容
还有另一种思维模式,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成长型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验来改变和成长”
其实我们在现实当中,很容易就区分出这两种思维了,就像我的父母一样,他们的思维是固定死的,已经固化了,加入你告诉他们一件新生事物,比如理财投资,他们是肯定不会相信的,他们宁愿把钱紧紧的拽在手里,或者放在银行里,他们浑然不知有一个叫做“通货膨胀”东西在侵蚀他们的财务,
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听到了新生事物,不反感,反而很是感兴趣,想要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说明这个的思维模式至少是趋向于成长的,至少他不排斥新生事物,而是大胆的拥抱新生事物
你可以看到,这种认为人的能力,才能是可以通过“培养来改进”的信念如何给人们带来学习的激情。当你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一遍一遍地去证明自己的杰出?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促进你成长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和搭档?为什么要去找那些自己屡试不爽的事情,而不是去选择一些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来做呢?
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假如你去上一门你非常喜欢的课程,这个课程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可是你的教授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晚上回家,你发现你的车上贴了罚款单,你感到非常泄气,打电话给朋友,想要倾诉,结果朋友没有接到
你会怎么想?你是如何感受的?你会怎么做?
假如你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你就会对自己说:太糟糕了,今天运气太糟糕了,出门踩了狗屎一样,我感受到失望,我是一个失败者,我不会成功,我是一个傻瓜,所有人都比我优秀,我太差劲了,一顿抱怨,换句话说就是把当前发生的事情当做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直接的标尺,实在是太糟糕了
假如你是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下次停车我会更加小心,不知道我朋友是不是不开心。C+成绩告诉自己,我必须在课堂上加倍努力付出,我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还有半学期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成绩
塑造你的思维模式
你属于哪一种思维模式?请回答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1.你的智力属于你的比较基本的特质,很难做出很大的改变
2.你可以学习新的事物,但是你的智力水平很难做出极大的改变
3.无论你的智力水平如何,你总可以大幅度的改变他
4.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对你的智力水平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