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NO IMPOSSIBLE

麥穗
·
·
IPFS
·

我對利瑪竇的認知,大概和大部分香港人一樣,就是歷史教科書中那簡短的描述,他是西方打開中國大門,並且對中國影響深遠的人物。雖然我在天主教中學成長,又成為基督徒多年,但教會對利瑪竇的講論基本都停留在中學教科書的範疇,沒有更深入的關於其人生、傳教、如何以儒學融會聖經、如何面對教廷壓力等。如果今日的基督徒只是把利瑪竇看為一個歷史上重要的傳教者,僅此而已,或許我們都虧負了上主在他身上顯明和留給後人的心意。

去年和今年初分別看了兩次大型音樂劇《利瑪竇》,若不是如此吸引,我絕不會入場看兩次。還記得首演時,若不是有相熟朋友幫忙,真是一票難求。在文化中心大劇院接近2,000個座位,一套擺明是宗教劇,擺明傳教的作品,12場演出全部滿座。我承認四處撲飛入場的原因,不是因為我是基督徒,不是甚麼信仰情懷,而是陳潔儀有份參演。此位新加坡國寶級歌手我沉迷了超過20年,幾乎不會錯過她是香港的任何演出和推出的任何專輯。

看《利瑪竇》音樂劇,最深印象就是我如同上了一堂儒學課。若我們把傳福音的果效純粹以帶領多少人信主計算,利瑪竇都可謂「超級失敗」,在中國大半生幾十年留下記錄的就只有一位徐光啟,他甚至到死都未能見到明朝的皇帝,向他陳明天主,但他努力學習和鑽研儒家學說、四書五經,以一身袈裟來融會中西文化,將天主的道理可以完全接合中國文化。音樂劇中有非常多引經據典,甚至是古文式的對白,說明基督愛人救世之道如何和儒家學說中的禮、孝之論一致。好可惜,利瑪竇這一套完全進入中國文化的傳道方式並不會教廷認可,乃至後來到清朝驅逐所有傳教士,其實是中西方後來陷入百年恩怨的導火線。而更慚愧的是,中國文化之根和之心早已喪失在中華大地上,今天的國人對儒學、四書五經、禮義廉恥的認知、追求、愛護,遠遠及不上幾百年前的一位耶穌會教士。

此劇載歌載舞,連串大型歌舞場面,當然,由於經常認真談論中西不同的文化、宗教問題,因此不太淺白通俗,難免覺得頗「深」。而且上半場序幕和下半場序幕是清朝康熙年間,發生清廷與羅馬教廷的「禮儀之爭」,教廷不再容許教士沿襲利瑪竇留下的入鄉隨俗慣例,不准教徒拜天地祭祖先,反對利瑪竇認為天主教可與儒家相融的觀念,導致本來推崇天主教的康熙與羅馬教廷決裂,禁止傳教,中斷了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禮儀之爭」很重要亦很複雜,這一個倒敘式安排是一大亮點,但對於歷史和文化白癡的我們,可能就未必明白。但也可見此劇殊不簡單,除了描寫利瑪竇在明朝中國的艱苦旅程,亦觸及清朝與西方交流遭到嚴重挫折,破壞了利瑪竇千辛萬苦搭橋舖路的貢獻。

王梓軒飾演利瑪竇,從28歲演至57歲,儀表端正,歌唱甚佳。劇中利瑪竇欣賞中國文化,曾剃頭易服,改成佛僧裝扮,隨後明白儒家在中國最正統,於是改穿儒服,與儒士為友。他歷盡艱險,都安然隨和,後來他議論孔孟之仁與天主之愛一致,感染力很強。女主角陳潔儀飾演秦小妹,大概虛構,這文盲村姑當上利瑪竇女傭,相依到老非常忠心,有趣的是她常常引用阿嫲教落的世俗成語,是全劇最有草根街坊感的角色,並且形容利瑪竇對她極有愛心。陳潔儀的歌喉很強,演到變為「仙靈」的情景尤其突出。

《利瑪竇》音樂劇顯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因為要在兩小時中呈現其豐富而且充滿艱難的醫生,雖然已透過不同的燈光和舞台效果來詮釋時光和時勢的變化,但始終都令演員們難以很深凝聚和抓緊觀眾的情緒,總覺得「到喉唔到肺」,去到某些可以更推深一步地場景,卻就此完結了。下半場因為包括男女主角離世的情節,要比上半場來得有張力和感覺,但還是稍欠火候。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極好的本地嘗試,背後亦是另一個利瑪竇式的故事。音樂劇是由今年87歲的意大利籍恩保得神父發起的,他20多歲便來港,時為1950年代末,他坐了20多天的輪船,暈了全程的風浪,到了香港便開展他傳教傳福音的事業,至今已起過60年了。利瑪竇正是他的偶像,一位中西文化交流的拓荒者。恩神父有一個夢想,但要把夢想變成理想,再變成現實實在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完成的任務)。

在香港的歷史長河中,亦有不少如同利瑪竇一樣的重要傳教士,為這個地方的發展帶來重大的影響,期許本地教會也能好好翻開和組織這些值得傳頌的傳教人生,莫負了上主的心意。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麥穗書籍翻譯及自由寫作者,喜歡閱讀、思考、探索,不相信凡事只有一面,Nothing is impossibl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統戰」東亞

最後的探戈?

長大,是怎麼的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