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uzhiyua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23年6月9日 于槟城 姓周桥、壁画街、食物狂想馆

luzhiyuan
·
一边修改,一边回忆

早上八点爬起来的第一瞬间是拉开窗帘看看远方的海。海旁边有红色、蓝色还有黄色的屋顶,好像是小时候玩的积木,又好像是最近俗称的“多巴胺配色”。

为了控制上传照片的大小在5MB内,这张图片上传了好几遍,对图片的长宽高都有裁剪。

早饭是随机吃的一家路边摊。

点的是槟城白咖啡和个什么面。面忘记名字了。我本来是不太喜欢吃这样类型的面条,也不习惯在早上就吃面,可吃了一口发现它太好吃了,就火速空盘了。
空盘证据

入住的酒店对面就有个著名的景区,于是第一天上午的行程便是「姓周桥」。

姓周桥,顾名思义,是周姓人们住的地方。入口处有个捐款箱,写着所捐物资将会用于维护;还有招牌注明了营业时间,于是我想,原来真的有人还继续住在这儿、住在桥上啊。

一路走到底,好多居民的屋前都写着No photograph。除了游客行走桥板发出嘎吱声就没有人的生息了。姓周桥像是只安安静静的动物,此刻还没有它醒过来的时间。

好不容易找了个角落拍照。这个角落的优势很多,例如它的空间很大,所以拍照时不会太影响其他游客的通行。我是直到很后来才知道这个角落是人们的打卡圣地,以及姓周桥是很多影片的拍摄取景地。

到底就是码头了,乘船出海的费用是10分钟20马一个人。我连坐在码头边缘拍照的勇气就没有,就放弃了出海,转而指挥着家人坐在码头边摆姿势。码头处有祠堂(它是人们迁徙到异地的心灵寄托,还是人们祈福能顺利出海归航以及丰收的象征呢),拍完照后,我转身认真地鞠了个躬,祈愿神灵能原谅我刚才在它面前的喧闹。

码头边上的房子里还有位爷爷在用纯正的华语叫卖着自制的冰淇淋,遇到明显非东亚人面孔的游客还会自如切换为英语。我问爷爷住在这里多久了,爷爷流畅的一口气回答「63年第三代」,就像是被好多人问过了。我选择了榴莲味的冰淇淋。榴莲味很淡,不是很甜,吃不出来什么香精。我是想来槟城吃榴莲的,就问爷爷榴莲是在哪里进货。他说最近是榴莲季,随便哪里的都可以,也都很方便。

曝光的一张照片
我记得那艘岸上的船的船头还是船尾有被设计出一个垃圾桶扔垃圾用。至于画面右边那些被挂在岸边的船,我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出航,船主人是不是还在家休息没起床。

中午走累了,就在路边的公园长椅上闭眼小憩了一会儿。这里没有行色匆匆的人们。哪怕现在是工作日也不是所有店铺都开着。我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人说,这里的人们讲究的是「风雨无阻的休息」,不免心生艳羡。

很著名的一个壁画

这张照片还有个故事。它其实是被一辆车给挡住了,所以能看看到画面左下角有一点车子的影子以及整个拍摄角度是倾斜的。家人笑着说画面里男孩呐喊的样子像在说这辆车快走开,就和我们一样。我也笑起来,忽见车子启动,车头一扭便就驶远。我们后知后觉的察觉到车主一直在,或许还听得懂我们的话,连忙用刚买的椰子水挡挡脸,快步离去。

我以为壁画都该是让人感觉幸福或者好笑的,万万没想到还会有画风凶残的。

后来走着走着又去到了「食物狂想馆」。

这里用大小型的道具陈列了居多大马(马拉西亚叫大马,而不是马来,这是马来西亚的朋友提醒我的)的著名的饮食。门票付款支持Alipay。我看到有面墙上除了有美食的照片也会罗列出美食所在地以及营业时间,边拍照记录,边和工作人员聊起来想要去吃的食物,听听对方的意见。

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去把上面的食物地点都打个卡
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食物叫什么,长什么样,在哪里吃,什么时候吃——关键的四个信息都展现出来了。

拖工作人员小姐姐的福,下午去Cecil market吃了很好吃的娘惹糕、椰浆饭。因为吃得实在幸福,我边吃边摇摆。此处就要点名批评杭州这个美食荒漠了。

再绕回来说这个博物馆。

一二楼都有可以拍照的地方。因为道具本身很大,所以大家可以做一些夸张的动作,假装自己在炒菜,炒面,卖水果,或者吃饭。工作人员会提醒有些地方的道具可以拿起来,有些场景需要脱鞋,甚至还会问要不要帮忙拍照。我在二楼找到了榴莲,幸福的合了好几张影。

一面墙都是食物道具,还能摸呢。
另外一面墙注明了这些食物的名字。这个设计也很好,把展示的食物和名称分开。
墙上写的是「想象如果食物没有了重量」
墙上写的是想象「食物没有颜色」。这样的设计真的很好,左右两侧的食物展品分别是有颜色、没颜色。它让我想起来以前教学生学英语单词color时,我也会让大家思考颜色对食物和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进出口是两条路线,所以不用走回头路。出口也有很多可以拍照的地方。有位工作人员问我要不要在出口的某处拍照,我摆摆手说不用,翻出刚刚和在榴莲树下的合照,示意我有榴莲就够了。他心领神会地笑了笑。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