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書時料理小P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不思考也可以很理性。-反智、真確和思考的藝術

書時料理小P
·
·

不思考也可以很理性。-反智、真確和思考的藝術


哈囉哈囉~大家好,我是主揪小P


這週的題目是,不思考也可以很理性 反智、真確和生活的藝術



我們說完了對於人類是否易上當的兩個觀點。

但讓我們先抽離學術的看法,我們來討論,所以面對這個資訊量龐大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做出判斷?


為此我去翻了幾本書,包括前一陣子股癌推過的 反智,魯爾夫的思考的藝術和行為的藝術,等等

而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是 真確 ,因為我很喜歡那個作者抱著樂觀的態度,面對他所看到,觀察到的讓人感到失望的一般人的誤解和偏見,而且他一直不斷用數據試圖告訴讀者,或者說所有人,世界正在變得更好。


我很喜歡,也很愛這本書。雖然他不是新書了,我依然喜歡他散發的態度和氣質,真不希望他離開的這麼早。




那,看完這幾本書的我,有什麼想法呢?



我想先來談一個很大的議題,思考。

你常思考嗎?你喜歡思考嗎?更重要的是,你思考嗎?


別以為我在罵你,思考其實是一件少見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是不思考的。

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想思考,而是 沒必要思考。

如果你已經知道該做什麼?要怎麼做?那就...做就好了,根本沒有思考的空間。

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我們說過,選擇 是不存在的,如果你知道哪個好,那選那個就好了!

如果你覺得水餃比湯包好吃,那就去買水餃就好,你不用思考。

工作也未必需要思考,你還做不好,不一定是因為你沒思考,只是不夠熟練。

你一天唯一必須要思考的,可能只有晚餐要吃什麼?


但是,不思考,不代表不理性。


我們會把理性和思考掛上邊,這是很合理的,畢竟我自己也這麼覺得。如果你不思考,怎麼知道自己做的是,最符合自己的利益,最符合理性呢?

但,

還記得我們在為什麼這麼荒謬還有人信的總結嗎?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那些利益攸關的事情時,人是非常理性的。


按照流程做事,按部就班跟著大家,長輩和上司告訴你怎麼做,就做,知道怎麼做是對的,用經驗來訓練自己,就能應付大部分的日常活動,就能十分理性了。


甚至我有時候感覺,不思考,還比較好過生活。

享受歲月靜好,享受小而確定的幸福,何必為了跟自己無關的議題,像什麼,人類到底容不容易受騙?這樣莫名其妙的議題傷害腦筋呢?


你思考是為了什麼?你學習是為了什麼?

有一本小P我很愛,但是,因為到現在還沒有中文版,所以我很難介紹的一本書叫。

lost in thought 中國翻譯,恍惚在思考間。

這本書就是我思考的原因。

我思考,因為我 愛思考。

我享受思考時的樂趣,不是因為他有用,而是因為他感覺很好。


老實說,我覺得思考是一個,令人感覺非常氣餒的事情。

除非你運氣很好,不然在剛開始玩思考時,尤其是,當你試圖想跟周圍的人討論時,通常會被回覆說,想這個幹嘛?

而且,就算你想通了,很大機率,也看不到用處。


知道人類是理性的是不容易受騙的,可以如何幫助我面對人生的難題呢?

大概很難。


但是,至少對我而言,一個會讓我真心傾珮的人,一定是會思考的人,這是他的必要條件。


有些情況 人還是得要思考。


這種情況就是,一個陌生局面,一個跟你日常生活無關,一個你完全沒見過,甚至所有人都沒見過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思考很重要。


現代的分工制度,讓一般人很少會碰到不熟悉的環境,所以思考往往不是必要的,去找一下別人怎麼做就好拉~


但,創新,就需要思考。創業者、企業家、那些站在最前沿科學界的科學家,他們需要思考,他們必需要思考。


面對熟悉的環境,你會是理性的。

但面對陌生局面,你很容易訴諸直覺和感性。

而在那種情況,還能理性,就得靠思考。


對不思考的人來說,外面的世界很危險,所以他們選擇不開放,選擇保守一點,也就不用機警,待在熟悉的環境,舒服的不用思考。


對現狀不滿意,對當前解釋表示不滿,一直想要找到新的方法,想要突破自己的小地盤,總會找到新的方法折磨自己,這種人才需要思考,也只有思考才能是這樣的人。


不知道,為什麼為什麼讓我想到進擊的巨人。


誒~艾倫,是海誒~



我覺得,不思考,並不是壞事。

開放又警覺是一個生存方式,不開放不警覺,也是一個。

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態度,也不壞。

但我想,會聽到這的你,肯定是一個愛思考的人拉,才會跟小P我一起折磨腦袋。



在看過反智真確,這些書籍後,你會發現,人也太多思維偏誤了吧!

倖存者偏差、聚焦偏差、歸因謬誤.......

如果你去google一下的話,你大概可以查到幾百個思維偏誤吧!

既然我們想思考,我們希望想法是對的,不想落入那些思維偏誤。

是不是我們得把全部,都學一遍。

然後再把清單印下來,每次遇到問題就對照著思考一遍?


當然不是,那怎麼辦?

我們需要 批判性思維!


我相信你一定有聽過 批判性思維。

嘿對沒錯,早上工作,晚上學習,假日 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來自 蘇格拉底對柏拉圖的教導。

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思維方式。


我自己覺得,批判性思維就是用來讓你的 開放警覺性 提升 的一種思考方式。

對自己批判,可以讓你更接受外面的新信息,所以開放。

對新的信息審思,所以可以警覺。



雖然這時候說 批判性思維,好像有點...慢了?

這個詞好像被大家玩爛了。

在幾年前,我就對這個詞很感興趣了。

尤其是聽到什麼,喔~這是國外報告的公司最器重的能力啊~

之類的。

但我總覺得,我看了不少相關的東西,還是不知道,到底在批判什麼?

每個人,每本書的說法好像都不太一樣~

沒記錯的話,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那本書,好像也有提到。


總之呢~我想用幾集的時間,來討論 批判性思維。

因為我認為,這會是 人類到底容不容易受騙?

這個議題最好的結尾。


好,首先呢,我們先來說 情緒。

批判性思維其實就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既然是思考,那根據我們前面說的,思考會用在那些,我們不熟的領域。

而在那些領域,直覺和情緒比你的理性來強大。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如何讓自己不被情緒給控制?

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可能也是學的最累的一步,就是 知道自己要什麼!


NBA的傳奇球星,被稱作上古神獸的 張伯倫~

老實說,小P我不懂籃球,也不知道這個人,只是我剛好查到這資料~

ok

張伯倫呢~有一個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弱點,就是他的罰球很差。

除了罰球以外,他可以說是樣樣精通,他曾經單場拿了100分,是單場得分最高的球員。

有人說,基本上球給他,就能得分。

但為什麼,戰場上得分那麼多,罰球卻只有40%的進球率呢?


他的罰球既是弱點,也是他的傳奇。

他曾因為罰球實在進不了,直接從罰球線原地起跳扣籃進球。

迫使NBA改規則說,罰球不能這樣啦!


其實張伯倫不是真的不會罰球。

有一個方式可以大幅提高進球率。


沒錯!就是小P我唯一會看的籃球,灌籃高手裡面櫻木花道的罰球方法,從差不多胯下的位置把球往上拋進去。所謂的 蹲馬桶投法!


張伯倫是會這麼投的,傳奇的單場100分,他的罰球就是這麼丟的。



那這樣,平常他為什麼不這麼丟呢?



所以就有作家說,張伯倫不理性!



但,看過雨果書的我們,看到 不理性 這三個字,應該要很警惕。


沒錯,如果從一個籃球得分機器,人生目標就是投進最多顆球,這樣的角度來看,他是應該這麼投。


可是一個NBA球星,不只是得分機器人啊!

他是球星,他是大家注目的對象,他有很多不同角色,也有不同目標。

張伯倫除了追求籃球以外,他也追求 女生。

據說,他曾經趴了2萬個女生。實際上聽說大該是2000左右拉,但還是很恐怖的多就是了。


要知道,蹲馬桶投法,真的很醜。

張伯倫的得分能力已經是最強了,他不差這幾球的分數,但是,如果他這麼投了,會影響其他女生、注目他的人,可能也包括他自己對自己的看法。


這邊少個幾分,換得另一邊不被扣分,這樣不理性嗎?

在人們常做的事情、人們熟悉的事情,人們利益攸關的事情時,人是理性的。

會覺得他不理性,往往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他的 實際目標。

而證據是在真的影響重大時,也就是單場100分時,張伯倫還是使用了蹲馬桶投法。



批判性思維的第一個事情。

你得要誠實的面對自己,明確你思考的目標。


雖然我們說過,選擇是不存在的,因為只要知道A比B好,那就選A就好啦!我何必猶豫選擇呢?

但是,實際上,我們的大腦充斥著各種情緒,每個情緒都想爭奪控制權,你可能一邊想吃甜的,一邊又想吃點冰的,但又想控制熱量。

你得要評估,哪個是當前最重要的!

你不是要控制情緒,你不是要排除情緒,你是要評估他。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聽多數人說的話,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終自己做決定。

你得把情緒當成意見,而不是把決定權給他們。


還記得我們之前說的,不斷問自己為什麼,直到問不下去時,那就是你最底層的價值觀嗎?


明確自己的目標,也有一種這樣的感覺。

你可以有多個目標,我一邊想吃甜的,一邊想吃冰的,那我可以去點一杯冰炫風~

但如果目標衝突了,你得要知道哪個對你而言的比重比較大。


在球場上得分固然是重要的但贏可能比得分更重要,那只要能贏,少得幾分就可以讓另一個目標,萬人斬的成功性更高,那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小P我自己的經歷,我覺得知道自己的目標,

這很難,很累,很耗時間,而且往往想了很久,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可能你永遠都卡在這一步。


但我覺得只要開始想,就能有進展。

而我們也沒必要把目標完全想明白之後,才踏下一步。


這樣想,或許我該改一下第一步。


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就是 開始想自己要什麼!


而接著,是我們下集的內容啦~


IG . FB . 購書 . 收聽 . :https://linktr.ee/cuisineoffreshbook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