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長?那就要學會輸出《最高學以致用法》閱讀心得
前言
在去年年底,我架設了「TASYA-STUDIO」網站,雖然勉強能在一個禮拜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心得,卻一直想更新的更頻繁,好讓你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上網瀏覽了有關寫作與速讀法的書。過程中突然發現這本在日本亞馬遜銷售15萬本的「輸出大全」。儘管網路上的評價有點兩極,但我還是決定買來閱讀看看,畢竟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觀點,我認為自己一定能從中找到我需要的資訊。
這本書的原名叫《Output大全》,而內容也確實切合題旨,不只是說明如何有效率的「寫作」,還有如何「表達」以及「行動」。
亞洲的教育文化大多屬於「輸入型」教育。我們上課聽老師講解,回家再複習課堂內容。有些人可能和我一樣,只有等到每次的考試才進行知識的「輸出」。而在輸出時都會疑惑,為什麼自己讀過的內容會忘了一乾二淨?於是,我們又花更多時間進行「輸入」,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問題,最後結果一樣是慘不忍睹。就這樣,我們不斷重蹈覆轍,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其實,那些成績優異,或是能夠對某些事物侃侃而談的人,可能都執行了「3:7 輸入輸出」練習。也就是說,比起瀏覽新知,他們花更多的時間把學到的資訊進行運用。
由於輸出屬於一種運動(寫、說、行動都會動用肌肉),身體會將訊息經由小腦傳至海馬迴,再儲存至大腦的聯合區。這一系列的動作相當複雜,會使用更多的神經細胞,也因此更容易形成記憶。舉個簡單的例子,就算我們一段時間沒有騎腳踏車,只要稍微熟悉一下,就可以快速回到往日的水平(前提是有先學會怎麼騎腳踏車)。
輸出的重要性與兩大技巧
接著我們來談論「如何提升自己的書寫能力」。美國暢銷作家—史蒂芬.金曾在他的著作《史蒂芬.金談寫作》(On Writing : A Memoir of the Craft)中提到:
「如果想成為作家,有兩件事非做不可:多讀、多寫。就我所知,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沒有捷徑。」
確實,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文章的發揮將因此受限;如果沒有足夠的輸出量,將無法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更無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那麼,我們要如何「有效的」提升輸出能力呢?以下是作者提供的兩個技巧:
- 設定時間
- 決定架構
如果我們沒有給自己設定截止日,就會盡可能地推延完成日,就像學生時代繳交作業,不到最後一刻都會忘記它們的存在。
另外一點則是決定輸出架構。蓋房子的時候我們都需要藍圖,輸出也是一樣,必須先構思好整體架構後,才能有效率的執行內容製作。
我一開始寫閱讀心得的時候,因為是想到什麼才寫,所以經常花大量時間將內容一改再改。有時候因為沒有注意到發布時間,結果就只能交出一個自己也不滿意的作品。運用這兩個技巧後,雖然還在練習中,但輸出效率確實比以往更好。
除了以上兩點,作者還有提供其他方法,而我也正在實踐中。如果有興趣的話,建議可以直接購買這本書來閱讀。
給初心者的建議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想開始寫篇文章,但如果過去沒有花時間寫長文的習慣的話,建議先在「Twitter」上發布心得開始。
原因在於,Twitter有字數上限,這樣不僅能避免自己想寫長文的壓力,還能強迫自己「抓出說話重點」。而且,一想到自己的心得會被其他人看見,就會讓自己更專注在內容的編排。雖然其他社群軟體也能夠發文,但以使用導向和使用者環境而言,Twitter在發布純文字心得還是比較適合。
結語
最後,我想和你分享一個「表達」方面的技巧。
我想你會點開這篇文章閱讀一定是希望自己能吸收到有價值的內容,但並非全世界的人都是如此。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時候難免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做出我們沒有察覺,但確實會影響身心的表達法,其中一點就是「負面思考」。
也許有些人以「抱怨」作為發洩情緒的手段,但根據東芬蘭大學的某項研究結果,「經常八卦、批判、抱怨」的人,比起不常這麼做的人,得到「認知症」的風險將會高出3倍以上。而且抱怨不僅不會讓自己的心情舒坦,相反地,大腦會因此釋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造成壓力上升,而長期大量釋放皮質醇,也會影響免疫系統,讓自己更容易生病。
為了讓自己的人生在各方面都獲得富足,「正向輸出」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學習用正向的語言表達,不僅能讓自己的身心更健康,還能因此結識更多的人,進而學習到更多的事物。而且,在NLP相關的書籍中,也有提到使用正面的語句,能夠增進學習效率。
(延伸閱讀:用漫畫淺談NLP《立即可用的NLP》心得)
以上就是我對作者樺澤紫苑的作品《最高學以致用法》閱讀心得的簡單分享。這本書因為著重說明「輸出」,因此涵蓋範圍很廣,其中還有包括各種目標設定、人際關係、時間管理,以及其他輸出法與應用說明。如果是想對如何有效地輸出有個「簡單的」認識的話,這本書會相當推薦;而如果是想對某一種輸出法有更深入的了解的話,可以期待日後的閱讀心得分享,或許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書籍。
推薦指數
易讀性:★★★★★
豐富性:★★★★☆
專業性:★★★★☆
綜合評分:★★★★☆
行動,就是我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