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鱷魚把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粒史學加000034《史記》卷二〈夏本紀〉13

鱷魚把拔
·
·

夏后帝啓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關於夏王朝的帝啟,司馬遷僅描述他的母親是出自塗山部落,以及他接受「益」的讓位後,對不服從的有扈部落進行征討這兩件事而已。

但跟司馬遷同時代的《淮南子》卻記載著另一則故事:

「禹治洪水,鑿轘轅開,謂與塗與氏曰:『欲餉,聞鼓聲乃去。』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化為熊,慚而去。至嵩山腳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大意是說,大禹本來跟塗山氏規定聽到鼓聲就能去探望他,但因為大禹意外敲到鼓,讓塗山氏發現大禹在治水的時會變身成「熊」,因而受到驚嚇化為石頭。對此,大禹希望塗山氏能將孩子還給他,最終石頭「開啟」下誕生了未來的帝啟。

由內容來看,這些內容太過於怪力亂神,所以可以推測同時代的司馬遷或許也知道這則故事,但並沒有記錄在書中的原因。

另外,司馬遷或許沒看過的史料─《竹書紀年》中,有一則記載:

「益干啟位,啟殺之」

這段司馬遷沒有提到的內容,似乎也不能說不可能發生。因為當年為大禹服喪三年後,「益」按照之前的模式讓位給了禹的兒子啟,結果大部分部落竟然都認同此決定,這應該是按規定讓位的「益」所始料未及的。在司馬遷的描述中,至少我們知道有個「有扈」部落是不認同由啟來繼承部落共主一職的。換言之,仍舊有部分部落是支持由益來擔任部落共主才對。

至於,帝啟後來起兵討滅有扈部落後,「益」的處境應該更加尷尬才對。畢竟,身為大禹的欽定接班人,多少會讓帝啟感到有所顧慮的情況下,隨便找個理由殺掉益,倒是滿符合人性的。

但每每提到《竹書紀年》十,總讓我心情很複雜,這是比司馬遷晚三百多年的人,去盜一個比司馬遷早一百多年前的墓的情況下,意外發現的古書。但這些跟漢代流行的歷史幾乎完全不同的內容,為何要埋藏在古墓中?如果這些才是真相,那麼這位戰國後期的魏安釐王是希望有朝一日他的墓穴被發現,就能真相大白?還是這些是魏安釐王生前喜歡的某人的創作,因此他希望能有這套書跟他一起去另一個世界?簡單來說,問題在於古墓主人是否希望自己的墓被盜?理論上來說,應該不至於。畢竟如果墓被盜,自己的身體就會遭到破壞。但如果不想被盜,又為何要把一套跟流傳於世的歷史觀點幾乎不同的書,帶進古墓中呢?總之,每每提到上古史,總會提到《竹書紀年》,但到底是《史記》的內容較為真實?抑或是《竹書紀年》的內容更貼近事實?只能靜待更多學者與史料出土之後才能證實吧!

言歸正傳,司馬遷記錄帝啟去世後,由兒子太康即位,結果太康卻失去各部落的支持,因而一度不知去向,所以他的弟弟們在洛水一帶做了一首〈五子之歌〉來記錄這段太康失去政權的事蹟。

關於這段「太康失國」的內容,司馬遷沒有描述任何細節,只有留下〈五子之歌〉當作線索。或許是司馬遷認為這段出自《尚書》的〈五子之歌〉,內容上大家都很熟悉的緣故,因此也就沒有特別詳述。但對今日的我們來說,只得翻閱一下《尚書》才知道詳情。

從《尚書》的內容來看,〈五子之歌〉是因為太康太過於享樂(盤遊無度)下,導致「有窮」部落的領導后羿把太康放逐到河的另一岸,不讓他回來(有窮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於是太康的其他弟弟們寫下這首〈五子之歌〉,描述當年大禹曾對這五個孫子的訓誡(大禹之戒)。這首〈五子之歌〉中出現了那句非常著名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由此可以看出太康是因為做出讓各部落不滿的舉動,才引起反抗的。

另外,也可以看出即使帝啟已經建立起了他們家族的權威,但這種新的政權交接方式似乎並沒有得到所有部落的認可。至少,我們並沒有看到帝啟當年如何培訓太康,更沒有讓各部落表達意見的機會。因此,當各部落發現新的領導人太康並不符合各部落期待下,就會起身反抗。

撇開上述的種種細節,可從中看出歷史演進的脈絡:夏王朝的初期,是一段由部落遴選共主演變成由共主家族壟斷的過渡期。

今日對於夏朝是否存在,仍沒有共識。但不少人都認為「夏」這個掌權的部落,應該是曾經存在的,只是是否有資格被定義為「王朝」仍有待商榷。畢竟,除了帝啟能「出兵」討伐不聽話的部落外,在太康的部分應該很難看出這是一個「王朝」。因此,關於「夏」是否有資格被視為王朝,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以上,就是這一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