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鑫大叔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𝓑𝓮𝓪𝓻 𝓜𝓪𝓻𝓴𝓮𝓽 | 小白之熊市生存看法

鑫大叔
·
·
一個虧慘的投資小白,換個策略再戰江湖的水文

我只是個投資小白,這篇文章只是紀錄個人投資慘賠過半後所擬定的熊市投資策略和看法,而非投資建議!主要目的是做個記錄,等熊市過去後方便自己回顧用。



▶️ 投資方向

投資種類很多,把錢拿去銀行定存也算投資的一種。雖然應該是收益最低的一種,然而也是風險最低的一種。如果在牛市說定存風險最低,可能同意的人不多,但是在熊市來襲的時候,估計很多人會認同(其實我也想説:我不玩了,把錢還我)。

谷歌滿滿的“不玩了,把錢還我”表情包。

所以如果覺得自己的心臟受不了熊市的打擊,那還是去銀行定存,或者買政府債券這種保本的投資。反過來則應該把熊市當成好機會,逢低買入,迎難而上!我不是在説風涼話哦,我2020年底才進場,所以現在不管是放在股市還是幣圈的資金都已被砍過半,之前LUNA事件除了原本持有的,又逢低買入了幾百美金,全部歸零。雖然不算多,但是心裏也不知道喊了幾次“不玩了,把錢還我”。好在雖然是小白,卻也知道投資有賺有賠,只能拿閑錢投資,所以雖然虧錢,但不影響生活品質。



▶️ 熊市是危機也是轉機

熊市是不是危機只要看看自己的持股和持幣就知道了。那轉機呢?這就要問你自己還有沒有信心了?如果你覺得這一切就像LUNA一樣,再也站不起來,那就肯定是只有危機沒有轉機了。反之,這就是買入的大好時機,雖然不一定是最低點,但是等到它回到前高不就賺了嗎?例如現在比特幣一枚只要兩萬美金不到,如果你買了一枚,等它回到近七萬的高價,你不就賺了五萬?

粗淺的道理説完了,來説點聽起來比較高大上的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有個基本概念就是安全邊際越大越好。

安全邊際 = 股票内在價值 - 股票價格

以上定義的股票也可以換成加密貨幣。所以熊市股票/加密貨幣狂跌的時候買入可以確保你的安全邊際比在牛市買入來得大,也會讓你在長期持有的路上比別人安心,畢竟長期持有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網上看到爛的價值投資/長期持有圖


▶️ 買什麽?

都説投資不能把全部鷄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所以我個人選擇美股和加密貨幣。

我對美股的期待是穩定

股票想賺多就買個股,當然相對也是賠得多。像我之前買的Paypal已從高峰300多美金跌到70多美金。所以在今年這種震蕩不安的行情,一般推薦買ETF,雖然賺的比較少,但是肯定也會賠的少,而且不怕像個股一樣一蹶不起。美股ETF最常見的不外乎VOO、SPY、QQQ之類,我個人選擇QQQ。

選擇QQQ的原因在於,QQQ包含了100多間公司,大多數為科技股,跌幅相對高,但我相信人類對科技的需求只會提升不會降低,所以QQQ也許會繼續下跌,但是終將重返前高。

美股:目標跌幅比較表

我對加密貨幣的期待是高回報

加密貨幣不若美股,有道瓊斯、納斯達克和標普500各種指數。個人淺見比特幣對整個幣圈的影響雖然有緩慢減少的趨勢,但目前基本還是主要指引。如果比特幣崩盤,很難想像其他加密貨幣可以倖存,所以如果對加密貨幣還有信心,熊市購買比特幣就像買美股大盤ETF,可能賺的沒這麼多,但是相對穩當。

所以我的計劃是以購買比特幣爲主,另外再購入個人比較有信心的COSMOS系列中的ATOM和OSMO,除了爲日後的空投做準備,也期待它們回到前高可以給我帶來的高回報。

加密貨幣:目標跌幅比較表


▶️ 怎麽買?

高手有各種方法看買進時機,啥都不會的小白如我只能選擇定期定額或分批買進。

定期定額就是每隔固定一段時間,買進一筆固定的金額的投資策略;每期固定扣款,不管市場漲跌,運用長期平均法降低成本。

分批買進則是把一筆錢分成幾份,只有在達到預定的漲跌條件才用一份錢買進。例如一千塊分成兩百塊一份,每次比上次買進價還低10%就買進。

我個人準備每兩個月定額存進交易所,但是會等到比上次買進還低10%才買進,每次買進也只限於兩個月累積的資金,即如果我等四個月才等到買進機會,也不會一口氣用完四個月累積的資金,而是把多出來的當作現金儲備。個人認為這個策略會比單純定期定額更能確保我買到相對低點,至於是不是真的適合熊市就只能走著看了。

每次資金對半分給QQQ和加密貨幣,加密貨幣的部分會分成兩份,一份買進比特幣,另外一份購買ATOM和OSMO。交易所如FTX對比特幣有購買最低限額,所以會從Crypto.com的App購買比特幣和存放,日後才慢慢研究比特幣錢包好自行保管。 

資金投入佔比


▶️ 心態調節

熊市應該大家的賬號都不怎麽好過,只能自我催眠熊市是給我們便宜買進更多的好機會。與各位套牢的朋友們共勉之,一起努力工作,多多學習投資相關知識,然後存錢繼續買,買出一個春天!!!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