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張子房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靠Siri「嫁」到台灣的香港女婿

張子房
·
·
「台化」是一個頗為矛盾的狀態。儘管在同一所大學,接受相同教育,然而每個地方的學生,行事作風均不盡相同。最大衝突在於「人情」優先,或者「任務」優先。
「你要穿長䄂啦!」

五時未到,台北天空已全灰,濕冷無風。中午天色雖暗,卻還是二十度上下,未料午後一陣毛毛細雨,不得不穿起厚棉風衣。我和蕭先生的工作暫告一段落,距離晚飯時間尚早,問我有何計劃。網友推介本願豆花,兩公里,想去試試。之後想去看看海。

「海?河邊得唔得?」六年台灣生活,蕭生的廣東話竟有口音。

愚人節接到一宗語音測試員工作,指明需要粵語。扣除交通費後尚有一半金錢落袋,能抵三日餐費。本來不抱甚麼期望,突然收到電話,翌日便北上。

場地距離火車站十五分鐘腳程,奇妙巷子裡一棟尋常透天,大門敞開,無管理員亦無大閘。推開一間像賓門房的白色木門,主持人蕭生一襲棕黑行山風衣,手指修長,無明指婚戒像剛刷洗過的水龍頭。他拍拍我手肩,閒聊幾句,笑容的質感跟我大學學長東哥一模一樣:

啊!台化了!

「台化」是一個頗為矛盾的狀態。儘管在同一所大學,接受相同教育,然而每個地方的學生,行事作風均不盡相同。最大衝突在於「人情」優先,或者「任務」優先。

舉例說分組報告,僑生很難融入與台灣同學一同合作,通常自組一團。僑生做事傾向線性,盡快完成任務;台灣同學大部份愛繞圈圈,繞到交報告當日可能都沒有方向。其他生活習慣更是麻煩,不同地區的住在一起,未必能和平共處——當然,概括如此,不代表全部。

其中一重就是與台灣同學的親近程度更勝於僑生,比方說出外合租房子,選擇與台灣人同住。那代表說,你已經徹底變成台灣人,會做出一些僑生不習慣的行為舉動。

這當然引起一些人的疏離,但最最不滿的卻不是生活習慣、工作態度的轉變。最不滿是,你溝到台妹⋯⋯

台化才溝到台妹。

踱步台北街巷,陰冷的空氣似是初冬。蕭生說這幾年明明四月很熱,今年卻很冷,廿幾日沒有見到陽光。蕭生是本次案件主持人,熱身過後,他口音消失了。

我問他有開車來嗎?他說:「我無車牌呀!私家車無。機車考了四次都不合格。浪費時間。」

我張大嘴巴,怎麼會?下意識想推薦他新做的機車考照攻略,想一想,還沒做好。又想一想,台北有沒有人幫他練車呢?

「我太太會載我。」

嗯,多事了。

六、七年前,經濟系畢業的蕭生和許多港青一樣,工作一段時間後,申請到澳洲打工度假。落腳墨爾本,租了一間Share House,第一天就發現一個奇特的女孩:

「她跟Siri學英文。」

「吓?」

「真㗎!你唔信呀?對着手機講。」

不過Siri英語能力好像⋯⋯哦,明顯是給蕭生乘虛⋯⋯天賜良機。香港大學生嘛,英文水平還是挺高的,堪作輔導導,一些日常生活用語,一同摸索。一年相處下來,香港也不想回了,簡單處理,直接嫁到台灣。

我們各點了一碗綜合豆花,彼此均沒有概念,加薏仁和綠豆。天氣冷,想吃熱的。然而熱豆花只是在凍豆上澆熱糖水,十分取巧。豆花水平在台灣算中上,沒有豆渣,順滑但口感單薄,豆味亦不濃郁。大概是原材料影響,採用黑豆也許層次會豐富些。

臨街展店,沒有正規桌椅。騎樓設摺疊桌,微微傾斜,東西放着有點危險,更似是公車上傷殘位的半坐椅,擺明讓你吃完趕快走,桌子不用翻了。

「你來台灣多久啦?平常都在做甚麼?」蕭生一副大哥哥樂於助人,表情溫婉。這也是台化特徵之一,受台灣人幫助多了,主動釋出善意,儘管他沒辦法幫助其他人太多,還是先幫了算。

「幫雜誌拍照呀,到處跑。」

「好好喔!我只在家裡炒股票。哪有?不是每天都賺。」蕭生笑容裡略帶愧疚。

難怪他老婆喜歡他。台灣女性母性極強,極愛照顧人。我認識好幾個家庭都是妻子養家,除非合夥做生意,不然一般她們不介意另一半是否具備經濟能力,女養男完全沒問題。

學長東哥當年女朋友家裡,媽媽是經濟主力,一個養三個。爸爸會開工,打零工,卻不是經濟支柱。與號稱半個廢男的東哥交往,學姐媽媽極為反對,想來想去是因為東哥有學姐爸的影子,只顧生育,不愛生產。媽媽心疼女兒的未來。

溝台妹是人生標杆,那是比抽到公屋更大的獎勵。雖然蕭生感覺想要找全職,沒有安定工作,出入都靠老婆載,好像不太像話。每天炒股票,對社會、家庭貢獻不大。

「這也沒啥不好的,李安不也這樣?」這句話我沒當他面說。

沒有特意談及香港的事情,卻忽然回顧剛才語音測試的內容。其中一題是討論喜歡的香港歌手,他答陳奕迅,我說林家謙。

「陳奕迅、容祖兒。我們都係呢個年紀啦!三十出頭,你都係啦。咪扮嘢喎。」

「聽,都聽。不過最近喜歡林家謙。」

誰呀?不知道,沒聽過。自從嫁到,蕭生就沒回過香港,十問九不知。高鐵通車了,他不知道;西九文化區落成,他不知道;沒必要知道。他不似得台灣人,為尋找話題,查問好多香港事務。抱怨台灣交通反而聊得比較順暢,看來他是真正移民,落地生根,無任何牽掛。

問明了Google海邊方向,或許順道看看玩具。蕭生搭捷運離開,老婆在某處接他。往南踱步,他潛進捷運站、滙入下班人潮之前,拍拍我手肩道別:「下次一齊玩啦!」

一齊玩?你都沒留聯絡方式。

唯獨這一句,很香港。




每周一則城巿故事。突破點對點生活模式。
邁開腳步,劃出舒適的平面。
喜歡原地遊的內容,請接續以下方關注更多動向:
FacebookInstagramPatreonGunroadPinkoi500PX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