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XIAKE78DA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思想存稿(秦汉史02)

XIAKE78DA
·
隐遁逃避是当下唯一的选择

接着上面的孝高于君,我需要出土文物的佐证,

那么大家应该知道这个几年前出土的郭店楚简里头

有一段据说是阐述私德

其中有两句是 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 所以有人说 就把它解释为我可以为父亲得罪皇上 但我绝不能为皇上得罪父亲

所以那么这句话当然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论 包括彭林老师 他们就这个问题都写过文章的 所以他并不认为这个句子能够引申的那么远

那么主张对做出这个引申的 好像是现在社科院哲学所 儒学的李存山 他就说这个东西就是父亲高于君主 而且他说这个东西是郭店楚简中 第一次发现的儒家有这样的思想 结果后来这场人就变成两个问题的争论 一个是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做这个解释 另一个是如果可以做这个解释 那么这种思想是不是 郭店楚简中第一次看到的 以前就没有其他材料能够证明这一点

所以我觉得彭林 他就不同意李存山的说法 他说这句话好像不能做这样广义的引申

但是对于第二个证明 大家几乎都是承认的, 就是说实际上这种观念在当时是有的 而且绝不仅仅存在于这个郭店楚简中

也就是说实际上这是一个儒家在表达, 就是所谓的亲亲高于尊尊, 讲得简单一点就是 亲亲就是指自己的父亲了 高于尊尊,尊尊就是自己的君主国君。 很多人认为这是儒家的一个正常的命题,

就是说这个郭店楚简的这句话 不管怎么解释 都与这个儒家有这种命题不构成矛盾

的确是这样,

我举个例子像那个战国时期 所以这个齐王就曾经问 儒家的田过 说皇上和父亲

如果同时都对你有所求 哪个更重要

所以这个人就明确讲 君殆不如父重

所以这个皇上当然不如父亲重要 所以这个当时的推动周秦之变的法家 他们最不可容忍的就是这个

包括后来的焚书坑儒都和这个有关

就是君不如父这一点

按照当时的韩非说

关东之人 是什么呢 叫做 勇于私斗怯于公战

什么叫勇于私斗呢

不是说为自己争斗 而是为自己所在的小团体

所以就是为自己的领主 为自己的父亲

为这些人打仗 包括那个比如说那个子路 子路为他的老师孔子

为它干话就特别有积极性

但是如果是为了天子 为了诸侯 它们就不太愿意 所以这是后来的那个法家 最不能勇忍的一点 所谓勇于私斗不是为自己斗

这些人不是为自己 用我的话讲 就是为小共同体奋斗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就是伍子胥的这个例子 大家都知道伍子胥的这个故事 楚国的君王

杀了他的父兄 所以然后他一怒之下, 就去投奔敌国去了 然后引来敌国的军队 把祖国给也灭掉了

而且还把祖国的伟大领袖 楚平王同志

挖出来掘墓鞭尸, 但是当时大家都说伍子胥是一个贤人

那么大家可能都知道的 伍子胥这个行为后来也受到了非议, 他这一个朋友叫做申包胥 就对他说 你看现在你的仇也报了 仇人都死了,还被你挫骨扬灰了。 这个楚王 的确 对你不好 他说但是我们楚国人民没有对不起你呀。

你大仇得报, 你现在就感觉把军队带走吧 让我们楚国复国吧 可是这伍子胥他还不干, 非要灭了楚国,灭掉自己的祖国。

于是这个申包胥, 跑到秦国去请救兵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故事 叫做 秦庭之哭 申包胥大哭七天七夜 最后终于说动了秦国出兵 把那个伍子胥的部队赶跑了 楚国就因此复国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这个故事说明即使是申包胥, 他也不认为伍子胥, 为父亲报仇而杀死国君的行为是不对的 他只是说你的仇已经报了, 你就应该走了, 如果你再不走, 让军队继续蹂躏楚国, 好像就有点就有点做得太过分

在申包胥看来伍子胥报仇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所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观念 去评价这个伍子胥 那伍子胥他就是个大汉奸 或者说是个 大楚奸

但是当时的人都说这是个贤人, 贤德的贤。

也就是说这种做法在当时是肯定合乎道德的 所以人们对当时的忠诚的概念, 或者说国君的概念, 并不是与我们处于现代社会的人群有着同样的看法

我继续举个例子 比如说这个孔子大家都知道 孔子他是主张尊王的 也就是尊重周天子, 而且孔子他本人经常 谴责这些诸侯不尊重周天子。 所以他经常强调一点 就是 尊王攘夷。 儒家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

很有意思的事情来了。 在日本明治维新那时候 大家知道日本明治维新那时候很多人是反对儒家的, 认为这个儒家不好, 这里我要讲 日本明治维新的反儒和周秦之变几乎是非常类似的,

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 就是一个和西周有点类似的社会环境 诸侯林立的一个时代背景下, 大家知道那个时候 天皇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 权力都在各个大名手里。 以及各个番主的手里

因此那个时候的日本, 是由一个一个的国构成的。 后来一八七一年开始日本 把各个小国废除了建立了县, 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废藩置县, 其实就有点战国时代 废封建立郡县的味道

当时日本很多人就指出 孔子的尊王是假的 孔子是不忠于天子的 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他说你看那个孔子为了追求官位, 风陈扑扑游走于列国之间 他到了郑国到了卫国, 这些地方都在周天子所居的洛阳附近 都只有很短的距离 但是他从来没有去朝拜过周天子 因此这些人说这个孔子不忠。

实际上日本鼓吹儒家的这批人意思很明确 当时这些人就是说大家要尊重天皇啦 天皇要高于你们的大名和番主。

所以不要尊重番主而要去尊重天皇

可是这个孔子的尊王真的是假的 照我的观点 我觉得其实孔子并不是不尊重周天子。 其实道理很简单 孔子讲的尊王就是孟子讲的那句话 所谓得乎天子为诸侯, 得乎诸侯为大夫。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实际上孔子讲的尊王讲的是诸侯要尊王,

这孔子并没有说所有老百姓都必须唯天子马首是瞻。 老百姓要尊谁, 要尊自己的主人, 大夫要尊诸侯,诸侯要尊天子。 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我相信各位应该能听懂这层含义, 而孔子在当时只是一个庶民, 他不是诸侯也不是士大夫, 他没必要尊天子也没必要尊诸侯, 你在谁的领地上干活,是谁的附庸,你就要尊谁。

所以 孔子在当时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呢 就是诸侯不拿天子当于回事, 卿大夫也不把诸侯当回事 儿子不拿老子当一回事 当然这就是他所说的礼崩乐坏了。

孔子并不认为他自己有对周天子有什么责任意义 他甚至也不认为他对诸侯有什么责任意义 所以他可以周游列国 任何人都可以任用他

因此像吉田松阴那样的人, 他认为孔子周游列国是不忠, 我觉得是不对的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 孔子时代讲的忠, 和秦始皇以后讲的忠, 完全是两个概念

那么当然 既然是小共同体本位的 既然这个伦理社会 这个伦理关系 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这个社会当然是会很重视, 性善论, 会很重视对人的教化

对人的伦理秩序的维护 所以其实 性善这个东西 我觉得性善还是性恶 如果纯粹从哲学的角度去谈论 是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 如果用举例的角度就更莫名其妙了 你看雷峰同志多么好 可见性恶论是不对的

这个话完全他妈是废话 所以我也可以说 你看这个白宝山多么坏

可见性恶论是不对的 这个没有什么意义 性善论 要能够流行 显然一般来讲 是这个伦理规则比较有效的 这样的社会下,性善论是有用的。 大家说是吧。 而这个伦理规则比较有效的场合 最有效的当然就是 在亲族团体里头 在熟人社会里头 在交往半径越小的小共同体里头。 所以我觉得这个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大概都是这样 所以我前面已经讲了西方人 他在家庭里头他也认为伦理比制度要管用。

所以他也不会主张民主选举家长。 原因就是这个家里头还是伦理管用。

但是到了天下在陌生人社会中, 这就比较麻烦了。

因此那个时代的观念 他比较强调性善, 这个所谓性善其实是

源自于小共同体的血源血脉。 强调性善

那么就比较强调教化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 先有性善论,然后重视教化对人的改造。

那个时代的政治 就有一种伦理中心主义的色彩。

所以那个时代的政治比较重视推荐 这种推荐就好像三国里的孙策临终遗言。

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而且那个时代就有了 选举 这个汉语名词 但是这个选举 当然不是 我们今天讲的 那个一人一票的 全国范围普选 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选举这个时代汉语中 他其实就是 乡举里选 ,的意思 所谓乡举就是下面的人把一个好人推举上去 所谓里选就是 上面的人派人到基层去调查你的口碑

实际上就是调查你的人脉关系

就是你这个人是不是德高望重

在地方上乡里乡亲怎么评价你

你的亲人怎么评价你 说你这个人是个好人

于是就说这个人是可用的

这个和后世的科举制度 完全完全是两回事 它很重视你在你周边人群中的评价

乡举里选 很重视你这所谓的声望德行人际关系, 因此那个时候 就有一种现象 就是后来的法家批评的 说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 就是这个国家 集体指挥比较成问题

或者说对于国家整合不利。 我举个例子 那个韩非 说过这么一句话 他说 鲁人从君战, 三战三北 仲尼问其故,对曰: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 这一段出自“韩非子五蠹”

鲁国有个人跟着君王去打仗 一打仗就开小差 不停开小差, 然后孔子说你为什么开小差, 他说我是独生子女, 我说我死了没有人养我父亲 于是孔子就是说 这个人真孝顺。

这是个好人啊。 然后孔子劝说鲁王, 这个人很孝顺, 你不用他用谁啊。

所以 因为这个人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然后韩非就说 如果老百姓都这样怎么行嘛

如果这样这个国家怎么能强大起来呢。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个这个乡举里选, 重视有德望的人, 大家知道到了后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门阀士族, 说这个魏晋南北朝的这个门阀士族 包括这个九品中正制 就非常强调这一点 但是这种东西当然这个搞得多了 是的确是会对这个君主控制整个国家, 会构成统治上的障碍

这种小共同体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这个共同体越小 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下 往往是共同体越小 权力和责任就越能够对应

这里我要说在一个陌生的人社会中 权责对应不是不能做到 但是要有一些制度管理

讲得简单一点 就是如果国王不是民选的 权力没有制约 很可能他就乱来

父母不是我选举的 我相信父母也可能会乱来 但是大部分的爹妈总归是不会乱来的 还是会为子女考虑的

共同体如果足够小 他是由熟人组成的 或者干脆都是亲人组成的 那么相对而言 血缘亲情就可以保证一定程度上的权责对应 不需要或者说不那么需要 特别的制度安排规划。 在小共同体内 父权一般都是直接和负责任挂勾的 所以君臣对应父子,

这就是这个孔子讲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像君,臣才能做臣。 父要像父,子才能做子。 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 则 子不子。

所以这样一种权力和责任 对应的 是父亲 你有父权 当然你就要对你的儿子 要尽一份父亲的责任 所以这种关系对双方都有约束。 所以原始儒家学说, 虽然不讲什么平等 不讲什么自由 所以但是 如果简单的说这就是, 专制主义, 甚至说这是绝对专制主义 这恐怕是有问题的

相反, 如果从这种权责对应的角度 既然君不君则臣不臣, 所以 那么你当然还可以推论出 一套倒反天罡的 当然是带引号的“倒反天罡”。 比如你可以说,民为贵君为轻,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你看孟子说的都是什么虎狼之辞, 杀了皇帝怎么能叫弑君呢, 老百姓才是替天行道的主体。

这恰恰符合原教旨主义儒家的思想,

后世这些儒家 推出来的一套仁政思想, 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就是 权责对应下,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你父不父,我子不子。

所以这是一种儒家的伦理秩序 而且这种伦理秩序, 虽然不平等 但是也不能说是绝对的专制, 因为这个伦理秩序下 权力和责任是天然对应

这样的一种体制是怎么形成的呢

所以这里我要讲 以往的五十年代形成的历史观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 总是强调什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种决定论的描述在我看来可能是有问题的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 这个政治伦理和社会经济之间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应该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可能还是有的

因此我们现在不讲社会形态演进的问题。 当时周治这一套东西 他能够延续, 显然也是有他的一个经济基础.(未完待续,错别字有误请见谅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