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hi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內心還是期待那個烏托邦的世界

Chin
·
·
本來想參加「儒家儒伽」活動,我常和外國朋友聊到儒家思想,後來仔細看了參加規則,我要引用的是禮運大同篇,無法參加活動了。
題目:我內心還是期待那個烏托邦的世界
類型:思辨
場景:對話
嵌入論語金句:「故人不獨親其親」
不知道為什麼找utopia的照片找到這個

剛好在法國COVID狀況變好時,台灣進入的「警備狀態」,看他們去年起起伏伏的染疫人數,其實我也不是很記得細節,似乎是夏天狀況好一點,他們就鬆懈,天氣一冷又要再度封城⋯⋯所以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看待疫情是比較樂觀或者不信邪的。

我身為局外人,只是偶爾看歐洲新聞都很替他們擔心,明明當時數字一直升高、很多人說生意做不了、也很多人不用上班,但我認識的法國朋友中,真的沒有一個人是擔心的。他們會抱怨但我看起來沒有擔心——包括疫情會不會控制不了?經濟會不會垮?

一開始他們也會抱怨其他人不當一回事,不聽政府的勸告,很蠢的硬要跑出去⋯⋯等等,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沒有人(我的朋友)提到自己的財務問題,不只是我現在在做生意,我覺得在台灣大部分的人首先還是會擔心經濟。

法國人似乎覺得福利可以解決問題

然後我發現,他們不擔心經濟問題大多是因為有了很不錯的社會福利,(我這篇文章寫得很隨興,沒有查證資料)完全無法上班的人,例如旅遊餐飲的從業人員,政府會發給他們84%的薪水, 政府的紓困基金達到1,100 億歐元

所以我問了朋友JB:「政府發這麼多錢,你們不怕政府破產?」

問這種問題好像很蠢,JB回我:「那是你們台灣人太習慣數字要往上升,但有時經濟狀況不好也不用太緊張⋯⋯」

我就沒有要回應這段,但其實我去年一直聽媒體強調台灣是唯一GDP成長的國家,也是很不以為然,不過討論其中的蹊蹺這篇文章會失焦。


法國朋友阿德里安知道我們在四月初開了甜點店,五月初就遇到疫情,很快地進入第三階段的防疫,似乎完全沒有時間做準備,事先的風險管理也沒做好,但法國人總有不一樣的思維。

在我們政府還沒發佈任何補助時,他主動的就傳訊息來關心:「你有去政府部門問了嗎?你們做生意可以拿到補助吧?」

以法國人最直接的想法,根本不需要管條件什麼的,做生意一定受到衝擊那當然可以申請補助。

於是我跟他說,我們公司2017年就成立了,去年疫情剛開始,(雖然台灣沒什麼問題)百貨公司的業績有比前一年同期低,我們是符合規定可以申請補助的,但當時我們覺得自己的經濟狀況還過得去,就沒有申請補助。

阿德里安很不可置信地說:「有受到影響就要申請啊,這是國民應該享有的權利!」

這也是法國人通常會有的反應,剛好前陣子無意間看到在台灣的外國youtuber分享有什麼事是他們母國做的不錯,建議台灣政府做的?所有的歐洲人都不假思索的說「福利部分」可以參考他們母國,其他都是台灣政府比較好!

我跟阿德里安解釋我們國父的「天下為公」思想——我經常跟法國朋友說這個概念是出自於孔子的理想世界,但是也受到法國大革命「自由 Liberté,、平等 Égalité,、兄弟Fraternité(我們的翻譯是博愛)」的影響。


我跟阿德里安開玩笑說:「我如果沒有錢吃飯就去鄰居的長輩家串門子,台灣的長輩大部分都很慷慨,也願意塞給晚輩食物!或是我也可以幫忙做一些家務」

故人不獨親其親
我從小就在台北市出生長大,沒有太多鄰里間互動的經驗,但幾年前自己住在中和四號公園對面,雖然我是住在大樓裡面,可是那附近剛好也是眷村,我週末去逛傳統市場遇到一些老人還有我的鄰居,知道我一個人住,都說一個人在外面打拼很辛苦,有空去他們家吃飯;我也有主動跟他們說如果不方便,我可以幫忙買菜。(雖然我從來沒赴約,但我相信老人們是真心的邀請我) 

阿德里安又說:「那你沒有錢付房租怎麼辦?」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我說:「若我真走到這一步,再來申請補助吧~」

最後阿德里安跟我說:「這是烏托邦。自由、平等,我們或許都做得到,但『兄弟』是不可能的,在法國也是一樣!」

「我同意。」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達到的理想世界。就像Fraternité的概念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是又如何要求每個人都不自私?基本上是謬誤而成就法國啟蒙運動的盧梭也認為人性本善,唯有在此前提下,才可能達到大同世界。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很喜歡和外國人分享這種「傳統」,我想這應該是立國根本吧?畢竟我是喜歡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這影響法國法治社會的「哲人」才決定讀法律,我相信自己在某些程度上還是有點「八股」且又算是一個愛國主義,不只是民族主義者。


原文連結Travel with book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