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新書活動的未來想像
繼續搬家,原文發表於2019.01.13@MEDIUM
琳瑯滿目的新書以週為單位飆速展開。攤開誠品與眾多實體書店文宣,讀者可以「免費」參加各式各樣新書活動。抱歉,這種好時光也許一去不復返
前言:這原本是一篇不見天日,擱置了半年以上的思考。碰巧剛才讀到 B 編的好文,讓我興起想要補完的衝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放牛吃草的 MEDIUM 追蹤讀者數也來到不多不少的 499人,感覺是應該要更新一下惹(掩面哭泣,地方懶惰的小鹿對不起大家請原諒我)
B 編好文如下:
最初只是思考一個問題:「現在演唱會售票動輒秒殺,為什麼歌手的粉絲會如此瘋狂搶購?」用 CD 聽或者線上網站收聽,歌曲的給人的感受都一樣啊!更進一步想,小時候,唱片行或者露天廣場的簽唱會在今天也越來越少見。GOOGLE 後,近期只找到一個新女團 ALL-RANGE(?) 跟孟耿如有簽唱會的新聞。實體的音樂展演活動,已經直接進入到 LIVE HOUSE 售票演出,或是更大規模的售票演唱會。
我一直都覺得音樂產業面臨的狀況,許多時候都跟書籍十分類似,甚至面對到的問題領先出版業 5–10年。尤其是我 2017 年五月讀完《誰把音樂變免費》跟 2018年出版的《3S風潮》。從廣義內容產業的角度去看,音樂與出版過去(與現在)都共同面臨到幾個相似的情形:商品數位化、免費盜版、實體商品的消費金額衰退。
誰把音樂變免費
書名:誰把音樂變免費,原文名稱:How Music Got Free: A Story of Obsession and…www.books.com.tw
今天小鹿也不打算拉哩拉雜說太多,希望單純聚焦在我認為:讀者未來參加新書發表會之類的活動,必須付費參加的趨勢邁進。
現在基本的書籍行銷作法,書籍上市一個月內安排作者或適合的講者(甚至編輯自己下海)到書店舉辦講座活動。作者出席的話,會後作者為讀者簽書。已經變成一種公式化的作法。預算充足一點的大出版社,還可能為一本書安排到北、中、南多場次的書店巡迴。當然現在有很多書作者是一群人報團合著,一字排開華麗無比。
但為什麼要做新書活動這件事情呢?目的是什麼?
為了擴展出版社或作者知名度嗎?難以量化評估。相反的來說,現在很多情況反而是藉助作者原本就累積的知名度與網路聲量變現賣錢。
為了賣書獲利嗎?每一位主管理想的狀態是,在書店舉辦活動,路過參與的讀者「碰巧」經過聽到這個作者講的內容不錯,覺得有趣,聽完之後去買書。多麼知音,多麼美好的世界。現實的情況是,事前宣傳沒人知道,小貓兩三隻,甚至講者跟工作人員比底下參加的讀者人數還要多。或者是叫好不叫座,參加的人群滿滿,但活動現場售出的書,有到參加人數的四成已經是驚人的好成績了。很荒謬,但這樣子賠錢的活動,持續不斷地發生。
為什麼?
說穿了,很多出版社行銷心底的答案是,辦新書活動只是為了讓作者覺得爽,自己很紅,以及讓老闆覺得自己有在做事情而已。不禁讓我想到東野圭吾《歪笑小說》中一篇,學生採訪出版社為什麼要做雜誌連載這件事情?最後編輯理智線斷裂道出真相:這一切都是為了留住作者。
每當新聞媒體每次年底就在報導今年出版業績整體又下滑多少,出版面臨寒冬時。為什麼在行銷這一塊卻持續不斷照舊慣例做著賠本又看不見具體效益的事情?阿米巴原蟲被電都會調整方向了。免費的新書發表會活動,未來會繼續舉辦嗎?我不這麼認為。
我更想反過來質疑:「新書發表會這麼好的活動憑什麼不收費?」
書店場地要租金、對談者出席要講師費、工作人員往來交通要車馬費、文宣印製要錢、甚至出版社行銷加班也要錢(當然,我知道很多行銷出活動沒有加班費又沒補休,但這種常態不代表就是合理的事情!)
有人會反駁:「免費都很少人來了,收費就更不會有人來!」
???
這真是我在出版界工作以來聽過覺得最感到困惑的一句話了。「如果收費,就沒有人參加」會不會是這個活動本身哪個部分就出了問題?講者、講題、活動性質、宣傳曝光管道甚至場地交通位置、活動時間。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對讀者來說,價值有多少?
價值可能是作者粉絲見面的快樂,可能是可以接收到最前端第一手的知識滿足感,可能是讀者接近到平常無法接觸到的生命經驗分享,也可能是大家圍坐一圈共同關注的議題倡議實踐方式,最極端的例子是連聽小說作家講一個全新的故事,也都是可以預先規劃好具有價值的活動。
至少,就我個人經驗,辦過數次需要收費的講座活動,以營利為目的優先,完善規劃的分享會活動,可能激起參與者的熱情是因循免費模式無法比擬的。
另外一個很有趣的指標是,願意付費參加活動的讀者購買書籍的比例,比免費參加的讀者多出不少。畢竟,會買書的讀者根本上就是對於一門知識有所需求,能何況是在聽到作者親自面對面分享之後,再回家自己讀書,想必更能夠滿足知識上的飢渴與焦慮吧。
實體的付費活動,遲早會逐漸成為台灣出版業的另外一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