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层虚假的薄纸上

林小谷
·
·
IPFS

这是一种很难被言说的感觉。

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虚假感,是在2017年。当时我在一家自媒体公司工作,整个公司其实只有3个自媒体号,所有人的收入都来自它们。那年6月,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多体量和我们相近的自媒体大号突然被封了,其中包括“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名侦探赵五儿”、“毒舌电影”、“萝贝贝”等。

在公开网络里,没有机构告知被封的理由,于是人们自己总结,说这是政府在清理低俗媚俗的八卦娱乐。他们联想到5月份,人民日报发过一个叫“别让“八卦”太喧嚣”的微博,这就是前奏。

可能这是理由吧,但如果是想清理低俗八卦,为何把“毒舌电影”和“萝贝贝”也清理了呢?只要看过他们的文章,就应该知道他们是通过电影和娱乐事件来探讨社会问题的,和低俗沾不上边。最搞笑的是,一个挺有名的自媒体财经号”金融八卦女“也被封了。只要看过内容就明白它和”八卦“无关,封它的人也许只瞟了眼账号名。

在清理事件发生后,自媒体圈弥漫着一种紧张感,为了缓解这种感觉,不少人写了“如何规避风险”的文章。我印象记得挺深,当时有一个微博大号说,“要谨言慎行,现在的情况你懂的,不要招惹网信办的叔叔阿姨们。低调,低调。”

我看到这句话,一种强烈的虚假感透了出来,在此后多次的APP下架、电影延期、网络内容净化等事件中也不断出现。

这种虚假感的来源在于:每次明显不合理的事件发生后,人们总是一脸正经地谈论事件本身,说着明知道不可能管用的应对措施(“谨言慎行”、“不要触犯红线”、“规避敏感内容”、“加强安全意识”),同时,对造成灾难的始作俑者的错误,完全不提。

每次出事后,粉丝们好歹能嚎两声表达不满,作为业内的发声人(即媒体),却只能说着“虽然政策收紧…但是大方向仍然是稳中向好“的口水话。他们似乎在用那些(看似)冷静的语言安慰自己和周围的人:没事的,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就算很糟了,我们也不会出事的。

他们的语言总是冷静又含糊的。这种冷静和含糊,反而给不合理事件增添了“合理”的色彩,好像政府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同时,实际事件发生的疼痛,与传到纸上的不痛不痒,形成巨大的反差,令人如鲠在喉,浑身难受。

当电视剧被下架,媒体们说着“研究政策风向”,当APP下架,媒体们说着“XX行业开始洗牌”,好像说了不少,但实际什么都没说。对于政策灾难,人们总是逆来顺受,不仅如此,还努力在文章中用语言粉饰,假装所发生的事件有合理性,假装这些应对措施真的能够规避未来的政策风险。

某自媒体的副标题:“视频网站如何与广电总局搞好关系”

实际上,不仅是他们,绝大多数的政策受害者,比如电影制作方、互联网公司等,也总会对自己的受难遮遮掩掩,说什么“因技术原因延期”、“为了技术升级”等显而易见的假话。哪怕是那些已经完全下架,肯定不会复活的APP团队,也只是用看上去合理公正、黑字白纸的告示,略述自己下架的事实。

这些事情,不是合理的,但从加害者到受害者到旁观的媒体,都用同一种弯弯绕绕的态度来试图合理化已发生的事。这就是虚假感的来源。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人们对待政策灾难的态度,就像是对待自然灾害一样,它是不需要讨论背后形成的缘由的(比如,讨论“大暴雨为什么会发生”显得没意义)。人们所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以及如何“灾后重建”、“如何避灾”等等。)

“电影因技术原因撤档”是一种虚假的集中体现。电影公司知道这是假的,政府知道这是假的,网民知道这是假的。但如果你问起为什么电影会撤档,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说:技术原因

除此外,普通人的生活中也常常有着虚假感。

在2017年清理低端人口事件发生后,我感受到整个世界似乎存在两个现实。一个现实是理性的、轻松的,未来可期的,它存在于微博、豆瓣、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展示着人们温馨美好的日常生活;另一个现实,则是真正的现实,大部分时候隐匿在前者之下,等到特定时期,比如北京开始清理”低端人口“时,就猛地跳出来,撕破平静温馨的表层,把血淋淋的大掌拍到人们的脸上。

精巧美好的生活,其实只是建立在一层薄薄的干净的纸上;纸的下面,是粗野的、蛮横的现实巨兽。人们不是不知道后者的存在,但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它。网络世界中对”敏感事件“的避而不谈,也延伸到了现实世界里。于是,因沉默而带来的虚假感也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中。当外界发生了各种各样糟糕的坏事时,我和同事们讨论的话题是“中午是吃酸菜鱼还是蕃茄鱼”,这种虚假和无意义感,让人很无所适从。

但没关系,现实巨兽总会慢慢地再次隐藏起来。每次事件发生后不久,世界似乎又恢复正常了,人们继续在写字楼里努力工作、在培训班中刻苦学习,力图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坚固美好。

可惜,这仍然只是建立在一层虚假的漂亮的薄纸上。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