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5)——《中国医保黑洞》:国家机器制造的庞氏陷阱(之一)
央视突然揭黑,掩盖更深的黑洞?
泽西
内容提要
2024年10月,央视出人意料地高调披露“医保基金流失黑洞”。一系列“揭黑”报道实则是一场有预谋的舆论操控秀。国家医保局早在年初便启动“飞行检查行动”,却直到十月才通过央视集中“曝光”,并聚焦哈尔滨几家药店的“特药”乱象。通过高调炒作个案,意在制造“医保基金流失黑洞”的假象。这场“丢车保帅”的揭黑大戏,不过是为了掩盖医保账户巨亏与资源分配极度不公的制度性黑洞。
“反常为妖”:央视为何突然揭露医保黑洞?
2024年10月14日、15日、16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家医保局联手,连续推出了医保话题系列报道,它的浩大声势是罕见的,更令人罕见的是,央视还赫然打出“医保基金流失黑洞”的标题,在当下中国病态的语境下,这类措词显得特别另类,让很多人莫名奇妙,摸不着头脑。一个中共的核心喉舌,一个天天为中共高唱赞歌的中央电视台怎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掉转枪口对着自己扣动了扳机?变成了一个“揭黑”的急先锋?很多人甚至疑惑,难道“天”要变了?
因为揭露医保“黑洞”显然是一件负面的事,而高唱赞歌永远是官媒特别是央视最常态的样子,最正确的定位。所以说,央视这次医保“揭黑”的系列报道极其罕见,也极为反常。中国有句谚语,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央视如此一反常态,高举揭黑的大旗,其“妖”在何处呢?它的背后有何玄机?
说到这里,请允许我暂不揭开这个谜底,让我们先把视线转换到国家医保局这一边,看他们又在玩什么花招?早在2024年1月份,中国国家医保局就开始搞了一个叫“飞行检查行动”。什么是“飞行检查行动”呢?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医保局一旦发现哪里有医保问题,就奔赴哪里去进行检查行动。也就是说,国家医保局搞的这个“飞行检查行动”并不是从2024年10月份才开始的。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2024年10月22日,医保基金监管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发展报告(2023—2024)》在北京发布,发布会上透露,国家医保局飞行检查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2024年1月至9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医保资金160.6亿元。
这就是说,一个历时近一年的全国性的医保“飞行检查行动”,最终的成果也就是160.6亿元。当然,我们首先承认,医保“飞行检查行动”是好事,追回了160.6亿元的医保资金也是值得称道的。问题是,这个医保“飞行检查行动”已经历时10个月了,却一直未见有媒体做过什么报道,直到中央电视台突然高调推出的“揭黑”系列报道,这是为什么呢?
“飞行检查”的大戏:典型案例如何精心挑选?
难道国家医保局的这个医保“飞行检查行动”是一种秘密行动?或“地下行动”?如果真的秘密行动或地下行动,那为什么又有后来中央电视台如此高调的“揭黑”报道呢?如果医保“飞行检查行动”是一次公开的行动,那中央媒体和各地方媒体肯定都会跟进报道的呀,然而,事实上这大半年来有关医保问题的报道,只有一些极少的零星的报道,而且报道中从没有提到医保“飞行检查行动”。这又是为什么呢?所以,看起来像是一场全国性的轰轰烈烈的检查行动,却又做得如此低调和默默无闻,显得相当诡异和不正常。
同样诡异的是,为什么时间到了2024年10月14日、15日、16日,就突然高调了起来?就突然抓到“大鱼”了呢?当然,这次的确是抓到了几条“大鱼”。其中一条“大鱼”就是1个参保患者2年内购药超过了百万元。央视报道中说,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一家药店,有96个参保人从药店购买的药品量特别巨大,其中1个参保患者在两年时间内就从药店购买了约160盒共计2400片单价为7140元的阿伐曲泊帕,金额超过百万元,远超临床的合理用量。
另一条“大鱼”就是“万张手写处方”的典型案例。央视报道说,根据规定,“特药”(治疗特殊疾病的特殊药品,像治疗白血病的阿伐曲泊帕等)销售必须要留存相应的处方,但哈尔滨四家药店提供的处方几乎全都是早被医院方取消了的手写处方。在清点药店提供的处方时,调查记者发现竟然还有几本尚未撕开的整本的处方,但已经写满了开具药品和不同医生的签章,而这样的手写处方竟然有上万张。
这些大额的特殊药品的手写处方,开具的药品数额单张少则近千元,多则一两万元。因为“特药”价格特别昂贵,一名用药量大的患者,一年可能用药几十万元。而购买“特药”的流程也非常严格,要经过定患者,定医疗机构,定责任医师,定处方,定零售药店的“五定”管理机制才能出售和购买,目的在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政策优惠条件套取医保基金。央视报道说,经调查,黑龙江哈尔滨这4家药店,有上万张手写假处方,总计金额超过亿元。
这几个案例当然有代表性,也很能印证“医保基金流失黑洞”的说法,与此同时,经济日报等各类大小媒体都转发了央视的这个调查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声量和影响,至少能激发读者和观众充分而丰富的想象,换句话说,央视这次突然高调地揭黑操作,国家医保局的“飞行检查行动”算是达到了他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了。
但是,央视报道中的一句话却泄露了天机,就是这句“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通过大数据筛查,国家医保局理论上可以发现全国各地的医保基金流失情况,这个“黑洞”,早在数据库里就可以了一目了然的,这也告诉我们,这次央视参与国家医保局哈尔滨“飞行检查行动”,其调查报道不过是国家医保局事先策划好的一场典型案例调查表演而已,一场秀而已。也就是说,哈尔滨药店的这几个案例只能算是一些特例,一些极端案例,它在全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说到这里,朋友们可能渐渐听明白了,国家医保局的“飞行检查行动”之所以如此低调而诡异,是因为总体上没有发现多少条“大鱼”,哈尔滨市的这几家药店算是几条大鱼,换句话说,这几条大鱼的案例勉强能够印证医保资金有流失的现象,当然现实生活中医保资金被骗取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是,骗保现象远不能用医保基金流失“黑洞”来描述。那中央电视台为何又反常地打出了“医保基金流失黑洞”这样令人惊悚的负面性质的标题呢?
“以小换大”的烟幕弹:两个真正的医保黑洞
说到这里,我可以告诉你,央视这么做,是刻意的,它的目的是把医保流失现象或骗保现象,刻意炒大,再刻意利用央视媒体的放大效应放大,丢军保帅,以小换大,国家医保局和中央电视台的意图就在,以一次小小的医保揭黑,释放出一颗大大的烟幕弹,把一些更大的黑洞掩藏起来,同时也是在转移公众的视线和关注度。当时评论区里,一些无脑的粉红们是相当激动的,什么“原来漏洞如此之大,真不敢想象啊”,什么“挖出蛀虫,保住我们的救命钱!”等等。
所谓的“以小换大”,所谓的烟幕弹,就是通过新闻调查,暴露中国医保基金被一些医患联手所骗、所滥用的一点小“漏洞”,来掩藏和遮盖中国医保更大的两个大“黑洞”:一个是医保账户7.3万亿巨额亏损的惊天黑洞;一个是不足1%的特权阶层吃掉了80%以上政府投入的医疗资源的惊天黑洞。
(作者泽西,资深财经媒体人,曾供职于中国最大的财经传媒
集团20多年,曾撰写过近200万字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文章。现在干净世界平台和YouTube平台上创建自己的频道“泽西说真相”。主要讲述三大话题:中国问题报告系列话题,毛泽东的幽暗心理解析系列,时政新闻话题系列评论)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