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博弈】北京呈強而特朗普顯得吋步難進
非常明顯, 北京已立定決心, 堅拒簽下喪失發展權的不公平條約。 如此, 美國的籌碼,就是繼續打擊市場和社會信心,希望迫使北京就範。
中國2018年的PPP是19.4萬億美元,全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從2005年的35%,下跌到2018年的20%。 中國人有獨特的儲蓄和節檢特性,論全國生產總值的消費和儲蓄比率,中國是55%消費對45%儲蓄,與美國的80:20相去甚遠。 在任何情況下,當年面對89年六四事件的國際制裁,北京的一句呼喚:『全國人民勒緊肚皮過幾年緊日子!』現在仍然輕而易舉。 況且,只要北京適當地對準內銷進行量化寬鬆,刺激內需和內部消費,美國再針對出口製造業的打擊,其實是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為。
近日世界各地的大小企業,紛紛表態配合華盛頓封鎖華為。 這顯然是華盛頓在背後發功,目的是繼續打擊中國的國家、社會及市場的意志,期望迫使北京重回談判桌,並簽下特朗普期待的協議。 特朗普一再誇下海口,說關稅戰會讓國庫進帳,補貼農業,讓美國再次強大,他顯然已經知道,關稅手段其實沒有預期的效果。 他亦已改為飽和式攻擊華為,一石二鳥,既希望拉開輿論,亦能給北京加重妥協的壓力。 事實上,華為2018年營收1,070億美元,盡管規模巨大,但其實只佔中國PPP 0.55%。 美國2018年PPP 25.3萬億美元,Apple營收2,650億美元,佔比1.05%。 如果華盛頓打華為,而北京打Apple,儘管是個兩敗俱傷中局面,但美國所承受的傷害會大一點。 再者,美國政治是金權掛帥,特朗普要看其金主巨企眼色,而中國的巨企反過來是要看習近平的眼色,壓力誰會大一點呢?
說到底,美國只是重覆1980~2010那30年,對日本經濟起飛和蘇聯政治膨脹所帶動國力發展的壓制。 當年日本和蘇聯輸得苟延殘喘,但這些是北京早已看透的發展障礙,不會重蹈覆轍。 今天中國的發展,組合了當年日本和德國的經濟和科技起飛,以及蘇聯的政治和外交膨漲,除非北京或華盛頓任何一方在博弈中下錯連串棋子,或者特朗普被拉下馬,否則這將會是一場幾十年的長期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