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常說不行,不可能,做不到…?
每個人的字典裏,都有許多「不行,不可能,做不到」的字眼與限制性信念。實際上,這些限制有多麼牢不可破?就以這陣子全球矚目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來說,許多體育賽事的世界紀錄都是階段性連續打破這些限制的。
不斷被超越的人類體能極限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100米短跑決賽, 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短跑比賽之一,」不僅是因為牙買加短跑明星尤塞因·博爾特(Usain Bolt)再次摘得金牌,並刷新奧運會紀錄到9.63秒,還因為決賽中八名選手當中有七人在10秒之內衝過終點——這是一件史無前例的事。
要知道這個事件的價值與關鍵性,首先要先回溯到1912年,美國跑手唐納德·利平科特(Donald Lippincott)在斯德哥爾摩跑出10.6秒,創下第一個受到當時新成立的管理機構國際田聯(IAAF)認可的成績。
從1912年算起,在百米賽跑的世界紀錄,很長一段時間都在10秒以上,直到1960年6月,西德運動員阿明·哈里首次把100米的成績提高到10秒。這個記錄保持了多久呢?整整8年。
1968年,吉姆·海因斯(Jim Hines)成為第一個跑進10秒以內的人,即便如此,對於短跑運動員來說,10秒大關,仍然是一個重大的關卡—但是,在近年,「破10」的跑手數量迅速大增。
根據世界田聯(World Athletics)的數據顯示,在1968至2008年的40年裏,男子百米短跑項目中,有67名跑手突破過這個大關,但是之後那10年,卻有70人新加入了「破10俱樂部」這個行列,也就是說,過去花了40年創造出的破10俱樂部成員數量,卻在之後的四分之一的時間內超越這個結果。
而在過去兩年,一直到2021年7月初,又有17名男子選手首次完成自己的「破10」成績。女子項目的同類大關——11秒——也越來越頻繁地被衝破。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資料及圖片來源:
東京奧運:百米大戰在即,盤點那些讓更多選手衝進10秒的高科技
當然,影響運動員突破極限的因素有很多,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聚焦在「信念」這項關鍵因素上。
1935年,來自醫學界的代表聲稱:人類肌肉纖維所能承受的運動極限,絕對不會超過每秒10米,所以,人類百米短跑的最快時間不會低于10秒!
這就形成了一個信念,主宰了短跑界數十餘載的魔咒,每一個運動員都這麼想著:
人類短跑的體能極限就是百米10秒!
然而,一旦有人打破了這個記錄,這片超越10秒禁域的處女地被拓展出來,就開始不斷地有人突破這項關卡。
第一個跑進10秒內的亞洲男子短跑選手蘇炳添,在2019年這樣說過,
「我認為這個關卡更多是心理上,而非身體上的」。
2021年8月1日,東京奧運競技場上將誕生新一代百米飛人,全力挑戰博爾特在2009年柏林世錦賽所締造出的9秒58紀錄,不論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下一個超越人類體能極限的標竿吧!
資料及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
你要先看見事實,才願意相信,還是先相信有可能,才看見成真?
絕大多數人受到慣性思維的箝制,服從默認的規則,要明確看見事實的發生,才願意相信可能性的存在。
如果一個人認爲事情的可能性,如同他眼睛所見那樣,其它沒看到的、沒發生過的,則是不存在、不可能,堅持要先看到事實或結果,才願意選擇相信,那麼,他就注定只能追隨前人的腳步,難以成為一個率先打破關卡,突破框架的人。
有多少時候,我們不僅沒看到事情的可能性,更可怕的是,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多少受限信念所箝制,不假思索地聽信了來自父母、師長、同儕和集體意識所灌輸的「不行,不可能,做不到…」?落入思維的盲點與陷阱而渾然不覺。
下一次當你的「不可能」脫口而出時,請你試著這麼做:
如果你明白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被戴著特定信念的有色眼鏡所侷限,當遇到任何直覺「不行,不可能,做不到…」的事時,請你慢個三秒,回歸內在,問自己一句:
「爲什麽不可能」?
這個提問,不是為了要確認「真的不可能」的原因,而是對自己的信念進行反思與拓展,進而允許「說不定有可能?」的空間出現。
當你能夠從「當然不可能!」到「爲什麽不可能?」;從「說不定有可能?」進展到「還有什麽可能性?」,恭喜你,你已一步步扭轉慣性思維通道,踏上更開闊的人生之路!
或許,你可以再次自問:
我要先看見已知的事實,才願意相信不同可能性的存在,據此決定該投入多少心力;
還是先選擇相信,有可能會發生不同以往結論的事件,並願意投入必要行動,讓事情朝著我想要的方向前進,讓它成真?
我選擇後者,你呢?
《後記 》
在嚴峻疫情的環伺下,與幾無現場觀眾的歡呼及喝采聲中,主辦國日本頂著艱困的考驗 ,一路肩負重任,催生了這場被稱為史上最有意義的奧運會。
在這場奧運會中,不論是東奧主辦單位、我們中華隊的v手們、或是其他國家參賽選手,有太多激勵人心的故事上演著。
姑且不論其成敗輸贏、摘金奪冠與否,這些選手們克服萬難,奮戰至最後一刻、甚至是發揮相互扶持的的運動家精神,都值得我們致以最深的敬意!
你,還在說不行,不可能,做不到…嗎?
【延伸閱讀】
2020東京奧運「難民隊」成暖心亮點!敘利亞兄弟爆紅,不為奪牌為國爭光,背負夢想傳遞希望
在暗夜浪濤中游3.5小時救20難民…她兩度入選奧運難民代表隊,馬蒂妮:「不管經歷多少困境,還是能懷抱夢想前進」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