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輩子的筆記方法,竟然是錯的!【卡片盒筆記法#1】
為了在Matters上和你分享我的「知識系統」和「創作系統」,特別重新檢視了一向暗自引以為傲的「第二個腦袋」——電腦硬碟内上千個文檔,以及内藏6000多條筆記的Evernote。
數碼墳場
這次「掃墓」,發現太多筆記,是完全沒有看過用過的。用了十多年時間建立的資料庫,雖然收藏了我絕大部份的文稿,以及所有相關的參考資料,但如今看來,這些東西卻毫無生命力。
就像汙泥般沉積在湖底,長年不見天日。
尤其是那些用Evernote 最強的網頁擷取(Web-clipping)功能,把整個網頁抓取下來的,在放進檔案夾的一刻,便宣告了資料的死亡,進入iGrave ——數碼墳場裡。
這種情況,相信用過瀏覽器書籤,或是收藏網頁工具(如Pocket)的人,都會有同感。
Evernote已陪伴我整整十年,為了用得更好,除了每年乖乖的付四十多美元年費外,也看過不少相關的參考書。近幾年,為了簡化自己的工作流程,更把大部份的工作都交給Evernote處理,包括日記、子彈筆記、個人資料(如保存銀行月結單、證件複印本)、劇本的前期工作,如資料搜集、會議紀錄、大綱、人物角色等,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以後會再和大家詳細講講Evernote的各種用途),可以說它已成為我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軟件。
為何這麼熟悉的工具,依然會有筆記沉於湖底,依然會有筆記成為孤魂野鬼,不得昭生?
很簡單,因為:
人是善忘的,你不認為你善忘,是因為你徹底忘了你忘了什麼!
當我們把筆記存於電腦裡、筆記軟件裡時;當我們確保這些筆記都不會遺失時,我們都鬆了一口氣,然後吃好睡好,把它們忘記得一乾二淨⋯⋯
我們都用過各種各樣的筆記方法:書寫的、電子的、軟件的,再看過市面上一大堆的筆記法書籍,最後,我們想知道些什麼,想找些什麼時,還是乾脆Google去。
直至今年認識了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我才知道,問題根本不是出在我用了什麼硬件軟件,而是出在我記筆記的方法——
常用的筆記法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常用的筆記整理方法,無論哪一種,都存在同一個問題:筆記與筆記之間缺乏聯繫。
我們都習慣了圖書館的分類方法,把知識分門別類的置放,書櫃與書櫃之間,沒有任何的關連。即使在同一個書櫃裡的書,除了被標上「同類」的標籤外,彼此也沒什麼關連。
我們學習時,按不同科目寫筆記,考試過後,筆記和教科書賣的賣,扔的扔,那些地理歷史化學也離我們而去,老死不相往來⋯⋯
日常用電腦也如是,把文檔放在不同的檔案夾裡,主目錄下有子目錄,子目錄下面又有子子目錄,結果自建了一個數碼迷城,找個檔案都像鬼吹燈,層層往下挖才挖到寶藏⋯⋯
用筆記軟件,如Evernote, OneNote時,往往也會猶疑不決,不知該把筆記放在哪一個目錄裡,因為想法不像一本書,有時候是複雜和多元的,不一定可以把它歸類到某一科目內,所以檔案夾不能反映它的多樣性。
那怕你懂得用標籤(Tags),讓一條筆記如風流才子般左擁右抱多個標籤 ,但標籤越來越多時,問題與檔案夾越開越多是一樣的,同樣會令你眼花繚亂,尤其對選擇困難的人而言。
你會說,怕什麼?不是有「搜尋」功能嗎?輸入檔案名或筆記內容,不就能找到嗎?
可是,你能保證,你記得內裡每個檔案的名字?如果你想找的,偏偏就是你忘了的名字呢?如果搜尋內容,出來上百個差不多的文檔呢?
就像我,最近回應一條評論時,想到一個跟編劇有關的工作程序,卻怎麼想都想不起它的名詞,既然想不起來,就無從搜尋。結果我只想起我在哪一個論壇看過,於是跑到那個論壇,翻自己的點讚紀錄,才找到那個名詞。
圖書館式分類的問題在於它層級式 / 樹狀式的結構,與人腦的結構互相違背。
用過思維導圖(Mind-mapping)的人都知道,它備受讚譽的原因,正是它放射式 / 網絡式的工作原理與人腦的思考方法近似。
人的記憶、知識、思想,以及智慧,並不是靜靜躺在腦細胞內的數據,而是在數以億計的、錯綜複雜的神經元網絡內流動的電化學反應——人腦的構造,就是一個網絡。
沒有與其他知識關連的東西,就會脫離這個網絡,就如倉庫角落裡的一台沒有連線的電腦,終會被人遺忘、捨棄⋯⋯
說了半天,難道我們就要認命了嗎?不!
我已經找到一個突破口——Zettelkasten卡片盒筆記法,不過這一篇序言已經太長,下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