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愛自己,才懂得愛世界——讀寓森《自戀》系列
我一向愛讀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的普及文章,喜歡鑽研「人」。但我一直很怕讀兩類文章,一是專業人士討好社會大眾的需求,迎合市場情境,從心理學簡化出「情緒成功學」、「關係成功學」之類的文本;二是專業人士缺乏對真實生活情境的細緻審視,輸出一些看起來很高深很厲害的理論,但因為與生活脫節,導致「沒什麼用」的文本。前者是作者說大家喜歡聽的話,專業變成一種調味料;後者是作者說自己想說的話,聽眾變成一個擺設。
心理學和精神醫學是面對人的,因此我也相信,這類文章的作者與讀者之間,需要有基本的平等與尊重,才是人與人真實溝通的前提。它需要作者對人本身,有真正人文主義的情感與熱愛。
於我而言,在Matters發現精神醫師寓森的「自戀」、「親密關係暴力」等系列文章,包括他與自己兒女們的大方互動,正是有發現這樣理想作者的驚喜。他的文章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不會讓你覺得離真實生活很遠。更重要的是,從他的文章裏你可以讀出一種平等的愛:他在意,人如何可以成為一個更為完整、獨立、自處的人。引用一句他給二女兒的詩句,這恐怕也可以給他的文章讀者們:「期待你敏銳的心 / 引你找到屬於你的奇幻世界 / 給多變的你 / 不變的支持」。
試驗Matters新出的策展功能collection,就打算為我一直默默閱讀支持的作者,做一個合輯。點擊右上角關聯文章,可以看我最愛的《自戀》系列摘選。
寓森提到,無論是在精神醫學的臨床工作裏面對個案,還是在觀察社會問題(如校園霸凌、網絡成癮、隨機殺人等),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他總能看見當事人深層的「自戀」困擾。這裏的自戀,並不是日常生活裏我們使用時的負面含義,而是一個中性的心理學用詞:「人的生命開始後的一種原始的、心理上的狀態,一種大量的自我關注,感覺自我心理上的存在,並試著維繫這種存在感的驅動力。」寓森提到,人終其一生不斷被自戀需求驅策著,這是一種心理本能,而就像人其他的本能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外在現實世界的壓抑與修正。「自戀的困擾就是來自於這樣的修正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
在用一組文章分析了自戀問題的種種面向之後(強烈推薦!),他從教育的角度,給出了如何養育出健康的自戀的具體思路——也許建構這個過程,也幫助人們最終面對自己的「自戀」:
「前 3 年的的生命經驗,非常關鍵地決定了自我的基礎以及自我與外界關係的模板。它隱藏在記憶的核心,如同隱藏在地底的地基,一旦有問題時非常不容易處理。這時期的重點在於,提供一個『涵容』的環境,讓嬰兒的自我可以良好的凝聚,不至於分裂破碎;其次是,能與主要照顧者之間形成好的客體關係模式,作為未來人際關係的模板;接著是,與他一起探索與經驗這個世界,這些經驗也是他建構自我的重要材料。」
「與其建造一座美麗的溫室,不如讓他在自然環境中成長。」
「手足間競爭父母親的關愛,是無避免的事情,而且不可能作到「公平」。這其實是健康的心態,不需要過份的壓抑。藉由讓他們表達意見與討論的過程,最能讓他們學習如何平衡競爭與合作;以尊重個人的界線為前提,用協調來化解爭端,這對於未來如何與他人合作是很重要的學習。」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讓小孩學會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滿足,我認為是更重要的能力。」
「重點在於,讓孩子依照他的特質,在目前能力範圍內,安全地探索,然後回應他的經驗。回應並不是一昧地稱讚他的表現,盡量鼓勵的是他願意嘗試的努力,而不是表現的好壞;在他遇到挫折時,不是否認挫折的存在,而是安撫他,讓挫折不要被經歷成很可怕的經驗;盲目的讚賞與否認挫折經驗,只會導致小孩建立一個不切實際的自我形象。」
……
若然我們真的有幸,培育出這份健康的自戀,應該用來做什麼——如何渡過這一生?我也喜歡寓森給既兒亦友的林宏信 的詩中一句:「願我們不是自己孤獨的王,能為普世理想的堅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