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過得愈好,我們就愈焦慮,《收入不平等》心得分享
ˋ這本書其實我是看書友們推薦,觀看書名就覺得很特別,尤其在副標題上面寫著,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其實從前在高壓的銀行下工作,我非常有感觸,隨著我的薪水變高,但幸福感並沒有提升,當時我就一直在想這件事情,《收入不平等》這本書,作者理查‧威金森,將我心中的疑惑解開了,原來富裕的生活並不能帶給人幸福。
一、社會讓我們焦慮
世界各地已有三百多份研究報告,專門在探討貧富不均和健康以及謀殺率的關係,如果我們生活的環境,知識、收入水準及職業相當,也就是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比較平等的社會中,我們的壽命就會比較長,也比較不容易受到暴力傷害,下一代的孩子在學校表現也比較優異,青少年不容易染上毒癮。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各國的貧富差距漸懸殊,愈多的人們陷入競爭與不安的環境當中。
社交焦慮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們希望建立友誼和良好的社會關係,盼望能互相扶持、對彼此的生活幸福感有所貢獻,但是另一放面,我們又希望自己看起來比他人優越,輕視低階個體,對上位者卑躬屈膝,十分矛盾,我們都知道地位競爭是一場零和遊戲,不可能全部的人都同時提升地位,有人提升地位時,就有人會往下掉,所以這是一場很矛盾的世界。
自戀高傲其實是用來掩飾不安全感,自卑感愈強的人,獲得她人肯定的渴望就會愈大,情緒也會特別不安和躁動。
人是社交動物,我們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緒影響,但這也是深為人類必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你感受不到他人的敵意,那你很難在社會上生存,如今這個敏感卻不斷被觸發,而且強度與日俱增,造成許多人對於社交活動感到焦慮。
經濟成長帶來前所未有的奢華及舒適生活,但人們的焦慮卻不減反增,這實在很矛盾,既然生活過得比以前更好,照理說我們不用像古人擔心吃不飽飯、疾病或居住問題,那為何焦慮感反而比那些落後國家還要高,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他們比較到世界各國富裕國家和窮困國家,發現富裕國家的精神疾病病患要比貧窮國家高出許多。
許多研究顯示,我們對於幸福感與對薪資的滿意程度,取決於跟別人比較,而不是自己是否真正負擔得起物質生活所需,我們擔心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擔心工作、考試、金錢、升遷,甚至擔心自己的小孩比不上別的小孩,為此人們開始酗酒、濫用毒品、仰賴精神疾病藥物來對付焦慮壓力
經濟學家查理‧萊亞德說,良好的友誼、婚姻,以及投入社群活動和志工活動,都能提升快樂程度,這就矛盾了,友誼和良好的社會接觸對健康和快樂是有莫大的助益,但問題是人們大多數都有社交恐懼症。
「炫耀型消費」是在1898年由美國經濟學和社會學家韋布倫提出,生活越富裕,大家就會越想把錢花在表面事物,譬如購買新款手機、珠寶、汽車、房子、遊艇等等,為了彰顯身分,這些人會把錢優先花在外人第一眼能看到的地方。
二、為何身分地位如此重要?
研究者讓受研究的壓力測試者從事許多高壓測試,來研究壓力賀爾蒙濃度,他們讓受測者解數學題、公開朗讀分數、寫下不愉快的經驗、擔任拍攝主角、忍受刺耳的噪音等等,結果發現這些受測者壓力最大的時候,是接受具有社會評威脅的活動,當他們一想到可能在活動裡,被眾人給予負面評價時,壓力整整提高了三倍,由於我們的社會價值、自信與社會地位深受他人評價影響,所以當我們受到質疑或威脅時,就會激發我們的自保能力。
在貧富差距極大的社會中,要維持自尊和地為太累人了,不管結果到底是成功站在萬人之上,還是被競爭的社會淘汰,在掙扎過程中累積的壓力,都會讓人更想獲得讓自己更愉快的事情,所以酗酒過度、藥物濫用、拼命狂吃、購物等,這些事物可以讓人暫時喘一口氣,卻非常不健康,精神匱乏的日子,並不能只靠物質享受來解決,這種成癮模式就像自我毀滅般,加深內心的痛苦與挫折,導致我們對成癮事物更加依賴,形成惡性循環。
奢侈品在貧富較平均的國家賣的比較不好,越是貧富不均的國家,奢侈品的銷售量更高,現在人判斷一個人不是用他的職業來評定,而是他們花錢的態度,笑貧不笑娼。
近年來慢慢有人提倡”斷捨離”,這些人拒絕追著錢跑,將生活慾望降到最低,放棄物質為上的價值觀,不多不少剛剛好就好。
心理學家發現其實大家都「討厭不平等」,實驗參與者被分為數個四個小組,由電腦分配每個人能拿到的金錢,拿到錢的人可以自由選擇,他們可以選擇甚麼都不做,或者是用這些錢購買代幣,這些代幣可以用來增加或減少他人的錢,結束之後他們可以留下剩餘的金錢,整個實驗過程都是保密的,不會有人知道彼此到底做了甚麼選擇。
研究人員發現發現參與者購買代幣,都是用來減少「起初分配較多錢的人」,然後來增加「起初分配較少金錢的人」,這種行為模式及參與者在實驗透漏出,對富裕的人的憤怒以及厭惡。
富裕是否跟聰明畫上等號?
前倫敦市長鮑里斯‧強森曾公開演講一段話,「不管你信不信智力測驗,智商跟貧富差距絕對相關。社會上有百分之十六的人們智商低於八十五。」
他說了,忌妒、羨慕和貪婪,是促進經濟成長的關鍵。
這種想法不僅很普遍,在普羅大眾心裡也十分認同這種說法,如果你想要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能力就是關鍵,而我們也會不自覺地用身分地位,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這種觀念不僅影響我們看待別人的方式,也影響如何看待自己。
美國研究找來介於五個月~四歲大的兒童,使用核磁共振進行最多七次掃描,來比較個別來自高中低收入戶家庭的兒童,研究發現,家庭收入低的兒童灰質較少(愈聰明的人,腦袋灰質愈高),他們在四歲大的兒童身上,就能看出家境貧困的小孩,比起家境富裕的小孩,腦袋的灰質少了百分之十,等到這些兒童長大後,各自在貧富懸殊的環境中生活一段時間,大腦的灰質差距會愈來愈顯著。
英國千禧市代研究數據顯示,生在貧窮家庭的兒童認知能力較弱,如果他們持續生活在相同的家庭環境下,貧窮對認知能力的影響更大,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家庭在貧窮狀態中停留愈久,對兒童的認知發展傷害愈大,研究也發現,無論母親是否罹患憂鬱症,兒童是否單親,或是由同居伴侶扶養長大,這些因素對兒童的認知發展影顯,遠不及家庭收入的影響。
貧窮之所以會阻礙認知發展,似乎是因為壓力與缺乏心智刺激所致,有一份研究測驗七個月大、十五個月大的嬰兒和兩歲大的唾液,用以評估唾液中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的濃度,研究發現家境貧困的兒童之所以認知發展受限,顯示主要是因為兒童壓力,包括兒童接受心智刺激、父母教養方式、物質環境水準等,父母無法讓兒童在資源豐富、心智刺激充足的環境下發展,兒童會錯過重要的發展階段,往後的學習也會出現阻礙。
貧富差距對教師同樣構成影響?
布里斯托大學研究人員曾比較班級導師與國家考試的閱卷人員的評分方式,他們會給一些住在貧困社區的學生打低分,而家境優渥的學生平均得分比較高,學校給黑人兒童的分數也明顯較低,給印度或中國學生成績則比較高,這並不是批評老師,而是人們會下意識用種族來評斷一個人能力,甚至連兒童自己也會因此用種族來評斷自己。
世界銀行公開了一份實驗,一群來自印度不同種姓階級,印度的種姓皆即將將人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至於賤民則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世世代代從事最汙穢的工作,譬如處理屍體、收集垃圾、清除排泄物、屠殺動物、皮革處理等等。
雖然政府盡力廢除種姓階級,但這個制度已經影響這個國家很久了,很難完全改變人們的思想。
研究者讓年紀介於十一、十二歲的男孩一起破解迷宮,此時他們還不知道每個人的種姓階級,他們破解的能力此時測出的結果都差不多,接著研究人員公佈每個人的種姓階級後,種性低的男孩能力大幅度退步,所有兒童的表現出現差距。
那是因為一旦知道地位高低,就會讓人焦慮感提升,竟而降低專注力,甚至影響兒童的心智能力,當你的身分地位受到歧視時,生理和心理壓力都會提高,你會很關注自己的能力表現,竟而產生壓抑的負面思想,這些都會妨害工作、記憶等表現,這也是為何家庭收入對兒童影響認知這麼嚴重。
目前各國政府極力推崇不分班制度,芬蘭在多年前就推動了教育改革,從童年到十六歲的所有學校學生,皆採能力不分半,同時政府也提升教師訓練品質,讓教育工作者更受重視,相較於其他國家,芬蘭兒童更晚才開始上學,接受考試的次數也比一般學校還要少,上課的休息時間也比較長,但是他們全球PISA測驗一直是相當優秀的,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芬蘭學生的學習復原力也比較高,能克服家庭背景的限制。
三、平等和未來並不衝突
在經濟發展前期,人們會因為物質逐漸豐富,快樂和幸福指數會大幅增加,但但了一定程度之後,幸福感便會趨於平緩,國家變得更富裕,人們的幸福感提升的幅度就沒那麼大了,對於富裕國家的人民來說,是否擁有更多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當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被滿足後,額外增加收入帶來的效益就會逐漸遞減。
貧富差距造成社會五大傷害:
一、社會問題嚴重,藥物成癮、未成年懷孕、吸毒酗酒、暴力事件等等。
二、有礙於社會融合,人們難以跨越種族合作,更不可能嫁娶,社會合作受到限制,也造成貧富對立。
三、影響社會凝聚力,擔心別人的看法與評價,對社交活動感到抗拒。
四、強化地位焦慮感,精神疾病攀高,人們不幸福感愈來愈深。
五、消費主義、炫耀性消費,利用奢侈品來彰顯自己的地位,讓人們工時拉長、背負更多的債務,最終導致破產。
只要在生活品質上獲得四大重點改善,我們就能過得更愉快、滿足。
一、縮小貧富差距,讓地位的重要性下降,人們在社交活動時,也比較不會缺乏自信,焦慮感就不會那麼重。
二、擺脫地位,去除消費為重的觀念,建議每週工時為二十一小時,減少工作時間,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孩子,關心真正的朋友。
三、改善工作品質,減少公司的位階制度,讓員工們也能參與決策權,落實民主,讓每位員工的貢獻付出都受到重視。
四、創造平等的社會,這項必須政府和整個社會共同努力,只有貧富差距愈小,人們的社會幸福感才會愈高。
我應該足夠資格講貧窮這件事情吧,小時候就是”低收入戶”出生的家庭,我父親只有國中畢業,是最低階層的工地勞工,我母親高職畢業就到工廠當女工,家中四個小孩的衣服,都是撿表姊們穿不下的,然後我再我撿我姐的,我妹更可憐撿我的衣服。
貧窮對孩童的心智能力確實有影響,我們在物質缺乏的環境下長大,我們能接觸到的書本、知識、技能有限,父母親本生也是國高中畢業而已,也沒有多餘的知識可以教育孩子,那個時候在學校會莫名的感到自卑,甚至很討厭去上學。
貧富差距其實在小孩時就能感受得到,小孩看得出來誰穿得都是漂亮的新鞋和新玩具,也能感受得到老師對那些小孩關心,現在自己當母親之後,也許是潛意識作祟,我很少讓孩子穿別人穿過的衣服,幾乎都是全新的,讓他從小學習不同的技能,游泳、足球、閱讀、音樂,主要是刺激他的心智能力,讓他的大腦學習多元的知識,讓他更聰明。
再來說說我待在銀行的那九年好了,進入銀行起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賺錢,銀行確實也有賺不完的錢等著你,年薪兩三百萬的大有人在,剛開始收入增加後,確實讓我開心了好一段日子,我將賺到的錢用來改善物質生活,只是當收入到達一定之後,超過維持生活物質之後,那種快樂感已經不像當初那麼強烈。
於是我開始模仿身邊的人,購物、出國旅遊、炫耀收入等等,但是愈是這樣我似乎生活得愈壓抑,我必須花更多時間待在公司裡賺錢,我必須穿著華麗表現出富裕的樣子,想想就覺得很可笑。
那個時候只覺得精神壓力很大,每天藉由購物宣洩我的壓力,至今我家裡還堆了一些沒開封過的物品,當時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買。
後來我發現這樣不行,我已成了病態式購物,身體嚴重肥胖,情緒低落甚至不知道活著是為了甚麼,即便我生活很富裕,但是我仍然覺得不快樂。
所以最終選擇換工作,我遠離所謂得富裕環境,我減少了上社交軟體的時間,不看那些炫富的照片,名牌包、豪華旅遊、昂貴名車,然後檢視自己喜歡甚麼、想要甚麼,停下來然後重新再出發。
這是一個內省的過程,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病態式的購物,根本無法注意到自己其實已經心理生病了,朋友的比較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會造成別人的傷害,因為他們也是被傷害的那群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比較,我的方法是這樣啦。
好啦,以上就是Maggie分享這本書的一些內容,如果你也喜歡我的分享,請在下面留言給我,算是給我繼續寫心得的一個鼓勵囉。
書籍資料:
書名: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
作者: 理查.威金森
出版社:時報出版
讀墨電子書連結:http://moo.im/a/4bsyGU
延伸閱讀:
原文連結Maggie媽 談保險,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