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上流》好係邊?
睇完寄生上流的都會讚這出戲好。因為反映咗貧富差距,窮人劣性等深刻題材。而對比前幾屆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我可以話《寄生上流》是批着左傾知識分子之仇富式趣味外殼的影史經典。
咁而我点解要寫呢篇影評呢?畢竟宜家網上已經有太多關於呢部電影的“深刻”評論了,大家都早已目不暇給。但我發現許多人都用階級、人性觀點分析這套戲,卻好少見到有一篇影評係認真談及男主角刺向朴社長的那一刀。
于我看,那一刀是這部戲之所以拿到戛納,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唯一原因。而大多影評都只將它簡化成是階級論中窮人向富人反抗的行為,視之為一個窮富家庭故事里的窮人階級反抗的高潮。但我認為這遠遠不夠。
要知道,今次宋康昊飾演的角色在導演呈現的鏡頭下是從來無意識形態的一個人,甚至連仇富的面向也無明顯提示過。我可以從他身上看到我爸爸的身影,知識水平不高,只會營營役役地生活,對於人生奮鬥已經毫無樂趣,而面對自己與別人的貧富差距時,也只會低頭灰溜溜地離開,然後在電視機前逃避現實。可以話,把這樣的一個人殺富人,和一個深受馬克斯列寧主義薰陶,以無產階級革命為綱的窮人殺富人,都歸入一套階級論去解釋,是遠遠不足夠的。
而奉俊昊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無賦予宋康昊這個角色明確意識形態和仇富心態的情況下,將他無端殺了一個於整件事無太多關連的朴社長的事件在觀眾面前合理化了。整部電影就有如一煲老火烹調的珍寶湯,千種食材慢慢熬成了一匙羹精華,最後在食客味蕾爆發。那一刀,就是精華。而這一匙奉俊昊是如何配料,調味,熬製的,我以下盡量嘗試回顧解讀,從這一匙羹的湯中嘗試還原這位頂級廚師的烹飪過程。
電影的前半部就是經典的韓國電影,充滿了笑料和橋。但在電影後半部開始,電影風格逐漸希治閣化,再到結尾30分鐘,畫面風格有如黑澤民的夢。三種風格,銜接自然,導演功力👍。
既然要說那一刀,就要說宋康昊和朴社長這兩個角色。朴社長我覺得在這齣戲里導演是有意將其單一化,所以可以直接按階級論里的已經異化了的富人去理解他。
而宋康昊這個角色金先生,在電影前半段被設定為一個有老婆兒女的失敗者,參與到整個寄生行動中的一員,角色非常固定。而在電影後半段才有第一個真正描述他的鏡頭,就是他老婆喝酒時羞辱他的鏡頭。那是我認為這是整個電影第二好的戲。這個鏡頭格外真實,沒有意識形態的吶喊,只有歲月沉積出的苦笑。一個笑容,一聲妥協,就將金先生一家之主的地位和他的失敗赤裸裸地帶了出來。帶到觀眾面前,也帶到他的面前。
而後就是天橋底這場戲,面對地下室事件兒女的手足無措,父親的角色讓金先生站了出來,去承擔這個家庭突如其來的重擔。要記住,這整套戲金先生唯一他自己認可的社會身份,就是這個家庭的父親。從這裡他開始跳出群戲,以個人名義介入故事。
之後在體育館里,經歷過朴社長地下室的困獸鬥與半地下室的家浸水的慘痛后,金先生才跟兒子坦言他其實並無計劃。在現實層面上說,金先生確實沒有擁有計劃的權利,窮人永遠只能見步行步。而在故事層面,導演在這裡賦予了這個角色非理性的面向。在這之前,金先生這個角色每個行動都帶着窮人特有的邏輯,,和底層普通人的價值觀並無二樣。而在他這次的“非理性宣言”之後,我們基本可以將這個角色與《四百擊》里的小孩與《精疲力盡》里的大盜齊平了。
最後來到高潮戲,最後30分鐘的色彩同埋剪輯構成咗我今年睇過的最令我high到的蒙太奇。如金先生時候所講的,一切都像夢一樣不真實。在夢一樣的場景里,面對女兒準備死在自己面前,兒子頭破血流被人背走,金先生在這裡有兩個角色,而兩個角色讓他採取了同一樣行動。一個就是他的唯一社會身份父親,他需要保護這個家庭,如果不能,他只能復仇,這是非常原始的情結。但復仇為什麼不是找那個地下室上來的兇手而是朴社長?這關乎他的第二個身份。
一個存在主義式的人。
如我上述,這個面向是導演在體育館是賦予給他的。我覺得當時場景的色彩安排也是導演有意為之,一切都真如同夢幻一樣。而夢,是非理性的。在理性中,金先生要殺死朴社長的理由幾乎沒有。但在夢中,在非理性的引導下,在見證朴社長非人式(已異化的人)的舉動下,金先生洞悉到一切悲劇的根源。他明白到他刺向的不是人,是一種惡,讓他淪落到如此地步的非理性的惡。這一刀的悲劇意味,有如《局外人》里開的四槍,是人在非理性下對人生最本能的控訴。
所以,如果我認為只將整個故事看作一個階級故事未免太過簡單一點。要講只講階級,高達早就拿奧斯卡了。這部電影最高明处,就在於導演呈現并合理化咗一個無意識形態的普通人殺了一個只不過比他有錢的人,而一切都只有觀眾明白。其存在主義意味直追甚至我認為,超越了法國新浪潮的楚浮與高達。這是一場比階級論更高級的謀殺,這是最原始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