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oisseur系列:談文化品味的數位轉譯實踐】
2018年,有場個人期待已久的展覽~【天香茄楠 — 香玩文化特展_香之道】,此展展期為:2018.05.25~2019.10.20。【典藏・古美術】也於107年6月號就配合推出特輯「一縷奇煙~沉香與中國香文化」。
【天香茄楠 — 香玩文化特展_香之道】一展是以北宋丁謂所著《天香傳》名之,有「香之道」與「香之味」兩大研究與展示主題,不僅展示了多件台北故宮博物院所珍藏之宮廷香品,也從品香活動的古習今貌,去展香具與佈香席,此展看到幾位在香文化傳承志業中致力甚深的舊識參與,有燒製香爐、冶金香器、研究香文化者。而深究其源與緣,無論是在大陸或台灣,興浪起近代香文化品趣雅興風潮者,就不能不提恩師~劉良佑教授,以及承其志的【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
【典藏・古美術】確實有其專業的市場敏銳度,也較能關注現今文化訊息,因此6月號就有個專題~「〈馨傳飄香〉劉良佑和他的門生:記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本事」 。但香文化在中國似乎更加火熱,這也引起以藝文、潮流、生活紀錄片報導為特色的「一条」來台採訪拍攝,早在2015年就於劉老師的台北關渡住家取景,並推出【葉放訪香~一爐香,爲何如此迷人?】一片,片中採訪劉師母~羅曼莉女士,談香學、香品、品香、香具、生活、與劉老師。另一部【台灣香學家~劉靜敏】,則在學姊的任教大學的研究室中取景,訪香學之研究、談香席入生活、緬懷劉老師對香學研究與品香雅趣的貢獻。兩個訪談影片都拍攝剪輯地十分優雅用心,值得推薦觀賞。還有一部【台灣香學家彭清燕】,則到彭大哥的台中家中實拍,談劉老師開始研究香學的往事,為著書論著查找古籍、實地探查,為復原香席而購藏香木、設計香具、傳授推廣。
【葉放訪香~一爐香,爲何如此迷人?】片中見到由劉老師憑藉陶瓷創作與藝術史研究所精粹的香席茶具設計。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7CC7bCFnCg&feature=youtu.be
【葉放訪香~一爐香,爲何如此迷人?】片中見到由劉老師依香席步驟需求所設計的各式器具,均非常雅緻。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7CC7bCFnCg&feature=youtu.be
【葉放訪香~一爐香,爲何如此迷人?】片中見到由劉老師設計的香薰,器大卻雅,以蓮花瓣為器身、以蓮蓬與鵜鶘為蓋與鈕。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7CC7bCFnCg&feature=youtu.be
【葉放訪香~一爐香,爲何如此迷人?】所拍攝之【品香餘韻】香簿,冊頁中有劉老師的字與私章。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7CC7bCFnCg&feature=youtu.be
師母在訪談中娓娓道來在千禧年前後,劉良佑老師一面查找古籍文獻從研究著書去賡續起香學與香席,出版《香學會典》、《品香之道》、《靈臺沉香》等書,此外,也奔赴東南亞花巨資購藏棋楠、沉香,也自己設計多款香席用器具、香爐、香盒、香薰,請當時已能成功燒出倣汝窯釉色的陶藝家學生燒製成器、以及甫從南藝大碩士畢業的金工創作者去冶鍛模製下圖中的香席用具,更設《香簿》、《品香餘韻》,立香席品傳之法,使品香從古籍紙頁躍然成可品可評的雅趣活動。
目前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擔任教授教職的劉靜敏學姊仍賡續劉老師香學研究工程,因為其中國文學深厚的研究底子,加上任職歷史博物館的研究經歷,進入研究香學、生活香學,自然得心應手,所以談個品香也能捻來明朝周嘉冑《香乘》「霜里佩黃金者,不貴於枕上黑甜。馬首擁紅塵者,不樂於爐中碧篆。」講的雖是各異的個人品趣,但談馳騁沙場,披黃金甲冑享盡榮華,怎比得上一夜安枕?評縱為龍鳳,能擁愛入懷,還是心儀一縷輕煙香。隱隱約約地,品香就有自己的故事了。
彭清燕大哥,也就是「天字輩」大師兄(天之海),是位知名古董商。學鑑賞古董,要從書學、從物學、從人學,所以個人就從劉老師跟彭大哥學。彭大哥說話是很不客氣的,考核鑑定能力比劉老師嚴格。劉老師與他的相處是師友相兼,一起玩香、買香、合香,唯不做香方。若劉老師是從研究去,彭大哥就是從生活來。無論是玩香、玩古董,都是實務派。由他在影片中所談論的劉老師與香學,是生活的,是在香席上朋友間在文化閒聊的,立體多了。
談個人的數位轉譯實踐:
《香學會典》影片
當時,為輔助《香學會典》、《香學之道》等專著,以及推廣香學、香席,劉老師也特別製作了一部名為《香學會典》影片,由個人負責美術與剪輯。目前【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的香席活動,都會播放其中的第三單元:「香席」,務使參與者都能了解「香席」禮儀,品香、品趣、品意境。
其實當時也正進行著《中國歷代陶瓷鑑賞》系列DVD影集的製作,一套13集,是以影像轉譯圖文版鑑定教學,因為做得早,苦無參考,邊做邊修,仍因對於學習方式有過大幅度的變動,DVD版本也有如下無法修正的缺點,因此成效不佳。
1. 不適合查閱選讀。
2. 不適合用來表現抽象且非視覺性的概念。
3. 不適合跳躍式閱讀。
4. 無法進行平行分段。
5. 不方便選擇小段落反覆觀看。
6. 不利於呈現過長或非口語化的內容。
7. 固定的播放速度。
《香學會典》影片在此經驗上,改以口述、紀錄片、示範動畫/影片為主幹,聚焦條列式重點,配合紓緩主調,經營文質雅趣,分四大主題,各符其需,分章成篇,任意拆合,效果好些。
1. 什麼是「香席」與「品香」
2 沈香的類別與等級
3. 龍涎香與麝香
4. 香席儀式的進行
就香學研究而言,前3章仍本過去以「影音視訊形式」轉譯香學研究內容,著眼於更能有效地幫助建立「參照鏈結 reference connection 」,提供觀者一個即述即見的觀賞環境,立即整合影像與聲音資訊,增加學習效果。
香席儀式的進行是影片的重點,也為配合香席辦理,進行香席儀式的示範,包括從香席執爐人備香程序:打灰、起灰、開孔、覆灰…等,一一示範,並透過簡易圖像,有更明確的意象。從口述、文字,提供即見即視的學習環境。香席中的品香更是重要儀式,在《香學會典》一書有特別拍攝照片,影片製作更是能掌握「對時間的操控:時間的壓縮與延展」、「對空間的操控:重組不同空間的事物」、 「簡化複雜的概念」的技術優勢,在進行內容轉譯後,提供更清楚的內容。
【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十週年影片
2017年入冬時,適逢【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十週年,希望製作一部影片,談香學會、談香學、談劉老師,回顧這十年來承其志的歷程。遂委由個人任導演,訪談創始學會成員入鏡,輔以這十年來的每年兩次香席的紀錄片,以及許多珍藏照片。由消化龐雜影片資料,「參與」十年活動,理出梗概,編寫訪問大綱,由訪談導引十年歷程,剪輯成《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十週年》影片。
說來特別,因為都認識這些阿姨,也因著劉老師,大家對這位缺席許久的小老弟還有點信心,恰如其分地,個人成功隱身,讓主角們說個人那個很重的「連結」。
沒刻意用Premiere或Final Cut,簡單用iMovie就能集成這些拍攝段落,現在回想,其實這些「大學姊們」在談【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是有故事的,畢竟戮力經營10年了。當天與攝影團隊是在劉老師逝世週年祭的香席茶宴後進行拍攝的。
影片就由現任會長從2006年冬在華山文創園區的【中華東方香學研究會】成立大會說起。
香席後,品香的客人寫下感想於香簿上,簿上記著香席上所用的香品、地點、時間、香席持爐人。
當天的香席情形。
這些會員均事業有成,香學推廣非等閒事,卻能不急不徐。既無涉世之心,推動時自然有優雅些。每年辦理的香席均十分用心,彼此交流心得,雖是閒事,但不入心,品味高下立判,所以每每讓這些忙碌的女強人們,要努力偷閒分時給品香。承劉老師之志,只修靜心品趣,不尚療身香方。
後記:
曾為炫技與賣弄文青寫過如下的文句發表在《典藏・古美術》月刊。
這一年來,因研究需要,常以顯微儀器拍攝瓷片標本,目的在放大古瓷鑑定的關鍵,冀望能從肉眼外的世界,摸索出解答。 順時針轉動調整鈕,再前後微調鎖定焦距,眼前從模糊到清晰,初見時的驚艷卻從清晰到模糊,原來,急切的求知慾早早趁隙沖淡了激情,一切只因習見如常。曾為之起名為《顯微鏡下的真相》,寄以確立研究目標,但如今看來,何曾對準過焦距呢,透過鏡頭目睹古人無緣得見的釉彩之美,卻只一心求真,不審美。 經調整兩側光源,牛毛紋跟氣泡就清晰可見,特別是在清亮的石灰釉中氣泡密佈如星,宛若瞬間凝結封存的沸水。 前些日子,和同好共賞拍下來的幻燈片,打在白幕上,真像是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畫作,有汝窯的斂藏高雅、鈞窯的奔放冶艷、青花的敷色清麗和鬥彩的填染嬌嫩,丰姿各具。可我覺得建窯最吸引人,有些像在黑畫布上,恣意流佈的油彩﹔有些像是夜空中的點點繁星,透閃著悠遠銀光。
其實,上面談的是在科學鑑定技術中相當重要的釉層顯微放大視像。
也同樣是在《典藏・古美術》月刊發表的一篇介紹古近代陶瓷破器的「鋦釘技術」文章中,為以「天缺、地缺、人缺」破題,引了余秋雨的散文。
幾年前曾於昆明市鳥蟲街,在一位老玉販的舖子裡買了只鐲子。舖面不大,十尺乘尺半見方的木框玻璃平櫃後,就僅容迴身。街上常見的少數民族老繡工與銀飾在這兒也有,但擱置側旁,不多也不精,倒是玉鐲擺放有序,老玉新玉分列,並沒有雕件參雜其間,看來是專營玉鐲的舖子,與其他舊貨攤有別。 老先生頗為健談,從用三指併攏以代腕骨粗估合宜內徑,到選玉質看玉花,都費心提醒。當時到訪雲南的台灣觀光客還屬少見,所以身後竟逐漸聚集人群,閒來圍觀者有,持貨兜售者更多,老先生則越發起勁。櫃中的玉鐲以白玉為主,連帶翠的都不多。當地也不時興沁色,所以除潤白如脂者外,才會有從半透明玉質中品賞玉花的說法,即使玉花也不過就是礦物塊體的組成。每當老先生雙手捻指作圈,兜起玉鐲互碰時,清脆的響音總能立即止息身後的雜聲,老先生說有裂縫的敲不出這響音,隨即又兜件玉鐲來應證,身後的人群也就靠的更緊了。有人眼尖瞧出響音清澈的玉鐲似有裂紋,老先生不急不徐地說那是「天缺」,是自然形成的,非熟坑或生坑出土的「地缺」,也絕非人為破損的「人缺」。這「天缺、地缺、人缺」是行話,老玉販說來理直氣壯。 無論我們界定那些老收藏品是古玩,是骨董,或是文物,其實就是我們在一條展向未來的旅途中,對漫長迢遙歷史的頻頻回顧,只是每個人的姿態不同罷了。余秋雨在《山居筆記》談廢墟時寫道「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蹧蹋,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是啊,老了就老了吧,美學家口中不是常說「美比歷史還真實」嗎?美的歷史是不應有虛掩的。
「數位轉譯」並非只是「類比」與「數位」的雙軌切換,也不是只有「內容」與「技術」的無縫轉接。能兼擅兩端自然省事,否則從「圖文式」古文物鑑定知識的作者,到「影音式」古文物鑑定知識的編導,光是如何為抽象概念提供視覺資訊?如何簡化文稿讓影像說話?就是得不斷編修與經驗累積的,這些均非易事,個人走過,所以懂。所以能欣賞「一条」系列分享的文化、藝術、生活、風尚,所以能懂得之前如何經營這些轉譯技術。
此篇算是憶往,也算是惕勵,既要不斷回顧古文物歷史,又要不斷追逐新數位技術,更多的切換與交集,就是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