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當一個好的區塊鏈驗證人?Forbole 的分享及建議。
區塊鏈驗證人 (validator) 是驗證節點的經營者,他們將在由區塊鏈構成的下一代互聯網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前景秀麗。本文分享我們 (@Forbole) 從 2017 年底加入 Cosmos 生態以來作為驗證人的一些點滴、前瞻及建言,希望令大家對這產業有更深刻的認識。在閱讀本文前請務必先重溫《Terence, Forbole, Big Dipper, Desmos... ...》、《Forbole 的介紹》及《LikeCoin 取消委託要等 21 天?從 PoW 到 PoS 談談 Cosmos 的綁定權益證明 BPoS》,因為我盡量不重覆上述文章已談及的東西,以免本文太冗長。
作者:@Terence
區塊鏈驗證人的工作及所需技能
驗證人的工作是營運可靠的驗證節點,以保障區塊鏈的網絡安全。若該區塊鏈有鏈上治理架構 (絕大部份基於 Cosmos 技術的區塊鏈都有),負責任的驗證人亦需要參與治理的討論及議案的表決。因為要負責以上工作,驗證人的最基本要求包括:
- 熟悉網絡基建 (network infrastructure) 的搭建
- 熟悉分佈式網絡的運作、風險措施及安全設定
- 熟悉區塊鏈的通證經濟設計,例如商業模式、通脹率、交易費用等的設定
又因為驗證人往往又是該區塊鏈除了員工及投資者外,有最大利害關係而又熟悉運作的持份者,所以驗證人通常都是該區塊鏈社區的活躍份子,所以有些驗證人在社區中亦會作出不同的貢獻,包括:
- 開發工具 (如我們開發了 Big Dipper)
- 經營內容及社區 (@BigDipper 正陸續提供更多內容,我們團隊中的 Kwun, Riccardo 及 @Shilin 都是 Cosmos 社區中較活躍的,Kwun 於 2018 年寫的這篇設定 Cosmos 驗證節點的教學,至今逾 7,000 個瀏覽,若在 Google 上搜 "guide Cosmos Hub",它是在首幾名出現;Riccardo 則是 Cosmos 社區 Discord 頻道的創建者;Shilin 則負責了 Today in Cosmos 的中文翻譯及 Cosmos 動態系列。)
上述聽起來非常艱辛及複雜,是否值得花這個時間,言人人殊。在投入大量時間前,亦有一些先決條件,以下是我們的親身經歷。
1)要具備強烈的區塊鏈及加密貨幣信仰
區塊鏈日新月異,作為驗證人需要看很多東西,亦要鑽研分佈式網絡的底層技術及經濟結構,但這往往卻是電腦界中相對少人喜歡的領域,因為大部份人的心態都是想開發一些應用給大眾用,他們希望用最小時間,學一點技能 (例如基本編程),然後就可開發一些自己及別人看得見觸得著的應用,這類開發所需求的技術入場門檻較低。但區塊鏈網絡就不一樣了,它對電腦科學的知識門檻高很多,又不容易開發一些能給大眾用的東西,若心態不足,會感覺付出很多但看不見收穫。要在這樣的條件下努力成為一個驗證人,自身一定需要是個非常堅定的區塊鏈及加密貨幣信徒,而且已決定全身投入其中,否則將不會有足夠的心理狀態應付。
2) 主動積極學習,擅長在凌亂中找到脈絡
Cosmos 其中一個意見領袖 Zaki Manian 在 2018 年的 Web3 峰會演講,在答問環節中有人問,Cosmos 的技術文檔能否寫得更詳盡淺白以讓初階的人可以更易掌握。Zaki 當時直言,那些人並不是 Cosmos 早期的目標受眾,Cosmos 要的是能夠在缺乏說明,訊息混亂的環境中找到答案的人。以我們的經驗,Cosmos 亦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取態的項目,因為項目早期變化頻繁,文檔很快就要更新,而且創辦團隊都忙於編程,不會想花時間在文檔上。
這真實地說明了我們早期在 Cosmos 的經驗,我們算是較早加入 Cosmos 技術社區的人,而且我們當時連最基本的區塊鏈知識都欠奉,甚麽 PoW、PoS、挖礦、私鑰公鑰、Hash 都不懂,甚至甚麽是區塊鏈瀏覽器都不懂,你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看到混亂不堪的 Cosmos GitHub 是甚麽的情況。但當時我們看了 Jae Kwon 及 Ethan Buchman 的演講,深深被他們的想法所吸引,我們當時想,「這世上竟然有這些人在做這樣的事?」。或許可以用見賢思齊來形容我們當時的心態:這班人太厲害了,我很想跟他們一起幹!正正是基於這心態,我們就不斷學習。
3) 不恥下問,願意分享
新手一方面要主動積極學習,一方面要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法向別人請教。當你摸索到一些東西,有新的新手問同樣的問題,你都要用之前教你的人的態度去教新的人。重點是不要不做功課不作嘗試就問,不要做單方面的索取者,而是要做一個願付出的貢獻者。以我們個人而言,我們很反感別人用私訊方式向我們查詢問題,因為私訊並不能令整個社區受惠,通常私訊問我們的人出於兩個原因,或許他們怕醜不敢在公眾討論區問 (所以我們說要不恥下問),或許他們自私不想學到東西後幫了其他人 (所以我們說要願意分享)。
雖然區塊鏈領域現在都出現了一些敗壞的風氣,但我們仍然非常相信俠義精神及付出者收穫這兩個做人原則。
4) 具一定英語能力及願意面向全球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區塊鏈世界高手如雲,精英份子盡在英語世界,就算對方看起來是亞裔,絕大部份都是流利的英語使用者。寫得最好的教學是用英文寫,最活躍的社區都是用英文交流,而且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社區仍屬較獨特的市場,人口不多但分佈全球,所以我認為亞洲的 (尤其是中、日、韓以外) 驗證人,包括香港及台灣的,應盡早走向國際化,因為本地市場太小。更何況,區內過去有太多騙子,當中包括一些曾經融過很多錢的那些看起來是明星的項目,它們摧毁了區內市場信心,要時間復元。
Forbole 在 2017 年成立,首兩年都沒有打中文市場,並不是因為我們獨具慧眼,而是我們根本看不到中文世界有我們的受眾。我們這家由兩個「香港仔」開始的初創,走進了 Cosmos 世界,只能用英文,只能面向海外。
我的英語能力不太好,典型的港式啞巴英語 (就算用寫的都充滿低級錯誤),但亦只能堅持,因為我別無選擇,除了因為面向海外,亦因為我們團隊八人有一半都不懂中文。
其實,在去多了全球不同的會議後,我發現有不少人英語能力都普通,而在區塊鏈世界,大家都是抱共同目標的革命者,一般來說都較能容忍對方的英語能力不足。你要記著,只要你在做有意義的事,以實績吸引別人,別人就要自我調節去適應你的表達方式。
對新手的建議
沒有人從開始就懂區塊鏈,我們每天都在學習。但我非常相信,如果我們能學到這個地步,絕大部份的團隊都可以做得比我們好。再以我們為例子,一開始就是典型的二人技術+管理的組合。要成為區塊鏈驗證人,你可以是從未進入區塊鏈領域,但你必定要兼具技術+管理/經濟決策的基礎。
1) 技術知識門檻
Kwun 是電腦工程系出身,在投身區塊鏈前已做了十多年全棧工程師兼創業者。技術方面,要有很強的電腦科學基礎,例如編程,重點不只是你學懂了 Golang 或 Rust (都是區塊鏈世界目前最熱的語言),而是你懂如何學習,因為學海無涯,你不可能掌握每種新語言,但你要懂分辨最熱門的幾種的優劣及思維方式,令你可以與懂那些語言的人溝通。
無論你還在求學還是已出來工作,以我看來,若你已有全棧開發經驗,只要全力投入學習營運驗證人節點,幾個月內你就能開始看懂社區中的對答,至少你將有能力問一些更有建設性的問題。只要你顯示出進入這領域的誠意,相信我,各大區塊鏈社區是非常歡迎你的,它們不缺錢,它們缺人。
2) 管理/經濟知識門檻
我是金融會計出身,做了五年銀行再與 Kwun 合夥了逾十年至今,我是在 Forbole 團隊中少數又不懂編程又不懂設計的人。我在區塊鏈立身處世的定位是經濟、管理及寫作。例如以下兩篇文章,並不需要太多技術知識,但卻幫助到社區的成長。
- Akash, the (decentralized) Airbnb or Uber in cloud services?
Akash 用區塊鏈技術搭建雲計算力的市場,試圖顛覆由 GCP 及 AWS 等巨頭壟斷了的行業,要寫這個程度的文章並不需要很強的技術知識,中間涉及到的通脹率,其實是財務知識 - 通脹產生的通證就像股票增發,會稀釋現有通證持有人的權益,這不用很深的區塊鏈技術知識都會懂。 - Forbole voted “No” to Proposal 23 of Cosmos Hub
年初的 Cosmos Hub 第 23 號議案,我們戲稱它是 Cosmos 的「二十三條」(香港人會懂,但其實與香港的二十三條立法性質完全不同),我們力排眾議投反對,我為此連續寫了三篇文章力陳,雖然最終仍是大比數通過,但 Forbole 的名聲亦因此進一步加強。其實這亦不涉及太高的技術含量,更多的是對社會資源分配的理解,及在 Cosmos 上的經驗。
若要說基本條件,就是基本算術及財務知識,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風險意識。
3) 探索「驗證人 + 」的商業模式
以目前市況,絕大部份驗證人是不能只靠驗證人收入生存。以 Forbole 為例,目前在 Cosmos Hub 上的投票權 1.24%,佣金費率 9.5%,我們每月的佣金收入估計為 1,460 atom,以目前(低迷的) atom 價格 US$2.74,這相當於 US$4,000,不能說好,如果 3 月的 Crypto 海嘯重現,壓力就更大。但我們已是 Cosmos Hub 的首 20% 驗證人,其他排名更低的驗證人的情況就更艱苦。但為何大家還在努力?各有盤算。
「XXX +」這概念在中國被濫用,但在驗證人角色卻非常合用。我們是為了自己的區塊鏈項目 @Desmos 才學習怎樣做一個驗證人,而這過程又令我們認識更多的東西及人脈以發展 Desmos。另外,又例如 Big Dipper,它在 Cosmos 的 HackAtom 獲奬,為我們贏得生涯首次的加密貨幣收入 - 1.4435 個比特幣,我們其後因為 Big Dipper 的機會,陸續獲得包括 InterChain基金會,IRISnet,Kava,e-Money 及 Celo基金會等的奬勵及資助,令我們可以在能吃飽穿暖的情況下持續優化 Big Dipper 及建設社區,這又增加我們的知名度,例如 Celo 這個被譽為 Facebook Libra 競爭對手的明星項目,在博客提及 Forbole 的名字。
亦有一些其他例子,有一些驗證人全力鑽研網絡安全,以服務機構投資者,這樣可確保一定程度的佣金收入;有一些是全力開發工具服務其他驗證人及委托人;有一些是精於開發技術以獲得各區塊鏈基金會的資助款項;有一些強於發展社區,從中探索商業模式;當然亦有一些是機構,例如創投希望自己當驗證人直接管理自己的資產,以及加密貨幣交易所亦當上驗證人以避免客戶將資產匯出。
學習做驗證人,尤其學習做 Cosmos 生態的驗證人,將享受很大的學習槓杆。因為在 Cosmos 的經驗,令我們更易理解其他區塊鏈例如 Solana,Aion,Polkadot,V Systems 及 Celo 等。隨著 Game of Zones 已正式展開,Cosmos 的跨鏈通訊協議將進入實戰階段,這將令互聯鏈 (Internet of Blockchains) - 一個能抵禦中央權威審查、引入去中心化治理、更開放多元的互聯網 - 的理想變為現實,互聯鏈將需要很多的驗證人,這為大家帶來龐大機遇。
說到這裡,順便賣個廣告,我們深明 Cosmos 的成功是因為它栽培了強大的驗證人社區,但隨著 Cosmos 生態開枝散葉,新手開始難以在 Cosmos 驗證人社區找到合適的位置,Desmos 其中一個願景是希望為互聯鏈培育更多的驗證人,我另文寫了《9 reasons why you should become a Desmos Validator》,如你或你身邊有朋友具備一定的全棧或後端經驗的開發員朋友,而又有興趣學習成為驗證人,歡迎加入 Desmos Discord 社區 交流學習。
(最近 Kwun 接受了社區另一團隊 Citizen Cosmos 的訪問,有興趣的可以點擊聆聽)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