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意識不是知識,而是習慣 | 以及後國安法時代的香港公民社會

Hana
·
(修改过)
·
IPFS
·

2021年讀完的第一本書不是我覬覦已久的愛麗絲門羅短篇小說集,不是開啟讀書計劃後第一本翻開的《全球通史》,也不是擺在床頭的《龍飛鳳舞》,而是這本計劃外的小書——《工人看電影》。

工人看電影(台灣工運雜誌社1994)

這本書的文字平實無華,不賣弄文學素養也不炫耀理論深度,而是力求從工人的視角出發來解讀和批判影片和電影產業。讀完後,與其說學到了什麼新東西,不如說重新發現了一些我早已知道的東西。勞工被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組織形式所剝削壓榨、階級與性別種族世代等其他特質的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電影作為一種媒介形式對工人階級不公正的呈現(representation)、電影作為資本主義文化產業的一環而具有的剝削、異化效果及意識形態規訓功能、勞工的客體性和主體性、以及工人運動的困境和希望等等等等。這些都是批判理論的入門常識,但當我看到這些理論以大白話的形式密集地出現在對各種電影的短評中時,還是不由地受到了一些衝擊。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腦中似乎有什麼均衡狀態(equilibrium)被打破了,有些本來只是模糊的遠景的意識被拉近了、變得更加清晰了。於是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階級意識(class consciousness)不是一種知識(knowledge)或立場/觀點(opinion),而是一種習慣(habit)。它並不是簡單地認清自己在社會經濟體系中的位置或對高稅收再分配福利國家或無產階級革命持支持態度,而是一種持久的、反復的(recurring)用工人階級的觀點分析問題、用工人階級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思維和行為實踐。階級意識不只是要學習(learn)的,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複練習(practice)的。學習只是第一步,練習才是通往階級覺醒的途徑。

讀這本書的目的本是為1月10日去一拳書館看工人短片放映會做準備,那就順便記錄一下觀影感受吧。就影片本身來說,當天放映的兩條短片遠沒有一般商業片有吸引力。但就放映形式(在書館的公共區域放映,映後觀眾與主創包括短片中的工人主角交流感受)來講,比起在封閉的觀影廳中私人的、每個觀眾都只與唯一的“大檯”——熒幕相互動的商業片觀影體驗,這種在開放的社區空間進行的公共的、參與式的觀影體驗更能夠為我們賦能(empower)。如果說在電影院中我們完全淪為了被熒幕所衝擊、灌輸、支配的客體,那麼在放映會中,我們則成為了主體。熒幕上展現的畫面不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而觀眾席間的私語也不再只是破壞氣氛的雜音,兩者擁有了同等的地位——它們都是這個集體性觀影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放映會中,我們不止和影片本身產生了聯繫,還和周圍的觀眾甚至環境產生了聯繫,這是一個溫暖的、合作的過程。

國安法後的香港還有公民社會嗎?我想是有的。雖然我們不再有二百萬人,但我們可以有四萬個五十人或八萬個二十五人,相遇在四萬個八萬個線上或線下的放映會和講座中,我們依舊是聯結的。這些更小規模的活動也給了我們更多的空間——不是在水洩不通的街道上頂著烈日站上幾小時被曬到暈暈乎乎無法思考只剩滿腔憤懣不平,也不是隨著人潮懷著一種未經推敲的樸素激情舉起蠟燭或閃光燈,而是在思索、交流和聆聽中與彼此建立更深的聯結。

我的日曆上寫著海明威的一句話:“世界是美好的,是值得我們去奮鬥的。”

我覺得世界會變美好的,這種變美好的可能性是值得我們去奮鬥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