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外亞維儂藝術節5-絲品劇院
是一個很老舊的小劇院,門口不起眼,很懷疑,真的會有人找到我們嗎?
它,雖小,但五臟俱全。
觀眾席大概50席,天花板像是久年未整修的面貌,不知道鼓聲開始,這劇院會不會有崩塌的可能性,所幸的是,沒有!但某天演出的第一首開始沒多久,天花板掉了個零件,壁灰隨著燈光的照射下,產生了一條細長龍捲氣流線條,形成演出畫面意外的效果。
開演的前三天,因為還有其他表演團隊,大家都要輪流排練,每個團隊大概只有兩個小時可以調燈、定位及走位排練。
由於樂器體積大,演出動作大手大腳的,表演的舞台,真的很小,就連翼幕的寬度只夠一人藏,可以藏身休息的位置,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這時除了要適應沒有麥克風的耳力訓練;因為沒有後台,所以還要將每個換場,先思索定位樂器的兩側放置,以免發生換場樂器錯亂,與燈光組還要練習QUE點稍有一個錯失,很難挽回整個表演的完整度。
雖然說著舞台小,對我們而言,反而是提升的過程,在沒大人的狀態下((希望老闆請別看到這篇😂,也增加了ㄧ些些在台灣看不見的個人想 法,畢竟是團隊,也不能有太過出格突兀的個人特色,還是克服了總總的困難,增加了演出的劇場性。
演出期間,所有的道具,都得劇場式的擺放,既有佈景也不能凌亂,二樓的休息室,有一間廁所,管線老舊,若使用的話,會有聲響插曲,所以在演出期間,任何人都不得使用;也就是說,在觀眾入場前,所有內急都必須解決掉,而大家的腸子跟膀胱,都必須....健康。
劇院的所有出入口,只有一個,是我們搬鼓的路線,每天都要在演出前1個半小時,去搬鼓把所有樂器定位,換好演出服,甚至直接從家裡穿演出服過去劇場,觀眾入場,也是那個出入口,一旦演出開始後,約有50分鐘的時間,若非有緊急狀況,不得在表演中有任何人出劇場直到演出完畢。
樂器的放置處,很像一個酒窖的地方,有點潮溼,鼓皮都是用牛皮做的,很容易受潮,所以有時白天天氣好,也會打開鼓袋讓鼓皮曬曬太陽,否則,鼓皮的軟化,不僅影響音高,還會需要更大的力氣,對人對樂器都是相當大的消耗。
絲品劇院本身後面就是個小小庭院,只有在我們到絲品劇院開會的第一天,有場歡迎會有打開過那個門,接下來的日子裡,再也沒有人打開過,但那是一個別緻的小庭院,很適合大家聚在一起餐會的氣氛,個人很喜歡家裡有這樣的景(((看來又可以許願了。
雖然不是很清楚這個劇院的歷史,但我覺得,這劇院演下來,也是舒服的環境,在排練及演出的狀況下,任何演員跟觀眾的動靜,都非常的清楚,與團員之間的默契,更是天衣無縫。
接下來的幾年看下來,台灣團隊大多都在那個劇院演出,看起來應該是長期合作的劇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