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星旋风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这个春天过得去么

星旋风
·

   本来不想写这个内容的,因为我自己也没想出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但还是觉得这部电影太好看了,我很喜欢,需要向大家推荐一下,如果有人看过之后能够改变点什么,让他们的青春不那么迷茫也是挺好的。

   一般的青春偶像剧能具有很高收视率的主要原因是它们迎合了人们内心的需求,通过讲述处于不同生活环境下的男女主人公在导演生硬安排巧遇的桥段里产生交集,并在不断的碰撞中穿插狗血玛丽苏,从而增加戏剧效果。演员大多是帅气美丽的当红偶像艺人,其中的浪漫甜蜜爱情和青春无极限的活力犹如打上肾上腺激素般的荷尔蒙使观众陶醉其中,有多少真实可以让人受用已然不重要,即便过眼云烟,迷失在虚假梦境里无法自拔也在所不惜。而真正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青春电影屈指可数,有那么一两部就显得弥足珍贵。

   《过春天》就是这样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它关注的是单非子女的学习生活 ,女主的妈妈大陆人,爸爸是香港人。这代表了一批类似这样的人群,白天在香港上学,晚上回到深圳跟家人住在一起,频繁地穿梭于两地。早晚在普通话和粤语切换,一天之内过着两种不同文化下的生活。女主为了自己去日本看雪的梦想,涉足了水客行业,在这种刺激和紧张中度过着自己的青春。同样是打牌,她可以忍受花姐,却无法忍受自己的母亲,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亲人可能更加苛刻,而在水客屋那里她感受到一点点归属感。当然最后跟母亲爬上山顶,俯瞰香港的时候,母女的最终和解才发现都是过眼云烟。对于这城市而言,大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都在跟命运抗争而坚强地活着。电影中有关爱情的描绘,尤其是青春期的那种朦胧怀春表现得淋漓尽致,处理得非常到位,山顶上没有吻下去的蚊子叮桥段以及仓库里腰上粘水货的那种欲望情迷甚是让人陶醉,这种浅尝而止的表现手法让这部电影回味无穷。

    关注单非人群的身份认同,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发展问题是导演所需要表达的东西。早晨和傍晚在罗湖口岸通关的时候,我也看到过大批背着书包的小朋友成群结伴地熟练通关的情景,在他们眼里这个通行证跟在港铁里用八达通没啥区别,但随着他们慢慢长大,身份认同如何定位将困扰他们很久。他们现在不仅享受着香港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以享有大陆稍微宽松的住宿条件,表面上是双赢,但随着这几年大陆和香港的隔阂的加深,尤其是这段时间的反送中运动,很多香港人都不敢去内地,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而对于单非的孩子所要面对的困境将会更复杂,心理健康的问题越发明显。

   很多人认为两地隔阂是教育的问题,是香港教育出现了偏差。我对此持保留意见,因为大多数两派的观点都很偏激,都偏离了教育的核心宗旨。学校就是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教师的职责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真善美的道德情操教育和政治历史人文教育一样重要,让学生更多了解真实,了解现实,不要把教师自己的意识强加灌输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和梦想,这才是教育的本源。传道受业解惑的关键在于给予学习的方法而非内容,内容的收集那是学生自己的任务。而当学生能够主动去分析判断的时候,那身份认同可能就不再是难题。

    青春是美好的,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像鲨鱼一样在大海中肆意遨游。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