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伊路米啊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weekly 建:与小粉红激战的一周

伊路米啊
·

其实现在已经是晚上的十一点半了,而且还是忙了几个小时的工作之后。有些疲惫的精神让我其实有些不太想写这个周记了。但是培养一个习惯的难点不在于习惯的艰难,而是对于「例外」的容忍。so,还是坐下来写一写吧。

一、与小粉红朋友的激战

事情的起因其实还是邱晨被批政治立场不正确的事情。我看到我最亲密的一个朋友转发了相关的檄讨微博,就主动微信过去宣战了。

但是你很难说你赢了。因为这位朋友其实有着很多小粉红,或者说是网络恶汉的对话方式,让你疲于论证、疲于奔命、最终无疾而终。

其实邱晨这件事,核心不过几点:

「占中」是不是港独?

一个人要为自己的过去的话负怎样的责?

赚中国市场的钱就不能说中国坏话?(这是他最核心的论点)

当我掰开了揉碎了跟他讲相关的信息背景和逻辑时,他就会使出以下几招。

连续开辟新战场

只扣帽子不论证

动用所谓的「常理」,比如原来都这样 or xx都这样;

而这样下来,其实不是你说不过他,而是在这样的对话体系你,你每个点都要摆事实讲道理的话,只会疲于奔命,最终在一个又一个的论证中「累死」。最终这样的对话也就只能无疾而终。

而就在今天,回形针又因为某期视频的部分中国地图缺少了台湾而被围攻。这种只要被扣上一个政治帽子就要诚惶诚恐地撇清、认错,是怎样病态的一个社会啊?而一群人把这个变成斗争工具,又是怎样病态的互害社会啊。

悲哀。


二、两本工具书

可能是有了比较显性的成年人的焦虑吧,这个月看了两本我自己定义的工具书。

我本山看书涉猎的领域还算比较杂,哲学、历史、心理学、社会纪实等等人文社科大类下的书,各类别都能看。虚构类写作的确是不太喜好,但是一些感兴趣的名著和热门作品也是看的。

但在这个天梯中,最被排斥的还是那种明晃晃地招摇着,像是看了这本书就能得到什么的书,我一直都很抵触。(上一本还是追溯到高中时看的《跳出思维的墙》)

但是这个月我看了两本,《原子习惯》和《子弹笔记》,都是那种偏 to-do 行动书籍,而买来也是为了要最直接地想要找到一些当前困境的解决办法。

看下来,其实虽然没能改变我对这类书籍的偏见,但是的确还是能够提供一些思想工具的,但都不至于写成这么大的篇幅,以至于读的时候可以刻意地提速,最终吸收的内容其实也没差多少。

啊,的确是累了,就到这吧,贴个《原子习惯》的脑图,作为该书的读书笔记吧。(并不包含全部内容,只是记录了个人觉得有必要记录的内容)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