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踏青-大溝溪治水生態園區

花癡中,勿擾
·
(edited)
·
IPFS
·
久違的親子踏青-大溝溪治水生態園區景點介紹

5月中台灣疫情爆發,經過了4個多月,最近終於趨緩也較為穩定。周末好天氣,終於可以帶著兒子進行好久沒有的說走就走踏青小旅行 ٩(๑❛ᴗ❛๑)۶

大溝溪治水生態園區

大溝溪治水生態園區景點介紹-節錄自臺北旅遊網

位於內湖區大湖山莊街底的大溝溪,是一條屬於自然型態的溪溝,全區流域長約3,500公尺,集水面積340公頃。

內湖區大溝溪的整治,採用多孔隙的近自然工法設計施工,提供動植物生長棲息地,孕育豐富的生態資源,有台灣藍鵲、面天樹蛙、中國樹蟾、台灣黑星小灰蝶、端紫斑蝶、玉帶蔭蝶、拉都希氏赤蛙、小白鷺、五色鳥、黃斑鐘蟋蟀。大溝溪整治係利用魚梯(跌水工),營造的淺水域也能蓄積溪水,營造魚蝦、水草等動植物繁衍棲息空間,維護溪流生態。在流域較寬廣水路,設置親水平台及步道等設施,讓附近居民及造訪遊客能一親水澤,享受與水互動的樂趣。(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兒子周末固定有游泳課,今天上完游泳課臨時起意要去走走。我們開車、停在大湖公園停車場,再步行前往(大人約10分鐘,有小小孩變20分鐘路程XD),抵達大溝溪生態園區時已近中午。日頭赤炎炎,但是藍天綠地、美景小溪、蜻蜓蝴蝶,大自然總是讓人心曠神怡。

藍天白雲綠地,隨便拍都美

大溝溪治水生態園區的入口是座類似小小山丘的地形,先爬過一段上坡的石階,再走一樣的石階下坡,就可以看見蜿蜒的小溪。

溪水在靜止不動的低窪地區是非常清澈的,肉眼可見大大小小的魚群,也有成群的蜻蜓飛舞。我們放慢腳步,走走停停,有時蹲在一邊看魚、有時摸摸清涼的溪水。在一處較為平坦的積水區,還看到野生蛤仔!超有趣的!身為土生土長台北俗,我長到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在菜市場以外的地方看到野生蛤仔(≧▽≦)

兒子撿蛤仔給我,我正在仔細研究XD

沿著溪水一直往前走,到了不遠的盡頭處,是一池淺水。脫了鞋襪,踏進沁涼的池水中,幾乎都要忘了頭頂的烈日(幾乎而已啦,曬久了皮膚還是很痛( ̄▽ ̄)~*)。兒子一開始還有點害怕,都要牽著我的手,過沒多久就自己到處探索去了。

剛踏入池水還需要牽手,過沒多久就忘了老媽

池水周圍的草叢開著朵朵小花,數不清的蝴蝶忙著採蜜…真的是數不清(硬要說的話大概有2、30隻!)去蝴蝶館都看不到這麼多蝴蝶啊!(感動落淚)。剛好遇到親子自然生態課程的老師帶著孩子來玩,聽那位老師說,涼一些的時候池裡會有成群的蝌蚪,靜水區還會有小蝦子呢!兒子玩的超級開心,玩到捨不得走,馬上預約下次還要再來 ୧(ヘᗜヘ )୨


大溝溪治水生態園區保留了很多自然的生態環境,非常推薦給爸爸媽媽帶孩子前往。今天去也很開心地發現所有的旅人都非常有環保意識,沒有遺留任何垃圾在園區,當下也教育兒子,要愛護這片美麗的溪畔,所有的東西在不破壞、不傷害的前提之下,都可以跟大自然借來看,但是看完了,一定要溫柔的還給大自然。

園區其實滿大的,今天去已近午餐時間,沒能再往其他地方走走,實在有點可惜。別說我兒了,我自己都想再去一次(。◕∀◕。)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花癡中,勿擾高敏人、 就算有上班還是常常缺乏寫作素材、願望是成為家庭主婦3號 當媽之後順勢躲在Ricky's mom這個名字後面 覺得愉快自在 育兒、職場、樸實無華家庭餐桌、黑手指用心照顧綠植栽 在這裡記錄生活的點滴
  • Author
  • More

再見了,屬於我的這個世代的、最美好的超人。

短篇小說-從深淵凝視

永夜的海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