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樹懶的生活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Books|讀後感|精準購買-能否遠離斷捨離之苦? 也許該從買對東西開始!

樹懶的生活
·
·

原文發表於探路客平台 樹懶的生活


書名: 精準購買 A life less throwaway: The lost Art of buying a lot
作者: Tara Button 塔拉·巴頓
譯者: 潘恩典
出版日期: 2019/09出版
出版社: 商周出版
閱讀契機...

在邊收房邊、邊看完斷捨離、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書,慢慢學習會跟那些已經沒有在用、也不喜歡的物品,有點痛苦又有點爽快地道別再見後,我那宛如被炸彈被炸過的房間,至今仍都乾淨整齊

會想要閱讀這本書,是在想,
我如果能更明智、更聰明的去買東西,
先不說省錢,

我是不是就能...減少要斷捨離、要跟物品分開的痛苦?

雖然近藤麻理惠說,整理是節慶,但...常常在過節慶很累啊!
(就像你不會想每天都在過新年吧XD光是大掃除、包紅包就好累...)

因此開始閱讀此書。


本書架構

本書分成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在描述,那些行銷、廣告背後的手法,讓我們無法抵抗誘惑,總是去買的更多,作者提供一些方法,讓你可以練習抵抗這些不必要的誘惑
第二部分,描述作者提倡的理念-希望我們能透過對物品「精挑細選」,讓我們所購買的物品是「終身受用」,提供了挑選物品的原則與各種保養、維修方法,本書最後有附錄簡要本書重點與各種用品維護和修理的原則。

在第二部分,作者也花了一部份的篇幅,在告訴大家自己架設了一個「終身受用(buyMeOnce)(點我!)」的網站,你可以在那邊告訴大家,哪些公司的產品使用年限短暫、且難以維修、售後服務不佳,哪些公司推出恆久、耐用的產品。

在這個網站,有合作(或自己的廠商?)公司推出標榜可以「終身使用」或有良好「售後服務與修繕」的產品可購買。

不過,網站是全英文,且目前看起來,只有英國與美國。

覺得這個概念很好,不知道亞洲這邊,什麼時候會慢慢做起來。

整個世界,都在鼓勵自己買更多

作者Tara Button,原本就從事廣告產業,
所以很清楚,這個世界,是怎麼樣讓我們一直「買、買、買」不停的。

其中包含了:
有時候,是產品本身,設計就有計畫性會報廢、壞掉,如: 燈泡陰謀(相關報導連結點我)

有時候,是「心理性」的報廢,廠商會不斷推出更新、更潮流、更酷炫的東西,顯得你還能用、舊有的產品黯然失色,
(我覺得,女性有超多產品都是這樣的><。廣告、雜誌、網紅、fb/IG推播廣告、美妝美髮美OX會告訴你今年、這一季,最流行的是奶茶色啊!男友襯衫啊!長版尼毛大衣啊! 都在告訴我們「應該」、「一定要」「值得擁有」的各種產品)。

針對前者(計畫性會報廢的產品),
作者認為,雖然我們消費者力量微小,
但我們能購買時,能盡可能去挑選壽命較長、保固條件最好的東西。

針對後者(心理性報廢的東西),
則需要找出自己的「個人品味」,
作者提出,我們的喜好會不斷改變,因此在挑選用品時,必須去深入料解自己真正的品味。

看完這本書,

我覺得對目前的自己,
如果要買一樣能確保「終身都能用」的東西,
仍是非常困難的,
但我可以開始學習買比較耐用的、學習東西的保養與維修,學習克制自己不理性且不必要的購物慾望。


以下,分享幾個,這本書對我影響最大的地方

我本身就很好,不用這些東西彰顯我的好。
我們無法左右其他人的想法,也不能強迫別人給我們更高的地位,但我們可以決定對自己的觀感。(p.134)

作者提到,廣告會有名人來加持、用廣告創造出完美的典型...等,
告訴人們,擁有這樣物品,你就能「這麼好」「這麼棒」「這麼性感」「這麼完美」
所以我們可能跑去買了林志玲代言的某牌粉底液,心理期待擦上了就能變得像林志玲完美無瑕。
結果擦完,我還是一隻樹懶,有著濃厚的黑眼圈。

很多時候,我們去買某些東西,
是渴望透過這些物品,或者認為擁有這些物品,就能---
提升自己的價值,彰顯自己的地位。

但事實上,我們不用這些物品,我們就已經是個很好的人。

真正的朋友與家人,並不在乎我身上的那些物品,
他們愛的、喜歡的,是我身上的那些特質,可能是誠實、可能是搞笑、可能是可靠,但無論如何,都是我「這個人」,並不是我「擁有的物品」

提升自我價值的方式有很多,
有一樣閃亮亮的物品,可能只能短暫的提升而已,
付出愛與關心、和所愛的人享受生活,反而恆久且讓人印象深刻。

現在,有時候逛街時,
會很清楚自己就只是想「逛」,但並沒有要買「買」,
就只是想去看看那琳瑯滿目的商品。

在踏進店家
我都會像書裡作者說的那樣,先在心裡對自己說:
「我很好,我什麼東不缺,謝謝!」

「這些東西/商品都很耀眼,我覺得你們在商店裡才能持續美麗,帶回家過一陣子就會變成我的"不知道怎麼處",我比較喜歡你們待在陳列貨價和商店裡的樣子。」

每次我在逛街時,
練習「只允許自己」買「已經列在購物清單上的東西
」。
如果臨時看到某樣東西,好想買, 就得告訴自己:「商品不會長腳跑掉啦! 先回家列在購物清單上,下次再買!」
通常臨時想買一樣東西,有時候只是看到當下有優惠、或者東西當下看了好喜歡,
等脫離那個場景,回到家中,就會覺得,這樣東西不用列到清單上啦,最後也就能避免買了一個只有當下心動,無法恆久喜歡和使用的東西回家。

或者乾脆告訴自己:
「雖然東西在打折看起來省錢、買到賺到,但真正賺到又省錢是---什麼都不買!」

每次我在逛街時,
練習「只允許自己」買「已經列在購物清單上的東西
」。
如果臨時看到某樣東西,好想買, 就得告訴自己:「商品不會長腳跑掉啦! 先回家列在購物清單上,下次再買!」
通常臨時想買一樣東西,有時候只是看到當下有優惠、或者東西當下看了好喜歡,
等脫離那個場景,回到家中,就會覺得,這樣東西不用列到清單上啦,最後也就能避免買了一個只有當下心動,無法恆久喜歡和使用的東西回家。


建立不再買清單

作者在這一段所描述的,我能大大的認同,
我們都知道,分辨「想要」「需要」的重要性。

但我就是跟作者一樣,看到每種商品,
腦中就只剩下「噢!這個我好喜歡!我好需要!我真的好需要!」
讓後就買了一對廢物回家...

經過一次整理節慶(斷捨離),
好好清點自己有的東西(發現自己同買同一種東西,但都用不完),
我也列出了自己的不再買清單,
這個清單包含了這些東西我已經擁有太多、真的用不完(但過去我每次看到都想買)、或者每次我看到都會想買,但買回家根本不會用的東西。
樹懶的不再買清單有:筆記本、明信片、鑰匙圈、手帳貼紙、紙膠帶、資料夾、環保袋、娃娃、馬克杯。
(我過去真的很喜歡買一堆『可愛小廢物』回家)。

這個清單對我非常有幫助,
每次我在路上,又被這些商品所吸引時(這些東西最吸引我),
就會告訴自己:
這些東西很吸引人,但我真的太多了,你看,它們都在我的不再買清單上,代表家裡還有好多,等全部用完,再來買吧!


關於旅遊紀念品

作者提到,在買旅遊紀念品時,
其實我們想買的、想留住的是「旅行中美好的時光與回憶」

作者認為,如果我們覺得這個紀念品,紀念意義大於旅行時的照片,在家中也有適合擺放的位置,那才會是值得買的東西
(看看每次旅行,我都買一堆不之所以的鑰匙圈,覺得慚愧)

至於旅途中,買給朋友的禮物,如果是食物類,能一起分享、體會。
如果是確定對方用的到也喜歡的也很好。
不過,對於那些親友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帶給他們的禮物,
而是我們與他們分享,我們的所見所聞、旅程中的一切,
大家希望得到的是我們的分享、陪伴、笑容與擁抱,其他一切,就只是錦上添花。


最後,期許自己,
好好的花費手上的金錢,讓每筆花費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精挑細選、買到長久喜愛和耐用的產品。

物品不是生活中的敵人,物品應該給我們生活帶來美好時刻,
好好的喜歡與接納自己,體驗與經歷每一刻的人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