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民族誌第三篇】共作之始,對博物館與展示的不同想像
緣起——來自老師的邀約
「有沒有興趣做一個共作展覽?」一個來自老師的邀約,開啟了我第一次參與共作展示的體驗。在過去的經驗中,雖然沒有獨自策展,但我與政大民族學博物館的夥伴們已經做過四次的展覽,並且從過去作為一個協助製作的小組員,到在兩次展覽中擔任企劃總執行。但老師的邀約仍深深吸引著我,那是一個我從未嘗試過的策展方式——「共作」。在我過去接觸的策展經驗中,往往是由策展的人決定要展示的物件以及如何展示甚至是在哪展示。然而「共作」的意義在於我必須與一般展示中為與展示物相關的人群合作,在這個模式中,轉換了原本策展模式中策展人與被展示者的主客體關係,而成為共同的策展者,代表的是策展不再只是單一的主體決定,而是具有雙主體性,簡單來說:我和「夥伴」要一起完成展覽。
這個共作展示的主題來自於老師在參與政大USR計畫後開始接觸安康社區成員所激發的構思。安康社區坐落於台北市文山區的興隆路上,於1970年代興建,是台北市最大的平價住宅社區。有意思的是,安康社區中成員組成多元,當中有許多家庭是越南華僑。這個現象與1975年南北越的統一有關,當時有大批的南越人群為了逃避共產政權的統治而離開越南,有部分人群也因此來到台灣然後被安置於這個社區。在老師與安康居民互動的過程中,發覺這些移動者的生命故事與前述的大歷史脈絡相互呼應,而從他們在移動中所攜帶的物品則能反映出他們的生命故事。因此,一個展覽構思便出現:移動者的旅行箱,充分表達了展示的兩個核心概念:移動與物質。
我的共作夥伴們
這次共作展覽的大方向是還沒跟合作夥伴討論前,便已經底定好的大方向,可以說是為展覽先拉出最大的核心概念。而共作展示的方法與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的共作方式有些差異,主要考量到兩個因素:共作成員與展示物件,我共作的夥伴為政大USR計畫下開設的華語班第四期成員(包含素素老師、助教與學員)以及安康社區的部份住民。而這次展示內容來自於我與共作夥伴(華語班第四期成員)的討論,以及針對個別夥伴的訪談討論和參考公共人類學課程中與老師修課同學提供的材料而成形。
寒假的時候,我便著手蒐集台灣博物館中做過的東南亞相關展示跟老師分享,她提議之後也可以到華語班去分享。而在這學期終於有機會去旁聽華語班的上課狀況,接觸這一群來自越南的移動者。第四期華語班的陣容很特別,在第一次上課時,我看到的大部分是前三期的學員們,像是與老公在越南相識,後來戀愛並嫁來台灣的學員A、原本來台灣工作後來也嫁來台灣的學員M、很會煮台灣菜的學員Z、政大商學院及日文系的越南留學生等等。意外的是,經過宣傳,這學期的華語班吸引了更多學員們前來,像是就讀龍華科技大學、東南科技大的越南學生們都從他們學校特地來到文山區上課,甚至還有一位來自泰國的女性朋友加入。這些移動者帶著不同的理由和方式來到台灣,更加顯現移動背後的多樣性。
對博物館與展示的不同想像(一)
在與華語班成員分享前,我也預先和華語班的素素老師進行討論,素素老師來自越南西南部的安江省,2008年就已經來台灣攻讀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碩士學位,畢業後回越南,在2017年再次來到台灣,目前是政大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的學生。由於素素老師也是身為越南移動者,所以我也很好奇她對於博物館的想像以及對台灣展示東南亞的看法,最後是她自己對於展示的期望。對博物館的印象是跟戰爭相關及越南人很少逛博物館,素素老師給我的回復讓我十分訝異與衝擊,與我原本設想的狀況不一樣。在我的想象中,博物館是一個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大眾教育的場所,但對我的合作夥伴而言卻不是如此,她對博物館的想像中與特定主題相關,且從她的描述來說,缺乏博物館與她自身的連結,彷彿有種強烈的距離感。
她建議我可以把這個問題也當作我開始分享前的提問,讓大家想想對博物館的印象或想像是什麼,或許能給我對於展示更多的想法。接著我繼續介紹完東南亞相關的展示以及詢問她對於展示越南的想法時,她給了我很多的回饋。素素老師說之前也聽老師提過展示的構想,從那時候起她也開始思考可以蒐集哪些物件,後來就買了一個造型特別又有南越特色的保溫瓶。
接著這個回答像個開關一樣打開了後續源源不斷的話題,素素老師開始為我介紹越南西南部平原地區的特色,從婚禮中用的椰子葉子製的特殊大門、方便渡河的的簡易竹橋到在一個水為道路的中,舅舅如何教他們游泳的回憶,為我勾勒一個南越的水上世界的想像,她覺得這些都是在我提到的展示中沒有出現過的。趁這個討論的熱度,我也趕緊問她那她除了來台灣帶了些什麼,素素老師告訴我除了護照和錢以外,在她第一次來台灣的時候,她媽媽為她準備了一個非常齊全的旅行袋,幾乎什麼東西都有,包含食物、熨斗、藥品等等。
對博物館與展示的不同想像(二)
跟素素老師討論完已經給了我不少的衝擊,隔天晚上,我帶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前往華語班教室,提早了一些時間去架設我的電腦和投影片,等學員們都到之後,素素老師簡單的學員們簡單的介紹我,告訴大家今天是由我來分享一些博物館的展示,我邊觀察今天學員有哪些人,邊把我早上臨時準備的小問題學習單發給大家,上頭寫了三個問題,分別是對博物館的印象、如何展示越南以及在哪裡展示,我告訴大家可以用中文或是越南文去書寫。接著我開始分享我準備的內容,我首先拋出我的第一個問題,希望大家能告訴我他們對於博物館的印象,越南和台灣的博物館都可以,或者沒去過的話,對博物館的想像是什麼?看大家想了一下,有幾個人說去過故宮博物館,當我進一步去問他們對博物館的印象時,有人回答了我就是帶小孩去參觀學習的,有人則回答:「覺得故宮的佛像很莊嚴。」有一位較年輕的學員則說她去五個國家旅遊,喜歡去逛當地的博物館,因爲覺得透過參觀博物館可以了解當地的文化。
簡單瞭解學員們對於博物館的看法後,我正式進入主題:介紹台灣的展覽中與越南相關的展示,從台灣博物館的展覽開始,這間博物館特別的地方不僅在於它有東南亞相關的展示,還與河內博物館合作展示台灣與越南的自然景觀,我也好奇問了大家有沒有去過河內博物館,沒想到這個問題的拋出引來更多學員話語中對博物館的更多想法:一位學告訴我河內博物館比較多都是外國人參觀,越南人自己很少逛博物館。他的回覆與素素老師的不謀而合。我才更清楚的意識到:身處不同的地區,有可能對於博物館的印象是很不一樣的。
在我的介紹過程中,學員們討論最熱烈的地方是與越南最直接相關的部分,比如:十三行博物館展示越南文化有展示一頂軍綠色的軍帽。介紹完博物館展示後,我緊接著問他們看完台灣怎麼展覽越南或東南亞其他地區後,如果是他們自己會想要展示什麼來介紹越南文化,學員們跟素素老師一樣的反應,他們覺得這個問題太大了,一時間想不到要做什麼主題。我就分享一些我對於現在這些展覽的想法,在這些展覽中,我們看到比較多是食物(香料與食譜)、服飾相關的主題(這些主題很外顯,在台灣也比較常見,形塑了台灣大眾對於越南和東南亞的印象),以及主題展覽的東西大多與女性比較相關,例如:十字繡、女性的奧黛,如果是要展示跟越南男性有關的可以展示什麼呢,政大的同學,同時也是學員中少數的男性成員回答可以展示咖啡跟水煙,越南的咖啡很有特色,學員們緊接著說上次美食課教的越南蛋咖啡就很有特色。而水煙也是在越南很常見的。除此之外,學員們還提及士四身服、蜂巢狀的拖鞋等等。
這時有人提到展示中關於宗教的也很少,老師說以前漢人移民台灣的時候,因為海上航行危險,所以為保平安,大家會攜帶小型的佛像渡海來台,此話題一開,許多學員紛紛表示他們也有帶宗教相關物品在身上,有人帶佛珠手鍊、觀世音菩薩項鍊、平安符、大悲咒、地藏王菩薩經、盂蘭盆經等等。大家身上帶的宗教物品超乎我的想像,帶的東西很多采多姿。我們也提問說來到台灣,大家的旅行箱會帶什麼東西,兩位男生就說護照和錢,女生們就說會帶很多的食物,例如:越南的泡麵、魚露、越南魚乾、小螃蟹醃製的罐頭等等。除了食物之外,學員們還帶了自己慣用的藥品,例如:感冒藥、腸胃藥等等。
討論完想展示的內容與大家旅行箱中攜帶的物件,我問了最後一個問題:大家覺得如果真的要做一個展覽,可以在哪裡展示呢?有學員提議可以在捷運站,因為裡頭也有人展示東西,有些人還提議可以在政大民族學博物館展覽。但就沒人回答在社區裡展覽,他們認為社區位置交通不算特別方便且逛展覽的人潮也不多,所以認為不太可行,且加上社區中來自越南的人群比例很高,他們認為越南的文化應該提供給非越南人的觀眾觀賞,所以希望可以在社區以外的地方做展示。我其實也認為學校的博物館的確也是一個不錯的空間來做共作展示,但我的考量點在於展示的相關設備,如:電源、展櫃等,在政大的是比較齊全的,在書寫計畫書時可以不用額外考量這些問題。這個討論中又充分地顯現了我和共作夥伴們對於展示的不同考量與想像。
共作之始
初次與共作夥伴們的討論,帶出了我們彼此對於博物館和展示的想像差異,但也因此給了我們彼此更多的合作契機,透過不同的想像,我們對於這次的合作能有更多不同的思考。也因為這些種種的差異打破了我既定的印象,讓我得以在碎裂的印象中尋找再次連結的可能性,讓共作的展示呈現更多的可能。我與夥伴們對於博物館與展示的想像差異正是這場共作展覽的開幕序曲,引領我們彼此走向一個更多元的策展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