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元宇宙的元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關於我進入媒體業這回事

元宇宙的元
·
·

其實媒體產業從來就不在我的職涯或人生規畫之中。

畢業後,原本是打算出國的。除了想趁年輕多見見世面、到父母管不到的地方體驗自由獨立的生活之外,多少也是有那麼一點想要洗個海歸的經歷回來吧。

無奈卻遇上了疫情,當年海外實習申請計畫幾乎全沒,當時甚至連想要弄個Gap Year出國旅遊,都不可能。就這樣半遠距、半進校園的結束最後的學生生涯,然後畢業。

畢業後自然就面臨了找工作的壓力,不過若對數字極度不敏銳、甚至有些反感,在工作的選擇上就少了許多。學生時期,對於各項工作的職稱以及具體工作內容也是一知半解,就隨意投了幾家「看起來」有趣、大概能做得來的工作。


就這樣,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網路媒體的編輯。

畢竟是第一份工作,可以學習的東西真的非常、非常多。對於過去沒有怎麼關注科技產業的文組生來說,要寫出一篇文章給想了解趨勢的高階主管、工程師看,其實相當具有挑戰性。除了合適的文字、語氣選用之外,技術、趨勢洞察也是當時的我極度欠缺的能力。

很幸運的是,當時遇上了有能力的主管和同事,團隊之間的良性競爭和激勵關係,讓工作在充滿挑戰性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就這樣,從單純的文章編譯、訪綱撰寫、獨立專訪,到podcast、文案、策展、專題報告甚至是各式業務案,嘗試了各式各樣的任務與工作。

工作內容都上手後,開始知道自己比較喜歡哪些工作、比較排斥哪些任務。當時很明確的感受到,業務案、廣編稿這類的工作案型雖然不至於到無法應付,但往往會消耗很多的「行動點數」,再加上其他各種不同的因素,導致越做越心累,並且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第二份工作,同樣也是媒體產業的編輯,儘管我至今仍堅持稱自己為編輯,但在公司的定位上,這份工作大概更偏向於記者。

不知曾幾何時,「記者」似乎成了一個貶義詞,「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更是網路上流傳已久的嘲諷語句。儘管到現在,對於要追產業內的醜聞、八卦新聞,並且窮追不捨做深入報導,還是很讓我很抗拒,但撇開這點來說,記者這份工作其實是有趣、且肯定是需要大量「讀書」的。

很多人在玩遊戲或是面試時會問的一個問題:「如果你今天有機會和一位名人見面,你會問他什麼問題?」

過去的我對於政治、產業、發展等各項議題都毫不關心,對於這個問題我總是沒有個好的答案。因為,不管是偶像藝人、產業大神或政治人物,對我來說,都只是無關緊要的人。

I mean, I really don't care.

但這份工作卻讓我「必須」問這些人問題,而且還要問「好問題」。畢竟,面對這些ㄧ般人沒有機會見到的大神,肯定是不能問一些會被做成梗圖的蠢問題。

雖然說戴眼鏡也不一定代表近視就是了啦。

因此,前期必須做大量的研究和功課,在採訪過程中才有辦法針對受訪者的回答,追問出更有價值的內容。

雖然不喜歡和陌生人社交、講話的我,每次採訪前都還是很緊張、甚至焦慮到做不了其他事情,消耗的「行動點數」也不比處理業務案低,不過,這份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能直接接觸到不同產業的人、甚至跨國採訪或出國參加活動,聽到第一手的趨勢、觀點以及產業痛點,讓原本狹隘的世界,變得更加寬廣。

而其中很多採訪過程中有趣的細節、精華,由於受限於篇幅關係,往往在文章中是看不到的,是只有採訪者本人才有的專屬紅利。


還不確定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職涯發展,也不知道會不會之後就膩了,但反正以我的年資來看,也還稱不上資深。總之,想趁自己還沒對文字寫作這件事情感到厭倦之前,加減記錄一下吧。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