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邊哭邊看完,這是工作後才懂的無奈
還記得我喜歡的一位作家曾說過「少年是神」,隱喻少年時期的我們美好而純真;也是這樣的年紀,才更為喜歡「英雄」,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就像所有賽場上奪冠致勝的球員。但賽車並不是這樣的運動,這也是為什麼一直以來我不太看賽車比賽,因為找不出「激動」的理由,再厲害的賽車手也常常在前 10 Laps 就因種種關係而出局。
儘管如此,在開始工作的第一年,我還是跟朋友飛去新加坡看了夜間 F1,甚至傻站在地鐵入口處與超巨大的 Alonso 跟 Vettel 人像合了照(然後照片不見了),接著步行前往某個街角目睹一輛輛賽車呼嘯而過,並沒有特別的情緒,更因為車速太快只認得法拉利的車 … …
關於 F1 賽車的回憶大抵如此,後來幾年就因為工作各種忙亂,逐漸沒再看賽事了。
再次動心起念,是因為一次公司聚會,令人尊敬的波西學姊分享了他最近熱愛的若干影視作品,《Drive to Survive》就這樣入了耳,接著一看就不可收拾,邊哭邊看完,覺得感動莫名。
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
– Netflix Documentary –
目前有三季,已證實還會繼續拍下去。(詳細介紹請參考此)
一、每個車隊有兩個車手,兩個車手背後有 500 名工作人員
「所有的成功都不簡單」,能站上領獎台的車手,必然是綜合了:賽車性能、賽場維修與管理團隊、車手表現等因素。在紀錄片中,你會很常看到躊躇滿志的車手等著大發雄威,然而:
1. 引擎(或任一元件)的故障 > 出局
2. 車輪替換超過 3 秒 > 出局
3. 車手出錯 > 出局
4. 天降橫禍 > 出局
5. 車隊賽手間的情緒化競爭 > 出局
族繁不及備載,你整整一週的努力便在幾秒內化為灰燼;比起其他運動英雄式的崇拜,賽車簡直現實到不行。在這以百萬計的運動中,所有人都必須繃緊神經才有機會取得勝利。不禁讓我回想到辦活動、講座的那些年,甚至是之後產品上線、進行大更版的時候,每一次的安穩都是所有人戰戰兢兢的結果,不得僥倖。
二、發不了光的天才,成功且看機遇
「人生有限,端看機緣」,能登上 F1 舞台的想必過往都有著無人企及的豐功偉業,可是能否在 F1 賽場上發光發熱卻是另一回事,例如 Nicolas Hülkenberg 年紀輕輕就進入 F1,卻遲遲上不了頒獎台;Daniel Riccardo 離開紅牛後,輾轉車隊卻久久突破不了。
其中,在 Riccardo 的故事線中,可以看到他因為新同事 Max Verstappen 的加入,退居二線,主管的青睞、獎台的風光似乎一夕之間都不見了,為了找回這些,他決定與其他車隊簽約、意圖重返榮光,在某次專訪中他曾說過「考慮到年齡,他必須要撇除情感,理性思考哪裡可以為他帶來成功」,即便被紅牛的經理酸,即使大家都在一個圈子,抬頭不見、低頭見,也要做出選擇一搏。
我想這也是職場中很現實的一部分,令我不禁想到以前主管曾經為了打造新同事的「X圈公主」名號,讓對方直接拿我以前發的稿子,改寫重發,完全沒先問過原作者;或是用父權家長的角度,要同仁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來包容公司,順便再 PUA 組合招,打擊一下你的信心,離職時也是意氣用事的態度情緒勒索。雖然點歪了,但大致也不脫「雖有留戀,但人生短短,必須向前看啊!」
至此,特別懂 Riccardo 跳槽的心態,留在原地,可能可以一直這樣下去,但這樣又有什麼意思呢?徒留心理折磨!與其當個候補幫忙擦屁股,不如主動出擊找尋更好的機會。
三、我愛你,但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F1 賽車基本上就是 10 個車隊、20 位車手,其中不乏老牌車廠,當然也有新星參與其中。然而成功不好複製,一年一設計的賽制,讓車隊必須時時保持一流水準,才有機會穩住霸主之位;更因為燒錢的程度非同凡響,換名稱、換車手、換經理、換主題色的情況屢見不鮮。
雖然從品牌的角度看,頻頻變更的方式很不利,但誰讓「錢」最大呢?而粉絲勢必也要抱持著一季一換的心態,對待每一段戀情都有如 Summer Love,不執著、不留戀。(這樣就被看出我不是法拉利的粉惹)
裡面我最喜歡 Haas 車隊的經理,可愛的口音、率直的性情,還有整個團隊有如家庭般的緊密關係,可以說 Haas 簡直就是熱血少漫中典型的主角。然而這畢竟是資本角逐的場域,成績與金錢缺一不可,他們連年的失利,也只能認命找尋新的金主爸爸,改頭換面重新來過。
就宛如我最愛的一家公司團隊,卻只能曲終人散一樣。沒有資金、就維護不了愛!
四、眾生百態,深入比賽之外的細節
某一集的故事是這樣:
各家隊伍暗暗不爽某土豪隊採用賓士上一季的零件設計,表現非凡。中段班經理互相打探,打算一狀告到委員會,紅牛經理暗中打探但不做表示,就等著坐收漁翁之利,賓士的經理 Toto 則只是淡淡回覆「那是因為他們不夠優秀」。
F1 賽場有如商戰縮影,種種賽道之外的你來我往,看得場外觀眾暗暗叫好。而透過鏡頭的敘述,更是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家車隊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前段車隊如賓士、紅牛,基本上是游刃有餘,彼此競爭;中段班廝殺嚴重,錙銖必較;後段班苦苦掙扎,與自己競賽。每一隊都有各自的角度與策略,等待賽事來驗證,就像所有的商業策略,除了知己知彼,就是要看市場買不買單。
此外,各個車手的個人時光也很有趣,某方面來說完美呈現各自國籍的文化性,而透過貼身的紀錄,可以更清楚的觀察到每位車手的個性,可惜後面兩季的內容可能礙於與幾位大車隊的合約,剪輯的成品顯得較為公關,少了第一季的那種深入與親近。倒是 Carlos Sainz 他爸實在是心靈導師、職場最佳 Mentor,雖然片中是在開導他兒子,但我也被療癒了,實在很想建議他爸開諮商室!
而且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小車手在能正式開賽車之前,都是比卡丁車!不禁讓我回想到當年在國外第一次玩卡丁車時,因為我的愚鈍造成賽道卡住,被後面的小孩機歪(欸,說不定那小孩現在就在比 F2 呢!)。
(除此之外,我個人也很欣賞法拉利車隊經理 Mattia Binotto 的眼鏡,很想問他眼鏡哪裡買的,實在是有夠好看。)
看完這部紀錄片,又讓我燃起對 F1 的熱情啊,希望疫情過後能去蒙地卡羅賽道看 F1,果真還是街道戰最深得我心。
Original link: iambics.me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